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愛自由送你一個特別推送】
「關注小莉說,更多幸福感」
每天中午,我們不見不散
前半生我們貢獻了
許多的淚水,許多的情感,許多的溫柔
下半生我們想貢獻
一點顏值,一點冷峻,一點力量
—— by小莉
艾瑪,我終于脫掉了文藝女青年的帽子!
自從我倡導女人要變瘦、要變美,外表和靈魂,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以來,就飽受爭議。有些讀者覺得我變了,變得不是他們喜歡的那個小莉了。
我變了嗎?
我承認,可能有一點。但這有什么不好嗎?人難道不是在不斷的變化和進步嗎,固守原地,不進則退啊!
我最近一直在聽吳伯凡日知錄,他每篇開講都要說一句話,“讓我們一起,自我迭代!”這個自我迭代,我覺得特別好!軟件沒事都要更新,人還不得迭代迭代啊!
我哪里變了?
說我以前不重視外表,現在才重視,這個是不準確的,事實上我從懂事起就愛美,一直在減肥就是最有利的證明。
那我到底變哪里了呢?
我想最根本的變化在于:以前的我,思考太多,而行動太少;以前的我,精神世界的追求太多,物質層面的體會太少;以前的我,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
說白了,以前的我,就是個典型的文藝女青年。
文青受苦,其本質不在于文人清貧,我雖然并非大富大貴,但也沒缺過錢,加上自己物質方面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沒有為錢的事情鬧過心。
文青的苦大抵來自過于敏感的內心感受,無論是快樂還是悲傷,在文青的心里都會指數級的放大。比如吹來一陣風,在普通人心里就是一級微風,在文青這里就成了十級臺風。
這有沒有好處呢?有!所為文青可以搞藝術創作啊!藝術就需要把感受推向極致,然后表達出來。
但這樣的表達,造福了觀眾,卻折磨了自己。
三毛文藝嗎?文藝,但是她上吊了了!海子文藝嗎?文藝,但是他臥軌了!顧城文藝嗎?文藝,但是他殺妻自縊!17歲的小莉文藝嗎?文藝!但是她燒炭了,不過沒死成。
才華上不能望其項背,但在自殺這件事情上,我卻和我曾經的偶像三毛看齊了。
兩年前的八月,我在一個清晨醒來,陽光溫柔,透過紗簾,我忽然有了秋天的感覺。
我想起少女時候,我和閨蜜站在路口,聊的天昏地暗,沒有咖啡,也沒有沙發,就那么站著一地落葉。她會撩起長發,用一汪春水般的眼睛看著我,對我說,起風了。殘葉起舞,拍打我們的小腿。
起風了,是我們之間的暗語。
而今,我們都已為人妻、為人母。生活瑣碎,生命沉重,卻依然會為一陣風起,或落淚,或吟唱。
我的內心,無比清楚。無論我表面如何,內里,始終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藝女青年。
文青這種屬性,其實和物質條件、知識水平、年齡層次沒有必然聯系。有的是大字不識,但對于有點文化的男知識分子崇拜到五體投地的文盲姑娘,她們一樣具有文藝女青年的氣質。
也和做不做家務,入不入世,沒有必然聯系。有些女孩一邊煲著湯,一邊寫下“火苗舔舐著鍋底,將我的愛恨煮成一鍋溫柔,許你一飲而盡”,這種,也是文藝女青年。
和職業也沒有關系。并不是所有從事文藝工作的都叫文藝女青年。比如美女林青霞,她現在開始寫書了,但比起穿著皮裙站在北京的風沙里唱著搖滾的張曼玉來說,她并不算是文藝女青年,她只是一個文學愛好者。
文青是基因,寫在你的血液里。我學了工科、寫了代碼、生了娃娃,背起了LV,穿上了蕾絲,和每一個說我是文青的人聲辯:你才是文青,你們全家都是文青!
而我心里非常清楚,他們是對的。
我有些惆悵,為自己,也為許多和我一樣的女子。于是,我在那個秋天的上午,就著那一股子哀愁,寫了一篇文章:文藝女青年的出路。
我在為大家尋找出路,其實也在為自己尋找出路。
我在文章里面為文藝女青年們指出了下面幾條路。
第一是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文藝女青年追求獨立與自由,不依附外界,不麻煩他人,所以你得身體好,最起碼在死之前,生活要能自理。
第二是要會掙錢。你不能當蕭紅那樣的文藝女青年,餓著肚子參加詩人聚會,不顧體面的狼吞虎咽。
第三是要放下自我,悲憫眾生。你拿個放大鏡天天照自己,各種痛苦煩惱翻江倒海、此起彼伏;相反你對外凝望,看到眾生皆苦,你的那么點丁香般的憂愁,又算得了神馬?
