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成人在观看线视频_嫩草成人影院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短視頻,新抖、新快、新站、新視數據,月卡,如何使用,如何操作

短視頻,新抖、新快、新站、新視數據,月卡,如何使用,如何操作

眭安民 2025-06-29 手機 19 次瀏覽 0個評論

投資要點

  v橫空出世:“巨頭圍剿”,互聯網新媒體勢頭最猛的獨角獸。進入2016,“內容分發”成為互聯網最火熱的關鍵詞,而該領域開拓者今日頭條憑借其迅猛的用戶數和使用時長增長引起了互聯網巨頭高度關注和警惕,“BAT圍剿今日頭條”成為時下最火熱專業話題。今日頭條自身數據也獲得迅猛增長:累計激活用戶數達到7億,同比增長84%;平均日活用戶7800萬,同比增長105%;用戶平均使用時長76分鐘,同比增長38%;平均日閱讀量35次,同比增長58%。平地起高樓,今日頭條從2012年創立開始,幾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為了新聞資訊類APP龍頭。

  v前世今生:以智能推薦算法為核心,國際化開拓值得期待。今日頭條創立于2012年,是以智能推薦算法為核心的信息資訊聚合平臺。頭條的主要盈利途徑是原生廣告。從數據來看,今日頭條無論從活躍用戶數,用戶使用時長都增速迅猛,用戶粘性直逼微信。易觀國際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今日頭條日活躍用戶(MAU)從9378萬上升到14828萬,同比增長58%;從用戶使用時長來看,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6年今日頭條月均使用時長為955分鐘,僅次于微信1967分鐘,今日頭條自身公布數據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在2017年1月已經達到76分鐘,較2016年數據增速明顯。從短期來看,全面發力短視頻,大力購買頭部內容資源拓展一二線城市用戶是重心;從中長期看,國際化、社交化是頭條未來幾年核心戰略。頭條自己設立全新品牌Topbuzz主打美國內容分發市場,2017年3月登頂iOS美國新聞類app下周排行榜,此外,公司也繼續加大頭條號等功能推廣,意圖切入社交進一步增強用戶粘性。

  v緣起何處:三四線城市獲取用戶基數,頭條引領智媒體時代來臨。三四線城市消費崛起勢頭近兩年崛起勢頭迅猛。頭條的崛起,選擇了從三四線城市切入,巧妙的避開了BAT三座互聯網大山的圍剿,從而積累了海量的初始用戶。此外,頭條抓住了三四線城市最有活力的年輕群體,也使得其擁有最有潛力的增長前景。截止2017年1月,頭條用戶30歲以下用戶占比85%,三線以下城市用戶占比超過50%。信息爆炸時代,用戶紅利退去,頭條引領智媒體時代來臨。eMarketer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用戶平均每天手機使用時長是88.1分鐘,同比增長16.9%,與日本、韓國基本接近,提升空間較為有限。移動互聯網上半場,渠道紅利充足,用戶紅利充足,相關巨頭以生產關系和商業模式創新為主,依靠充足的渠道紅利獲取大量用戶,從而建立自身競爭壁壘。然而,移動互聯網下半場,隨著用戶紅利減弱,生產力創新將成為主旋律,如何實現更精細化運營,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提高用戶效率,降低用戶成本將成為新巨頭成功的關鍵。今日頭條便是以人工智能算法為核心,能夠提高用戶獲取對自身價值的信息,提高用戶效率,降低用戶時間成本的典型,因而有望成為引領移動互聯網下半場龍頭。網生內容產業從發展歷程來看,經歷了門戶網站時代(新浪、搜狐),自媒體時代(微博、朋友圈),智媒體時代(今日頭條),核心主旋律是不斷提升信息豐富度以及提升用戶獲取有效信息的效率。

  v未來暢想:淺談AI+傳媒互聯網幾種打開方式。內容生產:人機共生更進一步,智媒時代來臨。當前AI參與內容創作目前仍然主要應用包括文字創作以及社交機器人等垂直領域,且快速更新迭代;智能推薦:當前主流娛樂&資訊APP設計布局來看,幾乎都將智能推薦頁面放置在首要位置,甚至類似頭條將推薦算法嵌入主頁,而智能推薦算法加入,無疑加速了流量向頭部內容集中的趨勢;智能營銷:一方面,AI對數據深度學習算法能夠在大數據基礎上幫助廣告主精準定位潛在消費人群,真正將精準營銷推升一個層次,從而對提高營銷公司生產效率,降低了相關成本。除精準營銷外,人工智能在提高觸達率方面也有重要應用前景。

