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做生意或交朋友,總會遇到與我們不同地域的人,我們應該怎么與和我們生活習慣、風俗等迥異的人打交道?首先需要了解中國的南方人和北方人究竟有什么區(qū)別?
中國的南方和北方分界線是秦嶺—淮河,這條線的南方發(fā)展經(jīng)濟,北方緊抓政治。它主要是依據(jù)歷史人文和自然地理條件劃分的,這條線很精確,中國的旱作水田分界線、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1月平均氣溫0°C等溫線等幾乎都跟它重合,雖然只有一線之隔,但是兩地自然環(huán)境大不相同,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兩岸的風俗和習慣迥異。
蒙古滅宋朝時,一直攻打到現(xiàn)在的廣東崖山,為什么還是回頭把北京定位首都呢?因為他們是北方人,他們不敢把首都設立在南方啊,所以中國的政治勢力一直盤踞在北方。
后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起義奪回了天下,把都城設在了南京,結果沒出幾十年,他的在北京的兒子(燕王)搶了在南京孫子的皇位,又把都城搬到了北京。從此北京這座城市穩(wěn)居中國權力的最高點。
政權所在地,一定要講政治和立場。這也就成就了北方人的性格特點:
喜歡搞關系、崇拜權力、迷戀政府,但在面對利益時往往也會顧全大局,也有原則和立場。
而南方就不一樣了,翻一下中國歷史,凡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發(fā)生的戰(zhàn)爭,往往都是北方取勝,而且中國每次動亂之后,基本都是北方勢力滅掉南方勢力,北方人最終統(tǒng)治了南方人。北方人身高力壯,喜歡用強大的武力征服一切。
想當年孫中山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袁世凱在北京坐鎮(zhèn)北洋軍閥。南北兩派,一個是革命的新勢力,一個是傳統(tǒng)的舊勢力。
就在中國即將走向“共和”、實現(xiàn)“民主”的時候,孫中山還是妥協(xié)了,把大總統(tǒng)的位子讓給了袁世凱,結果中國在北方舊勢力之下復辟了。這段歷史讓中國的有志之士無不感嘆!
當然歷史上也有南方人打敗北方人的戰(zhàn)斗,比如“臥薪嘗膽”和“火燒赤壁”這樣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反而是北方人落荒而逃,但這只能說明智慧和毅力照樣可以戰(zhàn)勝強大的武力。而這正是南方人的長處。
所以南方人的特點是什么呢?
他們不善直接打仗、打架。他們喜歡過安穩(wěn)的日子,經(jīng)營自己的生活。所以他們更看重自己的那部分利益,至于社會是怎么樣的,由誰來統(tǒng)治、他們不會那么在乎。
不過,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中國無論是革命、還是改革,都是從最南端開始。比如孫中山的辛亥革命、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都是從廣東開始的。
中國的南方人確實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比較開明,適合發(fā)展經(jīng)濟。
司馬遷在總結中國對稱和沖突時,說過一段非常著名的話:
“東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故禹興於西羌,湯起於亳,周之王也以豐鎬伐殷,秦之帝用雍州興,漢之興自蜀漢?!?/p>
歷史上的統(tǒng)一,成事者皆以西北伐東南,只有項羽的反秦復楚和朱元璋的反蒙復漢是例外。
項羽麾師北上,一把火把咸陽燒了,定都彭城(徐州),一心想的是衣錦還鄉(xiāng),不足成大事。劉邦興于蜀漢,以長安為都城,才是明智之舉。
孫中山的起義、蔣介石的北伐都是從中國最東南的廣州開始,均為真正成功。洪秀全、孫中山、蔣介石都曾把首都定在南京,但沒有一位真正統(tǒng)一過北方。
而當年國民黨的核心地區(qū)在東南的江浙,共產(chǎn)黨的根據(jù)地在西北的陜甘寧,這難道說只是一種巧合嗎?從北方取南方,是中國自古以來統(tǒng)一的路線圖。周取天下、秦取天下、漢取天下,莫不如此!
