春雷陣陣,攻堅克難。從幽暗夜色中的突擊打假,到執法現場的多部門聯合斷電、拆除設備,從進企業送技術、送標準,到暗訪督查約談問責,河北省區域性產品質量整治提升行動(以下簡稱整治提升)掀起一波又一波高潮。
近日,河北省召開“全省區域性產品質量整治提升工作調度會”,將這場攻堅戰推向縱深:堅持“政府主導,多元共治,強化監管,確保長效”,19個重點區域13類產品一遍遍“過篩”,一個個質量頑疾被清除,一項項區域產業升級壯大。
集團作戰——明確主導多方聯動
2015年,河北省政府下發《關于加強區域性產品質量提升工作的通知》,將整治提升推向政府工作層面,各地市政府陸續吹響“集結號”。
滄州市市委、市政府對區域性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實行“一票否決”,與干部選拔使用、評優評先、政府政策支持等直接掛鉤,推動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把整治提升作為中心工作。2016年以來該市6次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兩次召開縣(市、區)政府“一把手”會議部署、推進;石家莊市政府提供政策、資金和裝備支持,坐鎮協調指揮;故城縣成立縣長任組長的產業整治領導小組,組織質監、公安、電力等部門和鄉鎮協同作戰;廣宗縣財政每年拿出6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童車產品檢測……
政府主導下的集團作戰爆發出強大戰斗力。滄州市明確了質監、工商、安監等部門的職責,協調建立“大稽查”工作機制;新樂市質監局與檢察院、法院、公安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在整治現場協調多部門聯合執法;河北省質監部門50余次會同環保、電力、公安等部門開展專項治理,各行業協會推動16個區域行業建立了自律機制。
3年來,河北省區域產品質量整治提升緊貼政府中心工作,13類產品全部納入年度監督抽查計劃,對“政府主導、部門負責、企業主體”3個責任落實情況量化考核。
猛藥治疴——強化監管打假治劣
2016年仲夏夜凌晨3時,新樂市質監局局長率領打假小隊悄然出現在杜固村僻靜的村路上,將一家隱蔽生產的非法防水卷材企業堵個正著。沒收產品時,企業百般阻撓,甚至把家里的殘疾人抬了出來。執法人員頂住壓力,依法查封。
“打假治劣”是質量提升的前提。河北省質監局明確提出“挖病根、下猛藥”,向5個市局和13個縣局劃撥122萬打假經費,推動對重點區域和企業施重典、出重拳。
為拓展企業信息資源,河北省質監局運用大數據,依托組織機構代碼庫開發稽查執法信息系統,實現河北省注冊生產企業信息查詢和數據統計分析;利用12365信息中樞共享案件信息、深挖案源線索;推行網絡化監管,實現生產企業日常監管全覆蓋。
滄州市質監局將企業分為ABCD四類,對故意制售假冒偽劣、擾亂生產經營秩序的D類企業堅決予以取締;清河縣質監局利用春節前后聯合多部門突擊檢查,立案查處侵權案件5起,查沒假冒濾清器5000多個;唐縣質監局推動政府對所有油漆加工攤點全部斷電、拆除設備后關停,8人被行政拘留,1人被刑事拘留;獻縣依法關停違法違規企業58家……
通過“雙打”“質檢利劍”等專項行動,河北省累計查辦區域產品質量違法案件3800多起,搗毀制假窩點1000多個,移送大要案件70多起。
久久為功——規范引導跟蹤問責
整治的目的是提升。河北省質監局引導全省系統抓住“規范生產行為”的牛鼻子,充分發揮質量管理、標準計量、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職能。
“部分企業由于管理落后、人才匱乏,想規范提升卻不知從何下手。”針對這一情況,滄州市質監局將生產許可證制度、強制認證制度必備條件要求編制成“明白紙”,幫助800余家企業整改達標,建立標準化孵化基地,引導企業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省地方標準制定,搶占標準制高點;無極縣質監局投資22萬元新上緩釋肥、控釋肥、穩定性摻混肥等檢驗設備,為化肥監管提供技術支撐;文安縣質監局引導企業參與制定國標《浸漬膠膜紙飾面膠合板》,推動70家企業轉型生產新型生態板。
河北省質監局強化督導,不定期明查暗訪,約談問題區域政府和質監局負責人,對“懶政怠政”等不作為進行問責;向不重視、不履職、措施不力、改觀不善的問題突出區域市級政府發出督辦函,建議對責任人通報批評、調離崗位、停職處理、追究黨紀政紀責任。
通過持續整治規范,河北省區域產品質量整治提升實現了從“外部監督”向“企業自律”、從“事后查處”向“事前防范”、從“運動整治”向“常態監管”的轉變。產品質量明顯改善,2016年國家監督抽查工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電熱毯、汽車配件等產品合格率比整治前提高近30個百分點。9個園區獲準籌建“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創建國家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試點19家。安平絲網、辛集皮革、霸州鋼木家具、沙河玻璃等產業跨入國內知名區域品牌行列,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王紅梅 本報記者 王 越)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什么是SMETA認證?驗什么內容?滄州RecyClass認證該如何準備?》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