  v風險因素:巨頭加入,競爭加劇風險;對廣告收入過于依賴風險;人工智能+傳媒互聯網發展不及預期風險。

  v行業評級及投資建議。相對于傳統媒體,互聯網依然擁有較強的渠道紅利,我們給予互聯網新媒體行業“強于大市”的評級。互聯網下半場,用戶時間紅利將逐漸消失,互聯網新媒體將全面進入生產力創新時代,智媒體時代來臨,提高用戶信息獲取效率減低獲取成本的方式將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從而成為新巨頭成功的核心路徑。具體來看,最具希望成為智媒體時代龍頭公司必須具備用戶流量、算法、數據等多重優勢,推薦投資者積極關注今日頭條(非上市)、騰訊控股(旗下擁有騰訊新聞、天天快報等智媒體平臺)、鳳凰新媒體(投資信息聚合平臺一點資訊股權)。

  

橫空出世:“巨頭圍剿”,互聯網新媒體勢頭最猛的獨角獸

  進入2016,“內容分發”成為互聯網最火熱的關鍵詞,而該領域開拓者今日頭條憑借其迅猛的用戶數和使用時長增長引起了互聯網巨頭高度關注和警惕,并且紛紛進入相關領域,推出競品,“BAT圍剿今日頭條”成為時下最火熱專業話題。其中,百度將“搜索+內容分發”變為自身主業標配;騰訊旗下騰訊新聞和微信都引入“算法推薦”模塊,并推出競品天天快報;阿里巴巴也推出競品“UC頭條”。巨頭爭相進入,預示著“算法推薦、內容分發”不可逆轉的趨勢,以及巨大的潛力。

  

  今日頭條自身數據增速也不可謂不迅猛。累計激活用戶數達到7億,同比增長84%;平均日活用戶7800萬,同比增長105%;用戶平均使用時長76分鐘,同比增長38%;平均日閱讀量35次,同比增長58%。平地起高樓,今日頭條從2012年創立開始,幾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為了新聞資訊類APP龍頭。

  今日頭條目前最重要競爭對手是騰訊新聞,已經其旗下競品天天快報。易觀國際數據顯示,2017年2月,今日頭條以1.48億MAU僅次于騰訊新聞客戶端排名同類型APP第二,大幅領先競品天天快報;此外,極光大數據顯示,2017年1月,今日頭條MAU已經超越騰訊視頻。更進一步,從用戶使用時長來看,今日頭條用戶日均使用時長76分鐘,在新聞資訊類APP使用時長保持大幅領先,逼近微信,其數據為50%用戶使用時長超過90分鐘。毫無疑問,今日頭條已經成為時下勢頭最猛的互聯網獨角獸。

  我們認為,今日頭條的橫空出世,并取得亮眼的成績,一方面,其背后反映的是其自身依靠算法推送個性化信息流模式的成功;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互聯網產業在經過了上半場用戶紅利期的粗放式經營后,進入了“精耕細作”的時代。今日頭條的成功,對互聯網產業未來5-10年發展趨勢有重要前瞻指引性作用。

  

前世今生:以智能推薦算法為核心,國際化開拓值得期待

  以智能算法為核心資訊平臺,以原生廣告為主要商業模式

  今日頭條創立于2012年,于2012年8月發布第一個版本,今日頭條能夠5秒鐘內通過算法解讀使用者的興趣DNA,用戶每次動作后,10秒更新用戶模型,越用越懂用戶,從而進行精準的閱讀內容推薦。公司創始人張一鳴,曾參與創建酷訊、九九房等多家互聯網公司,歷任酷訊技術委員會主席、九九房創始人兼CEO。今日頭條,最初采用“農村包圍城市”路線獲取了大量三四線城市用戶,近年來,公司大量引進優質內容,不斷拓展自身用戶群體,成為當下最火熱的移動互聯網應用。