常任俠先生有詩:“東南王氣沉幽冢,西北浮云隱玉關”。
因此中國北方才是真正的王者之地。
但是,中國自宋以來,經(jīng)濟中心不斷朝南方轉(zhuǎn)移,從南京、蘇杭,再到上海,直到現(xiàn)在的深圳、廣州、香港,這才是中國經(jīng)濟最有活力的地方。
由此形成了南北互相平衡的格局。南方發(fā)展經(jīng)濟,北方緊抓政治。
偽君子和真小人
在北方,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鏈比較復雜,往往參雜了家族、血緣、利益、級別等等各種因素。
每個人都會延伸出一根根關系鏈條,這些關系鏈條交織在一起,構筑成一張龐大的、堅不可破的社會關系網(wǎng)。
每個人都在攀感情、托關系??释軗碛幸粡埬芰钏肆w慕的關系網(wǎng),期望能從自己的關系網(wǎng)中獲得利益。
在南方,人和人的關系會更加單純,就是利益往來。
有生意大家一起來做,因利而來,因利而去,但也免不了互相算計,唯利必爭、微利必爭。而且,這種過于機械的利益往來,使人的生活毫無情趣,每個人就像一臺機器。
北方人注重面子,他們所做的事未必是為了自己,也有可能是為了獲得家族、鄰居、外界的認可。
南方人注重實效,他們所做事都有明確目的,很少會牽扯那么多社會關系,自己處理好自己的事就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北方人重感情,親戚好友之間會不求回報互相幫忙,牽扯到利益時除外。
南方人重利益,親生兄妹之間借錢也需要明確利息,會就這樣一如既往。
北方真正經(jīng)商的人不多,一旦誰做生意暴富了,就會顯擺一下,所以北方的富豪的標配是豪車。
南方經(jīng)商的人實在太多,有錢人也太多,即便做生意撈了一筆,也沒有什么好顯擺的。喜歡悶頭發(fā)財,比較低調(diào)。
北方人相信“強權就是真理”,所以喜歡當官;
南方人相信“錢能買到一切”,所以喜歡經(jīng)商;
北方人是“路見不平一聲吼”,善用武力,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樣動手打架。
南方人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喜歡講理,男人也可以像女人一樣張嘴吵架。
北方人喜歡把話說的很好聽,然后答應你很多事情,而事后辦不到。
南方人往往不會說那么多大話,但是只要答應你了,一般會做的到。
北方人渴望找到一份好工作;南方人希望闖出自己的事業(yè)。
北方人喜歡在酒桌上談感情,然后看看怎么合伙,北方適合交朋友;
南方人喜歡在茶館里談事業(yè),然后聊聊怎么合作,南方適合找合伙人。
北方人談生意先做感情交流,雙方稱兄道弟,讓感情撮合生意。但真正到了牽扯到利益關系的時候,往往都會發(fā)生爭執(zhí),所以北方的很多朋友最后成了仇人。
南方人談生意先談利益分成,簽個君子協(xié)定,靠利益維持關系。無所顧忌的把什么都明確好,然后一起干,所以南方人做生意往往比較成功。
北方人是偽君子,南方人是真小人。這樣說有點過于露骨,但卻一語道破天機。
南北平衡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中國的首都要是不設立在北京,如今北方會怎么樣?
首先,北方除了北京之外,僅有的幾個像樣的城市:天津、青島、大連。天津是國家政策生硬的扶植,結果一個曹妃甸到現(xiàn)在還沒有緩過來氣,大連則受到整個東北衰落的牽連,青島這些年也不溫不火,北方就不是適合發(fā)展經(jīng)濟的地方。
但是越是這樣,中國的首都越應該設在北方,這就好比一個天枰,南北兩端總要持平。
一個北京的房價和城市人口,足以震住整個北方了。如果中國的首都也在南方某城市,那中國南北方就真的像韓國和朝鮮的區(qū)別了!
另外,中國的人口大遷徙已經(jīng)有30多年了,這樣一個激蕩的時代,不同的人群互相融合,南北方人的棱角正在磨平。
而身為新新人類的90后,都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無界限文化的熏陶之下成長起來的,更加沒有了區(qū)域界限。
并且,北方人和南方人也開始互相取長補短。北方人正在越來越務實、理性,感情都在淡化處理。而南方的富商們也開始尋找生活的真諦,跑到郊外居住,喜歡旅游,熱愛生活。跟著時代一起思考。
所以無論怎么樣,我們都是中國人!
人生百態(tài),奈何興嘆?八字定終身,風水管前程。運勢預測,姻緣挽回,風水化解作者微信:1852612999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廣東車牌加香港牌需要什么手續(xù)?(廣州車牌加香港車牌)》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