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評是指根據心理學理論,通過一定的操作程序,給人的心理特質進行量化的定義和比較。心理測評是一種先進科學的方式,通過專業的測試獲得人的一系列心理指數,就好比我們每年去醫院體檢一樣。通過心理測評,我們能了解自己各方面的心理指數,是否健康,是否存在心理問題。心理測評的思想最早起源于中國古代,雖有一個漫長的過去,卻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那么,心理測評的發展又經歷了那些階段呢?
第一階段:傳統紙質問卷
上世紀20年代,外國學者為比較中美兒童的智力差異對廣州500名小學生進行測試,以此為時間節點,中國有學者開始研究心理測評這一心理學領域。這也是為什么說,心理測評有一個漫長的過去,卻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最初的心理測評是通過紙質問卷,手動計分的方式對人的某些心理特質進行測試,測試方式比較繁瑣,測試結果也不夠精確。
第二階段:通過電腦進行心理測評
電腦技術與心理測評的結合,使得最原始的紙質測試方式轉移到電腦機房中。學生可以通過電腦機房的心理測評系統進行心理測試,老師可通過管理端掌握班級整體的心理水平,掌握某個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但是,由于技術的局限性,當多人一起測試時,會出現系統卡頓的現象。
第三階段:云端心理測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云端概念的出現,對于心理測評的發展而言,具有里程碑般的意義。通過SOAP云部署,實現了只要有互聯網的地方,便可進行心理測評的新格局,極大地方便了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云端心理測評的出現,標志著一個時代的到來,我們的心理測評不再只局限于局域網或是電腦機房,無論在任何地方,只要能連上網,就可以進行心理測試。
京師博仁心理云測評系統是由京師博仁與北師大心理學院專家共同研發,在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基礎上,精心打造的新一年綜合性測評云平臺。系統包含近200個心理量表,含有心理測試、危機預警、心理檔案等核心功能,涵蓋心理健康、情緒、個性、社會和學習適應性、壓力狀態、職業、家庭、心理能力等多方面的測量工具,能夠滿足廣大心理工作者的需求。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軍隊武警官兵心理測評系統心理測試軟件心理測評云平臺》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