  從融資情況來看,2012年7月,公司獲得SIG百萬美元A輪投資;2013年9月獲得DST數千萬美元融資;2014年6月獲得紅杉資本領投的1億美元融資,估值5億美元;2016年底,獲得紅杉資本領投10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達到110億美元。

  

  從商業模式來看,今日頭條本質模式是以智能算法為核心,以不同平臺抓取和自有內容為信息源頭,根據不同用戶喜好給用戶推送個性化定制內容,內容的形式包括文字、圖文、視頻等,目前今日頭條以信息流形式的原生廣告為核心。近年來,公司不斷從內容端豐富內容品類,采用采購版權形式提高頭部內容質量,不斷吸引新用戶,2017年1月,公司累計激活用戶數已經達到7億,平均DAU7800萬,用戶平均時長76分鐘,各項數據高速增長。

  

  基于核心推薦算法的個性化推薦是今日頭條模式的獨創,其中算法是核心,其推薦系統的核心算法可以根據用戶標簽、內容標簽和情景信息,計算用戶對內容剛興趣的概率,從而為用戶推薦其感興趣的內容。推薦算法的特色是其推薦是基于海量用戶數據,從而用戶越多、使用時間越長,推薦越精準,用戶的粘性也越大,公司競爭優勢越明顯,廣告投放價值也越大。頭條目前2500名員工中,工程師有1500名,其中800名工程師進行相關算法分析。

  

  頭條的主要盈利途徑是廣告,主要廣告展現形式則是鑲嵌在內容中的原生廣告。憑借自身的龐大數據庫,對用戶性別、年齡、興趣、職業、作息時間、地域、天氣等信息進行準確識別,從而進行關鍵詞定向,可以實現更加精準的營銷。

  

  用戶粘性直逼微信,發力短視頻+布局頭部內容開拓新領地

  從數據來看,今日頭條無論從活躍用戶數,用戶使用時長都增速迅猛。易觀國際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今日頭條日活躍用戶(MAU)從9378萬上升到14828萬,同比增長58%,已經接近新聞資訊類第一騰訊新聞MAU;從用戶使用時長來看,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6年今日頭條月均使用時長為955分鐘,僅次于微信1967分鐘;與同類相比來看,2016年新聞資訊類APP前三名為騰訊新聞,今日頭條和天天快報,今日頭條使用時長大于第一名和第三名總和,此外,今日頭條自身公布數據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在2017年1月已經達到76分鐘,較2016年數據增速明顯。

  我們認為,在流量紅利逐漸缺失的年代,用戶的使用時長將成為APP潛在價值的重要衡量標準,今日頭條憑借其智能化、個性化的信息推送特性一方面有望憑借優質的用戶體驗吸引更多新的用戶;另一方面,其不斷豐富的內容和不斷精準的推薦還將不斷提高用戶粘性,從而吸引用戶最大的關注程度,潛在價值還將不斷增加。

  

  

  隨著用戶基數不斷增長,今日頭條各項內容閱讀量飛速增長,其中短視頻增速最快,播放占比最高。2016年,文圖資訊日均閱讀量達到11.6億,同比增長87%;視頻類資訊日均閱讀量12.69億,同比增長605%;組圖咨詢日均閱讀量2.93億,同比增長581%;此外,從垂直品類來看,游戲類、美食類、旅游類、娛樂類、教育類、房產類、時尚類、汽車類等品類閱讀量同比增速都超過180%。

  

  頭條短視頻播放量跨越式增長的背后是短視頻行業用戶流量爆發式增長。另一方面,信息流廣告市場迅速崛起也為短視頻形式提供了充足的變現潛力。頭條自身客戶端全力發力短視頻同時使用多線同時作戰的策略,2016年推出火山小視頻、抖音短視頻兩大短視頻APP,且迅速利用自身流量體系獲得不錯成績,抖音短視頻在iOS 總榜2017年4月排名升至第46,2017年4月獲得騰訊應用寶“星APP”新銳應用。2017年5月,頭條宣布投入10億元,補貼火山小視頻達人,全面發力短視頻領域。

  

