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日,2016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大會在長沙召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首席顧問宋超智在大會上公布了《2016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報告》,報告對2016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面臨的機遇挑戰進行了總結分析。
以下文字記錄摘自宋超智在大會現場的PPT及演講內容(未經本人核實):
宋超智:2016年,是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同時也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成立60周年,更是行業產業轉型發展的關鍵之年。 面對宏觀經濟企穩向好、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新興產業快速增長的趨勢,測繪地理信息企事業單位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走出一條創新、轉型、融合、發展之路,使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繼續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
第一部分: 2016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狀況
一、產業規模穩步壯大
1、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持續增長。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保持著較好的增長速度。根據測算,2016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達到4360億元,同比增長20.1%。另據測算,2016年測繪資質單位的服務總產值將超過千億元,同比增長25.1%,增速將達到上年同期2倍以上。
2、測繪資質單位數量穩步增加。
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國測繪資質單位數量為17025家,較2015年末增加6.9%。其中,甲級單位近978家,較2015年末增加8.9%;乙級、丙級單位數量分別增加13.5%、11%;丁級資質單位數量減少0.6%。
3、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預計到2016年末,測繪資質單位從業人員數量將達到43萬人,同比增長10.3%。
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1、產業園區落地開花。
通過產業園區,地理信息聚集效應現在結出初步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建立的地理信息或北斗導航等產業園(產業化基地)已經達到60多個,入駐省級以上園區的企事業單位達到370多家。
2、民營企業迅速發展。
截至2016年10月底,測繪資質單位中民營企業數量首次突破一萬家(10148家),占比近六成(59.7%),2016年評選的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百強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近80%。
3、百強企業成為標桿。
2016年百強企業中,按照2015年測繪地理信息營業收入來計算,最低入圍門檻6千萬元,最高值是15.4億元,平均2.3億元。各項指標均較兩年前評選的百強企業有大幅提升。
三、產業與資本密切結合
1、新三板掛牌持續井噴。
截止到2016年10月份,在新三板掛牌的地理信息企業一共165家。從掛牌時間看,2013年及以前有11家,2014年20家,2015年53家,2016年81家。2016年上半年,153家公開財報的新三板掛牌測繪地理信息相關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7%。
2、地理信息產業上市掛牌企業突破200家。
3、資本與產業合作不斷深化。
根據剛剛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財務報表統計,以測繪地理信息為主業的12家境內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8%,凈利潤同比增長51.1%。
四、科技水平日益提升
1、地理信息資源不斷拓展。
截至2016年上半年,北斗導航系統新增到第23顆導航衛星。截至2016年2月,我國首顆地球靜止軌道光學衛星高分四號獲取首批影像,幅寬優于400公里,填補了我國乃至世界高軌高分辨率遙感衛星的空白。
2、地理信息成果資源更加豐富。
目前,資源三號高分辨率遙感影像覆蓋了全國陸地國土,全球影像有效覆蓋7200萬平方公里,為“一帶一路”、為中國走出去的戰略提供了重要的測繪地理信息保障。
3、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主要體現在數據獲取方面、數據處理方面和應用服務方面。
五、服務領域逐步擴大
1、為國家重大項目提供強有力支撐保障。
- 地理國情普查與監測。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取得豐碩成果,全面摸清我國地理國情“家底”。
- 不動產測繪。截至2016年7月,全國170個地市、1451個縣委市區開始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
- 農村土地確權。2016年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省份達22個。
- 智慧城市。全國超過500座城市已明確提出構建智慧城市相關方案。
2、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大顯身手。
近幾年,地理信息已經滲入到精準農業、智慧文博、數字旅游、科學規劃等領域,我們應該緊抓多規合一戰略,讓地理信息行業在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大顯身手。
3、地圖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
2016年,中國手機地圖用戶達6.5億人。
截至2016年10月份,百度地圖覆蓋道路超過670萬公里,興趣點達1.5億,室內導航覆蓋3000個購物中心。 “十一”當天,高德地圖提供導航服務是3.5億次,用戶駕車導航總里程超過5億公里。
