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像系比較龐大,它們的造型較為復雜。加上藏族獨有的唐卡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正瀚珠寶會根據每尊佛像的造型、愿力,心咒等,全面帶大家認識藏傳佛教常見的佛像。
第一期:【馬頭金剛】 【財寶天王】 【象鼻財神】 【金剛亥母】 【金剛薩埵】
第二期:【白度母】 【綠度母】 【地藏王菩薩】 【四臂觀音】
【蓮花生大士】
蓮花生大士簡稱“蓮花生”,印度佛教史上最偉大的大成就者之一。印度鄔仗那國人,建立藏傳佛教前弘期傳承的重要人物,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礎,藏傳佛教寧瑪派祖師,無上密乘大圓滿教法的傳承祖師。
(地中海澳寶 蓮花生大士雕刻牌)
蓮花生大士是三世諸佛的總集化現,為利益世間眾生而降臨娑婆世界。蓮花生大士集智慧、慈悲和伏惡的力量于一身,擁有無邊的法力,祈禱蓮師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在末法時代,祈禱蓮師非常重要,不管是為了自己修行順利成就,還是為了利益眾生圓滿成功,一切重大的事業均離不開蓮師的加持。
蓮花生大師造像一般為頭戴紅色蓮花尖頂帽,內穿襯衣,外穿法衣,披錦段半月形披風,神態文武兼備。右手持五尖金剛杵,左手端著鑲壽瓶顱器,左肘挾天杖,跏趺坐在蓮花座上。
蓮花生大士心咒:嗡 (wēng) 啊 (ā) 吽 (hōng) 班 (bān) 扎 (zhā) 咕(gǔ) 嚕 (lǔ) 貝 (bēi) 瑪 (mǎ) 色 (xī) 得 (dì) 吽 (hōng)
常常念誦蓮花生大士心咒可以消除災難、延壽、去除魔難等等殊盛功德。
【六臂瑪哈嘎拉】
瑪哈嘎拉,又稱大黑天,或音譯摩訶迦羅,藏密認瑪哈嘎拉是事業護法,以天龍為首之八部神或鬼神,彼等隨喜功德護持佛法,將來都會成佛;也是智能護法(大多具第三眼,智能眼)本身已證佛菩薩地,故為佛菩薩化身。
(地中海澳寶 六臂瑪哈嘎拉雕刻牌)
六臂黑瑪哈嘎拉,為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的化身。因菩薩思維眾生難度之因, 皆由魔所纏擾,于是化現瑪哈嘎拉伏魔本尊,內懷徹骨之大悲,外現無比之威猛。平常隨侍觀音,三十二應救苦救難,據香巴噶舉傳承,此尊兼具息、增、懷、誅四種事業。為黃教格魯巴主要的護法神。
瑪哈嘎拉是佛法中最重要之智慧護法,宜秘密供養、修持,則其加持迅速,日夜不斷,能促進并發揮鼓勵修行者虔誠的心。
一面六臂,紅圓三目怒睜,三眼表對三世一切之了悟,及佛陀三身之化現;身色黑藍,猙獰無比,遍體發出烈火光焰,乃摧毀一切心之散亂、掉舉;右手分別持人骨念珠、小鼓、鉞刀,左手分別持三叉、金剛繩、顱器,六臂表六波羅蜜;尊身上除了象皮,脖子上青蛇、項鏈,腳脖和手腕上還纏著白蛇,象征著把龍王和藥叉都降服,腰間圍著虎皮裙,環繞著顆顆人頭。
六臂黑瑪哈嘎拉心咒:唵 (wèng) 班 (bān) 扎 (za) 瑪 (mǎ) 哈 (hā) 嘎 (gā) 拉 (lā) 慶 (qing) 切 (qie) 扎 (za) 比 (bi) 嘎 (gā) 念 (nian) 比 (bi) 納 (na) 呀 (ya) 噶 (ga) 吽 (hōng) 吽 (hōng) 呸 (pei) 呸 (pei) 梭 (suo) 哈 (ha)
修習東密與藏密的人,對大黑天法頗為重視,其目標大多在祈禱為行者除魔,修行勝利成就與求福德。此法至為秘密,非入室弟子不傳。
【財源天母】
財源天母,藏名:軍瑪屬。又稱財寶佛母、財續佛母等,屬密咒部作密,系瑜珈密續佛部尊,于六道中專司人道,掌世間之財富,并為五路財神之佛母。
(地中海澳寶 財源天母雕刻牌)
財源天母為了滿足一切眾生的心愿,其手結施愿印,象征以財施、法施、無畏施 、救度眾生、永無疲厭,經常行“布施波羅蜜”。信仰財源天母,虔誠修行此法門,專心持咒,并頂禮供養膜拜,財源天母定會滿足信仰者任何心愿,使他財寶豐饒,不虞匱乏。如果信者在獲得財寶天母加持力后,將所獲得的財寶廣行布施波羅蜜,一定能與財源天母一樣成就,證得菩提勝果。
財源天母形象為天衣批身,上面有種種珍寶瓔珞作為裝飾,神態莊嚴寧靜,右手膝前手掌向外結施愿印,持麥穗;左手拿著摩尼寶珠,都是屬于財富的象征;采菩薩如意坐姿,安住于蓮花月輪之上。