  2015年以來,今日頭條內容端發力也越來越明顯。頭條號是今日頭條自媒體內容主流形式,2015年Q4頭條平臺公眾號數量為4.5萬,這一數據到2016年11月上升到39萬,同比增長超過7倍。隨著流量廣告價值不斷增加,頭條為自媒體作者分成也水漲船高,2016年7-11月,頭條每月作者分成從2236萬上升到3353萬,5個月增長了50%。此外,對于優質內容扶持也是頭條發力重點方向,公司先后推出千人萬元計劃,設立內容投資基金,創立頭條號創作空間等等措施,扶持優質內容,從而為平臺可持續發展布局。

  

  頭條的內容端發力還體現在加大對外頭部內容版權采買力度上。2017年3月,頭條宣布獲得中超短視頻版權,此次購買將包括所有中超賽事的官方3分鐘集錦、本賽季首次嘗試的賽中實時EVS慢鏡頭(進球、紅黃牌等事件型)回放短視頻。另外,體奧動力制作的中超人物訪談等周邊節目視頻也將同步到今日頭條短視頻頻道。此外,頭條與WWE(世界摔跤聯盟),芒果TV等頭部內容提供商都達成合作,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內容。

  我們認為,今日頭條最初興起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路線”,截止2017年1月,三線城市以下用戶占比仍然超過50%。未來,我們認為,頭條一方面就加大優質內容的布局,包括扶持優質自制和對外采購頭部內容版權,從而進一步拓展一二線城市用戶;另一方面,隨著數據不斷積累,公司精準推送門檻將不斷提高,用戶體驗將不斷改善,從而進一步加強用戶粘性,成為用戶娛樂和資訊的核心平臺,實現用戶數和時長齊頭并進式增長。

  

  國際化打開數倍發展空間,切社交化加強用戶粘性

短視頻,新抖、新快、新站、新視數據,月卡,如何使用,如何操作

  頭條獨創的“核心算法,個性化推薦”商業模式具有復制性強的特點,公司也不斷推動國際化進程,2016年11月,CEO張一鳴提出全球化是2017年頭條核心戰略之一。頭條國際化戰略主要分幾種方式,以頭條app開拓海外市場、投資或控股當地領先app、自己新立品牌開拓新市場。

  目前各個方案都取得不錯的成績,頭條自有app在日本、巴西等市場取得不錯成績。此外頭條2500萬美元投資了印度領先內容分發平臺Dailyhunt;控股了印尼當地領先內容分發平臺Babe;5000萬美元收購美國領先短視頻分享平臺Flipagram;此外,頭條自己設立全新品牌Topbuzz主打美國內容分發市場,2017年3月登頂iOS美國新聞類app下周排行榜。

  

  頭條旗下國際品牌Topbuzz2015年上線,TopBuzz主要的信息源來自對各大的媒體的導流,其中包括傳統新聞類媒體供應商CNN,NBC,Yahoo!,視頻媒介Youtube等。內容分發類產品除了核心算法外,國際化最重要的是本地化運營,針對當地用戶喜好進行精細化運營。TopBuzz對美國用戶信息喜好進行了深度化定制,更注重垂直領域的信息挖掘,例如游戲類、旅行類。主頁多推視頻和圖片,迎合了美國用戶的體驗習慣。

  

  除國際化拓展用戶基礎外,切入以分享為主要形式的社交領域,進一步增強用戶粘性也是頭條重點拓展領域。2016年末,頭條推出“微頭條”,采取類微博的模式,邀請眾多“大V”進駐頭條,用戶可以選擇相應的頭條號關注,完全實現了基于頭條號的信息分享功能。之前微頭條更多局限在大V,即一部分頭部自媒體,2017年3月,“微頭條”功能進行升級,成為APP四大功能之一,且一般用戶可以分享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進一步切入社交領域。

  

  頭條切入社交領域意在進一步提高用戶使用時長,從而提高粘性,提升自身商業價值。根據QUEST和易觀數據,我們粗略地統計2016年TOP50移動APP月均總用戶時間(MAU*月均時長)的分布占比,其中社交類APP使用時長占比為64%,新聞&信息類占比16%,娛樂類占比14%成為用戶所花時間三大品類。頭條憑借圖文和短視頻形式切入了新聞&信息,未來其對社交的不斷滲透將進一步增強用戶的粘性。

  