截至2016年9月份,騰訊地圖開放平臺每天位置定位請求達到了450億次,目前累計定位點超過30萬億。
4、地理信息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戰略。
第二部分:2016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形勢簡析
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市場環境有待完善。
-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開放、共享和利用不夠。
- 部分地方項目政府部門要求墊資,影響了企業現金流,增加了財務成本。
- 傳統測繪領域低價競爭加劇,甚至大大低于成本價中標,企業很難保證合理收益。
- 有的地方或者行業存在市場壁壘,招投標流于形式,限制了合理競爭。
2、百強企業的國際化程度相對較低。
國際化程度低主要體現在:國內知名品牌較少,缺乏國際知名品牌;以國內市場為主,國際市場份額較低;核心技術還處于跟蹤追趕狀態;企業規模與國際巨頭差距明顯。
3、中小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亟待加強。
目前,在中小微企業中,缺少核心技術和服務,同質化競爭嚴重,缺乏領軍型、創新型人才,人員流失嚴重。同時,傳統企業轉型步伐緩慢。
二、面臨的主要挑戰
1、經濟存在不確定性。
我國宏觀經濟企穩向好,但仍存在不確定性。外部環境變化可能波及地理信息產業,甚至給一些地理信息企業帶來生產經營等方面的困難。
2、國際競爭依然激烈。
國外品牌在高端裝備、核心芯片、平臺軟件等領域依然占據領先地位。外資進入我國地理信息領域日益增多,我國企業走出去直面國際競爭難度較大。
3、跨界競爭壓力加大。
地理信息產業與相關產業愈加緊密,互相滲透使得產業邊界越發模糊,在人才、資本、技術、市場等方面將不斷面臨跨界對手的全新壓力。
三、發展的機遇
1、法治保障更加健全。
今年1月1號,國務院印發了《地圖管理條例》。2016年10月31日-1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修訂草案)。這些都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據。
2、發展目標更加清晰。
今年8月,國家發改委、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聯合印發的《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十三五”規劃》設定了行業總體發展目標: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測繪地理信息管理體制機制和國家地理信息安全監管體系,構建五大業務協同發展的公益性保障服務體系,顯著提升地理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使我國測繪地理信息整體實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更重要的是,“十三五”規劃對地理信息產業競爭能力提出了七個方面的要求:
(1)大力發展測繪遙感數據服務,建成較為完整獲取、處理、服務產業鏈。
(2)推動地理信息系統通用軟件開發應用,推進高性能地理信息軟件的產品化和產業化。
(3)引導高端測繪裝備制造業資源整合,發展一批高端裝備生產制造企業。
(4)獎勵和推進地理信息與導航定位融合服務類企業兼并重組,促進產業鏈各環節均衡發展。
(5)加快推進地理信息與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的融合,支持發展綜合導航定位動態服務。
(6)積極發展測繪基準服務業。
(7)繁榮地圖出版業,發展地圖文化創意產業,形成地圖文化產業集群。
3、政策利好不斷釋放。
政策利好主要體現在改善產業發展環境、拉動地理信息產業需求兩個方面。
4、社會需求更加旺盛。
- 服務國家戰略:國情監測、多規合一、智慧中國、全球測繪、自然資源資產審計。
- 服務經濟運行:北斗應用、車輛監控、物流快遞、智能交通、物聯網。
- 服務大眾生活:位置服務(LBS)、智能樓宇、數字旅游、生活服務、車聯網。
- 服務商業營銷:線上到線下(O2O)、電子商務、地理圍欄、網點分析。
- 服務行業應用:精準農業、數字水利、數字林業、環保GIS、文物GIS、地名管理。
- 服務社會管理:智慧城市、應急救援、風險管理、智慧社區、移動警務、數字城管。
5、技術變革持續推動。
這幾年,尤其今年以來,行業在上游數據獲取、中游數據處理與集成、下游服務和應用中持續創新。產業鏈上的各個企業都在加速推動技術變革,并且在持續推動。
第三部分:創新、轉型、融合、發展
一般來說,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是在發現缺點、彌補短板中成長與擴大的。對地理信息產業的企業來講,“創新、轉型、融合、發展”可以有效地彌補其短板的四個方面。
創新:要專注技術創新,確立優勢,制定標準,打造品牌,引領行業;推動供給創新,找準市場“痛點”,優化產品和服務結構;探索需求創新,創造機遇,培育市場,引導消費;強化體制創新,激發企業自身創業創新想法。
轉型:從測繪生產型向新型的生產服務型轉變,主動適應變化;從承接項目向運營服務轉型,打造品牌,硬的長期穩定收入;從強GIS業務向弱GIS業務轉型,積極拓展新型服務業態;從單一業務向多元化轉型,生產協同效應,提升風險能力。
融合:集聚抱團發展,建立技術聯盟,緊密合作,取長補短;尋求跨界合作,融入各行各業,共同來開發地理信息價值;借助資本的力量,并購重組,上市融資,加速壯大;倡導行業自律,抑制惡性競爭,營造健康的產業生態。
發展:集約化發展,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盈利能力;規模化發展,適度擴張規模,提升整體實力,努力做大做強;差異化發展,專注細分領域,避免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國際化發展,積極“走出去”,拓展國外市場。
2017年即將到來,希望全行業要堅持創新發展,要突破行業界限,優化地理信息供給結構,讓“地理信息+”融入到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融合到各行各業生產服務運行的流程中,融化進老百姓衣食住行的生活中,充分發揮地理信息的無限價值,培育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推動中國地理信息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報告內容轉自《泰伯網》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抖音學浪計劃如何開通?學浪計劃詳細入駐流程來了》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