第四要理性。
“風是地球上的一種自然現象。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溫度升高,地表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往上升。熱空氣上升后,低溫的冷空氣橫向流入,上升的空氣因逐漸冷卻變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溫度較高又會加熱空氣使之上升,這種空氣的流動就產生了風。”
當你看完起風的原理,瞬間就沒有了那些沒來由的勞什子聯想,理性、平靜,多好。
第五是要多讀書,讀更多更多的書。
我小時候酷愛讀書。在初中、高中的時候,讀完了當時書店里可以看到的幾乎所有外國名著。我們學校附近有個書店,店主是個帥哥。剛開始我站著蹭書看,后來他給我提供了一把椅子。
長大以后,我有點憎恨我讀過的那些書。我覺得是那些書害了我,害得我這樣多愁善感。
等我再大一些,我明白了,不能怪書,是我自己沒讀對。
第一我讀書的品類不對。我看的外國名著,很多都講的愛情,起碼是以愛情為主線來講社會現實的。情緒太多。
第二我看書的姿勢不對。年紀小,理解力不夠,視野、格局更加是談不上。應該說當時的心智,承載不起那些書。
那個看書過程,完全是一場身體力行的體驗。16歲看《安娜卡列寧娜》,那就是把自己附體在了女主角的身上,和她一起經歷撕心裂肺天崩地裂,和她一起在愛情里沉迷,最后絕望,最后臥軌。
可以說,我看了多少書,就談了多少場戀愛,就失去了多少次愛人!這簡直太可怕了!好人都得談廢了!
而如今再看書。我會選擇一些非常客觀理性的,提升認知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書。
看書的姿勢也變了。從前讀張愛玲,輾轉回腸,一地惆悵。如今重讀張愛玲,我才明白張愛玲是真正的大家。像蕭紅那樣寫作,用自己的肉身靈魂,把自己寫進去,只能叫文藝女青年;而張愛玲是跳出來寫人生劇本,張弛有度,揮灑自如,看透人性,是上帝視角。
再看《阿娜卡列尼娜》,我也不會安娜附體,跟著人物去意淫自己的渥倫斯基,而是跳將出來觀察他們:我看到了一個視愛情為全部的女人,她的失去自我、歇斯底里;我也看到一個想愛而不知所措的男子,看著所愛的女人在自己面前發瘋,最后死去,無能為力。
我一直說,小莉說上的每一個字都是真誠的,都是我發自內心的認知,和我現實生活的指導標桿。
這世界上有兩個小莉。一個在現實的世界里,與大家一起苦海浮沉;一個在小莉說的文字里,揮灑自由,步入天堂。
我并沒有欺騙。只是這個現實中的小莉,正一步步朝著自己想要的樣子去努力,去奮斗!
努力去感知生活中那些具體的美好!努力從物質世界中去汲取快樂!努力的去變瘦變美!努力的去健身自虐,雕刻肉體、磨礪精神!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量!努力擯棄身上那些多余的情緒和情感,讓自己更加的理性、也更加的穩定!
今天,當我的讀者開始質疑我,甚至開始罵我的時候,我竟然感到高興!因為我看到我的努力好像有了結果。
寶貝你可知道?拜金女郎都希望別人說她們是視金錢為糞土的單純姑娘!不讀書的人都愛假裝自己很有文化!
而我們這些,吃過文藝的苦,受過文藝的罪,真正的文藝女青年,只想要脫掉文藝的帽子!活成一個滿地打滾兒、活蹦亂跳的妖孽,哪怕是混吃等死的傻子也好!好過在精神的牢籠里受苦!
我絲毫都不會嗔怪那些罵我的讀者,我心疼她們。什么樣的文字,吸引什么樣的讀者。正因為我是個文藝的人,才吸引來了一批像我一樣的女人。
然而寶貝,我們不能一直站在原地!我們要往前走,往更加光明和快樂的地方去。
這并非意味著背叛!
我愛你們!也愛17歲的小莉。我說過,世上無文青,風起給誰看?
如果全世界的姑娘都只為LV陶醉,那歌手的吉他還為誰調弦?如果女人們都一頭扎進了柴米油鹽,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那還哪里來的詩和遠方?
然而,我們為世界貢獻的淚水已經夠多了。
前半生,我們貢獻了許多的眼淚,許多的情感,許多的溫柔;下半生,我們想貢獻一點顏值,一點冷峻,一點力量。
人活一世,就是一個體驗。上半場一個樣,下半場換個妝。
挺好!
寶貝
我們在一起、始終在一起
我不會丟下你們
如果你愿意
我為你們寫出軌系列、溝通系列
不發泄情緒、不追求閱讀量
越寫越冷靜、越寫越實際
只是為你
因為我愛你,而愛
不僅僅是一種情緒
更是一種能力
作者:小莉,一個立志寫字為生的工科女生,左手健身,右手寫字 ,一半身體,一半靈魂。著有《愿你永遠擁有愛的能力》,公眾號:小莉說(id:xiaolispeaking),微博:小莉說。
學會愛自己,才會愛別人
關注小莉說,好好愛自己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入駐天貓圖書店的條件是什么?在哪里購買天貓圖書店?》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