  我們認為考慮到頭條自身商業模式可復制性,其國際化拓展將不斷加速其用戶基數的增長;另一方面,其對社交領域的滲透,將加大用戶的粘性和使用時長。以目前頭條110億美元估值來看,頭條目前市值/MAU處于行業中位數水平,但市值/月均用戶總時長仍然處于行業最低,綜合考慮今日頭條自身用戶基數和單用戶市場增長仍有較大空間,我們認為其最有希望成為我國互聯網領域下一個千億美元級別的巨頭。

  

緣起何處:三四線城市獲取用戶基數,頭條引領智媒體時代來臨

  三四線城市消費崛起,圈定海量年輕用戶奠定發展基礎

  隨著我國宏觀經濟不斷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長,廣大人民群眾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日益提升。另一方面,不斷加速普及的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為我國7億網民奠定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此外,一二線城市精神娛樂消費起步較早,而三四線城市消費崛起勢頭近兩年崛起勢頭迅猛。淘寶大數據顯示,2009-2016年三線以下城市雙十一成交額逐年遞增,從票房占比來看,2012年-2015年,三線以下城市票房總比例從28.2%上升到36.7%,且從院線渠道下沉的趨勢來看,未來幾年三線以下城市依然將是我國電影市場核心增量。

  

  頭條的崛起,選擇了從三四線城市切入,既敏銳的感覺到三四線消費升級崛起的大勢,也巧妙的避開了BAT三座互聯網大山的圍剿,從而積累了海量的初始用戶,不斷改進算法,提高自身競爭壁壘,等到一定時機再通過不斷加大頭部內容和推廣力度進軍一二線城市。此外,頭條抓住了三四線城市最有活力的年輕群體,也使得其擁有最有潛力的增長前景,截止2017年1月,頭條用戶30歲以下用戶占比85%,三線以下城市用戶占比超過50%。

  除頭條外,短視頻分享平臺快手迅速崛起也采用了類似的戰略,其前五用戶分別來自北京、重慶、鄭州、臨沂、保定;30歲以下用戶占比超過80%。2017年,快手MAU達到8626億,并完成了D輪3.5億美元融資,騰訊領投,估值在30-40億美元之間。

  

  從自媒體到智媒體,移動互聯網下半場進入生產力創新時代

  信息爆炸時代,從媒介使用時間來看用戶紅利

  毫無疑問,這是個信息正在爆炸,且未來仍然會繼續爆炸的時代。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端UGC,PGC每天產生海量內容,用戶端數十億互聯網用戶每年產生海量數據。Cisco預測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單月產生IP流量達到194EB(1EB=1024PB,1PB=1024TB)。

  

  一天只有24小時,人的一天能夠接觸互聯網時長具有天花板效應。信息爆炸的另外一面是互聯網用戶紅利缺在接近尾聲。eMarketer 12月份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用戶平均每天手機使用時長是88.1分鐘,同比增長16.9%;PC使用時長是60分鐘,同比下降2.7%;2016年PC+手機使用時長同比增長8.1%,預期未來幾年增速將大概率保持在8%。

  

  我國用戶互聯網使用時長對比其他國家是什么水平?從2016年數據來看,我國用戶平均每天使用手機時長為88.1分鐘,PC時長為60分鐘;與日本、韓國基本接近,提升空間也較為有限。有意思的是,印度2016年用戶每天平均使用時間手機端和PC端分別為24分鐘和21分鐘,還具有顯著的用戶紅利,這也側面驗證了互聯網出海的核心邏輯。

  

  移動互聯網下半場:從生產關系創新到生產力創新,增效率減成本是關鍵

  進入2016年,移動互聯網下半場成為流行詞匯,其核心特征便是用戶增長放緩,用戶紅利減弱。從用戶角度來看,經過近10年用戶培養,擁有了基本識別能力,此外,信息繼續爆炸與用戶媒介接觸時間見頂,對用戶來說,如果高效且精準獲取對自身有價值的內容或服務成為關鍵。

  我們認為,需求端對行業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移動互聯網上半場,渠道紅利充足,用戶紅利充足,相關巨頭以生產關系和商業模式創新為主,依靠充足的渠道紅利獲取大量用戶,從而建立自身競爭壁壘。然而,移動互聯網下半場,隨著用戶紅利減弱,生產力創新將成為主旋律,如何實現更精細化運營,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提高用戶效率,降低用戶成本將成為新巨頭成功的關鍵。