財源天母心咒:
嗡 (wēng) 巴 (bā) 速 (su) 達 (da) 瑞 (ruì) 尼 (ni) 梭 (suō) 哈 (ha) ,
嗡 (wēng) 希 (xī) 利 (li) 巴 (bā) 速 (su) 梭 (suō) 哈 (ha) ,
嗡 (wēng) 巴 (bā) 速 (su) 希 (xī) 利 (li) 耶 (yē) 梭 (suō) 哈 (ha) ,
嗡 (wēng) 希 (xī) 利 (li) 巴 (bā) 速 (su) 七 (qī) 梭 (suō) 哈 (ha) ,
嗡 (wēng) 巴 (bā) 速 (su) 希 (xī) 利 (li) 耶 (yē) 梭 (suō) 哈 (ha)
上師建議每次財源天母心咒連續念誦7遍以上,同時也要廣行布施,財源天母才能能滿足修行者一切心愿之果。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音譯文殊師利或曼殊師利。意譯:妙德,妙吉祥。又譯:妙首,普首,濡首,敬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是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他們合稱為 “釋家三尊” 。又此二菩薩與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佛毗盧遮那如來在一起時被稱為 “華嚴三圣” ,文殊菩薩智慧、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被稱為“大智文殊菩薩”。
(地中海澳寶 文殊菩薩雕刻牌)
文殊菩薩無盡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為眾生開示凈行法門,進入妙吉祥境界。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幫助小孩學業有成、官人福祿雙增、商人增財增福。
念誦文殊菩薩心咒,可以增長福德、智慧,還可增強記憶力,辯才無礙。更可消除愚癡,明瞭諸法實相。
文殊菩薩造像為一面二臂,頭頂綁了五個髻,代表的是五種智慧;右手握“智慧劍”,象征以智慧劍斬煩種種蠢癡與惱結(有些造型為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左手持的蓮花上放置“般若經”,作為智慧與慈悲的象征。
菩薩亦常乘坐獅子座騎,表示智慧威猛無比、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戰無不勝;或以蓮花為臺座,代表清凈無染;或駕乘金色孔雀,比喻飛揚自在。
文殊菩薩心咒語:嗡 (wēng) 啊 (ā) [日/阿] (rā) 巴 (bā) 扎 (zhā) 那 (nà) 底 (dǐ)
發音備注: [日/阿]:讀音為(rā),為罕見字,常用字典中罕有收錄。也常寫成“惹”或“喏”等字代替。
《金剛頂瑜伽文殊師利菩薩經》提及持誦“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為:罪障消滅,獲無盡辯才,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離諸苦惱,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永盡無余,證悟一切諸三昧門,獲大聞持,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
本文佛像唐卡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僅供參考
心咒標注的為拼音和漢字發音,僅供參考,如有出入,請加以更正謝謝!
(文章中的雕刻牌 均為地中海蛋白石制作,國內商戶又稱“地中海澳寶”)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無能勝明王樹脂雕像八大金剛菩薩銅像2米白凈水金剛神像》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