  

  今日頭條便是以人工智能算法為核心,能夠提高用戶獲取對自身價值的信息,提高用戶效率,降低用戶時間成本的典型,因而有望成為引領移動互聯網下半場龍頭。網生內容產業從發展歷程來看,經歷了門戶網站時代(新浪、搜狐),自媒體時代(微博、朋友圈),智媒體時代(今日頭條)。今日頭條走得是算法提高效率路線,而時下最熱的羅輯思維則選取了人力運營商路線,“當用戶在海量面前失去選擇能力時候,用戶會選擇相信可靠的人”,即聚集了一眾大V,利用大V對海量信息提前處理,從而為用戶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提高用戶獲取有價值信息效率,截止2016年12月,得到App訂閱收入過億。

  

未來暢想:淺談AI+傳媒互聯網幾種打開方式

  內容生產:人機共生更進一步,智媒時代來臨

  傳媒互聯網產業最核心兩大組成部分是內容和渠道(平臺),內容產業是典型的創意型產業,憑借制作優良內容獲得營業收入;渠道往往是內容分發或播放的平臺,其直接對接用戶;此外,由于媒體核心收入來源之一是廣告,整個營銷產業也是傳媒產業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憑借其深度學習算法,有望在內容生產,渠道智能推薦,以及智能營銷等領域提高行業生產效率,提升用戶體驗,從而使得人機共生更進一步,引領智媒時代來臨。

  

短視頻,新抖、新快、新站、新視數據,月卡,如何使用,如何操作

  AI參與內容創作目前仍然主要應用包括文字創作以及社交機器人等垂直領域,且快速更新迭代,以騰訊財經的Dreamwriter為例,其2016年第一季度寫作400篇,到2016年第三季度寫作超過40000篇,且不斷增加包括A股財報,板塊異動,A股公告等功能,提高效率同時,增加了準確性。此外,世界巨頭包括微軟,Google等都不斷推出智能機器人助手,其通過不斷學習能夠模擬人類實現相應社交或工具功能。

  我們認為,未來AI將更多加入內容創作中來,一方面替代一些機械性的例如寫稿的環節,提高內容創作的效率;另一方面,隨著AI技術不斷改進,智能性不斷提升,其有望為內容產業注入新鮮血液,提升影視、游戲等內容產業吸引力,為行業發展提供可持續增長動力。

  

  智能推薦:信息海洋中的風帆,加速內容向頭部集中

  在信息量呈指數級別增長的今天,對用戶而言如何短時間內高校尋找到自身感興趣的內容成為決定用戶體驗越來越重要的因素。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算法可以根據單個用戶喜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內容推薦,且隨著數據不斷積累,推薦內容越來越精準,從而成為解決用戶選擇困難核心途徑。從當前主流娛樂&資訊APP設計布局來看,幾乎都將智能推薦頁面放置在首要位置,甚至類似頭條將推薦算法嵌入主頁。

  

  智能推薦功能真正為用戶提高了效率,節省了尋找相關信息的時間,其普及也得到了用戶的青睞,特別是以頭條為首的資訊類APP月活的興起為證明。QUEST數據顯示,移動資訊類APP月活用戶從2015年7月2.6億上升到2016年12月5.3億,增速超過100%,遠超同期移動互聯網新用戶增速。我們認為,隨著深度學習算法不斷完善,數據不斷積累,未來智能推薦&個性化內容定制將成為互聯網娛樂的主流形式,而未來深度掌握核心推薦算法,能夠提供用戶體驗公司有望最終贏得最多的用戶。

  

  內容產業成熟的標志是內容生產的市場門檻不斷提升,大制作,大IP等使用爆款策略打造的內容有更大概率獲得市場份額。從美國電影票房過去20年發展情況來看,頭部電影(票房在1%,2%,5%,10%)占比逐年提升,即頭部內容占比逐年增加。智能推薦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用戶觀看其推薦頂級內容,這無疑加速了頭部內容集中的趨勢。

  

  智能營銷:大數據造就精準營銷,深度學習引領內容營銷新時代

  營銷的核心是內容創意和觸達用戶,在同樣的創意條件下,如何精準的定位到特定消費群體,并能夠盡可能多的觸及他們是促成購買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人工智能在精準定位、以及提升觸達率方面都能搞提高營銷行業生產力。從精準角度來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營銷已經成為當前主要的營銷渠道,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5年,數字廣告市場占比34.3%超過電視,成為第一大市場占比渠道,預計2018年,數字廣告市場份額將超過50%。

  

  深度學習算法能夠在大數據基礎上幫助廣告主精準定位潛在消費人群,真正將精準營銷推升一個層次,從而對提高營銷公司生產效率,降低了相關成本。目前已經有諸多人工智能公司專門致力于提供AI+精準營銷解決方案:第四范式是其中一家,其機器學習模型能夠對用戶響應進行預測,讓營銷更加及時;能夠給出智能推薦,回答用戶最關心的問題;并能夠量化營銷,為廣告主合理布局成本投入。

  

  除精準營銷外,人工智能在提高觸達率方面也有重要應用前景。近年來,營銷形式不斷原生化、內容植入化等趨勢,使得內容營銷成為營銷領域最熱的發展領域。人工智能在圖像、聲音識別等領域應用能夠降低內容植入的成本,豐富內容植入的形式,從而引領內容營銷進入新時代。

  

  以Video++實現功能為例,其基于AI視覺識別技術,推出了VideoAI,VideoOS,LiveOS等多項產品:

  1. VideoAI:可以根據圖像、聲音、文字等識別技術,自動識別出視頻中可以投放廣告的位置,從而進行廣告投放,降低植入成本,增加可投放廣告位置;

  2. VideoOS:可以在點播視頻中建立一個互動系統,識別相關品牌或元素加入視頻購物,投票互動、視頻紅包、場景觸發等功能,從而提高用戶的參與性,提高廣告的效果;

  3. LiveOS:視頻直播中的互動系統,可以自動識別直播視頻中相關因素,增加動態圖文、直播電商、互動投票、實時問答、直播抽獎等元素。

  我們認為,人工智能的核心是對生產力的提升,對生產效率的提升,對生產成本的削減。而人工智能在廣告領域應用,提升廣告到達準確率,以及豐富廣告投放形式,提升觸達率都是對營銷行業革新,從而能夠獲取市場更高份額。未來,人工智能將于廣告行業更加深度融合,引領營銷行業進入新時代。

  

行業評級及投資建議

  相對于傳統媒體,互聯網依然擁有較強的渠道紅利,用戶粘性不斷增強、信息流等新興廣告形式興起將持續驅動互聯網新媒體仍將保持高速增長狀態,我們給予互聯網新媒體行業“強于大市”的評級。另一方面,互聯網下半場,用戶時間紅利將逐漸消失,互聯網新媒體將全面進入生產力創新時代,智媒體時代來臨,提高用戶信息獲取效率減低獲取成本的方式將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從而成為新巨頭成功的核心路徑。

  具體來看,最具希望成為智媒體時代龍頭公司必須具備用戶流量、算法、數據等多重優勢,推薦投資者積極關注今日頭條(非上市)、騰訊控股(旗下擁有騰訊新聞、天天快報等智媒體平臺)、鳳凰新媒體(投資信息聚合平臺一點資訊)。

  具體內容請參加5月22日外發的互聯網專題研究報告《From自媒體to智媒體——從頭條崛起看新媒體下半場趨勢》

  特別聲明

  本資料所載的信息僅面向專業投資機構,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本資料所載的信息均摘編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或者系對已發布報告的后續解讀,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本資料僅代表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讀者參考時還須及時跟蹤后續最新的研究進展。

  本資料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于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普通的個人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報告中的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因此個人投資者還須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本資料僅供參考之用,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本期小編

  肖儼衍

  中信證券傳媒互聯網研究員,南加州大學金融工程專業,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2015年加入中信證券研究部。

  團隊成員

  郭毅

  中信證券傳媒互聯網首席分析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畢業。2012年加入中信證券研究部。

  韓京

  中信證券傳媒互聯網研究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畢業,2016年加入中信證券研究部。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短視頻,新抖、新快、新站、新視數據,月卡,如何使用,如何操作》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9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