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管、端網絡中傳輸啞資源的規劃建設與管理一直是網絡部署的重點與難點,而微網格的基礎網絡規劃能推進資源的精細化管控,從而降低客戶接入距離,提高接入效率,減少重復規劃與建設率。基于此,廣東分院提出了一套基于業務模型與基礎資源需求相匹配的評估方法,與網絡覆蓋指標及網絡建設指標相結合,通過輸入集團、省公司關鍵網絡指標120余項,輸出8個場景模型,20余個細分子模型,以數學建模的方式開發出微網格資源配置模型工具,分析現有資源部署的合理性,統一微網格部署資源標準,提前進行物資采購。
1 資源配置模型的總體思路
泛在基礎網的微網格資源配置模型工具的目的是為了配合微網格預覆蓋建設,建立微網格預覆蓋標準及資源配置模型。如圖1所示,具體內容是建立一個數學模型,輸入微網格內的建筑物數量,參數設置,最終輸出微網格需要的基礎資源數量,包括光交箱、PTN設備、OLT設備數量等。用于判斷微網格現網基礎資源是否充足及建設任務。
圖1 資源配置模型的總體思路
2資源配置模型的輸入項
資源配置模型的輸入項包括:微網格屬性、覆蓋半徑、網格內建筑物數量、覆蓋用戶數和建設模式。
2.1 微網格屬性
微網格屬性分為以下8種:住宅小區、超大型住宅小區、大專院校、商業區、城中村、專業市場、工業園區、公共綠地、未發展區域。
住宅小區
封閉小區,可以結合小區周邊道路、街道,按照小區用戶規模定義成一個或多個微網格;沒有圍墻的開放小區可按管道路由、光纜交接箱的覆蓋范圍劃分;住宅小區的沿街客戶可納入住宅小區用戶內進行統一規劃。
超大型住宅小區
超大型封閉小區,場景劃分與住宅小區相類似,微網格半徑和建筑物數量較住宅小區的要多。
大專院校
原則上每個大專院校為一個獨立的微網格。對于特大型大專院校或大學城區,也可適當按照功能區塊劃分為若干個微格。
商業區
如CBD、商務園區、商業樓宇等,有獨立界限或界限比較明顯的商業用戶聚集區域可劃為一個微網格,對一些設在樓宇內部的政企用戶可納入樓宇微網格。
城中村
一般情況下城中村可單獨劃為一個微網格,以城中村周邊道路為邊界;對較發達的城中村,潛在用戶多,可結合地形及覆蓋面積劃分多個微網格。
專業市場
以每個聚類市場為一個獨立的微格;對特別大型的專業市場,可結合周邊道路、街道,按照市場用戶規模劃為多個微網格。
工業園區
原則上每個工業園區為一個獨立的微網格,對于特大型工業園區,也可按照功能區塊劃分為多個微網格。
公共綠地、未發展區域
如公園綠地、城市內山林景觀、待建空地等,以周邊市政道路為界,整片劃為一個微網格。
2.2 微網格半徑
采用通用型算法,即微網格半徑取值微網格有等效正方形面積的對角線的一半。
2.3 建筑物數量
將各類型微網格內的所有建筑物分為以下5種類型:住宅樓宇、寫字樓、商業廣場、室內公共場所和室外公共場所。
住宅樓宇:主要用于居住用途的樓宇。
寫字樓:主要用于商業辦公用途的樓宇。
商業廣場:樓層高約3-10層的建筑,包含大量的零售業、飲食業等綜合性購物廣場。
室內公共場所:圖書館、博物館、博覽中心、交通樞紐等。
室外公共場所:體育館、市民廣場、游樂園等。
對于住宅樓宇和寫字樓,低層樓宇是指樓層數在1-10層,中層樓宇是指樓層數在11-20層,高層樓宇是指樓層數在20層以上。商業廣場、室內和室外公共場所沒有樓層數的劃分,在使用本模型時,只需要填寫各類建筑物的數量,即可得出微網格內的資源需求。
2.4 微網格建設模式
微網格建設模式是指各地市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選擇主干纖芯、OLT是否下沉等建設方式,具體如表1所示。
各地市建設模式
主干光纜
配線光纜
OLT
光交箱
機房
纖芯選擇
纖芯選擇
是否成環
是否允許盒式OLT下沉的建設模式
一級光交箱是否可以接入業務
綜合業務機房是否作為二級分纖點
288
144
是
是
否
否
3
資源配置模型的參數設置
參數設置包括微網格內各類業務的參數,各類設備能力的參數,基站覆蓋能力參數等。本課題根據8大場景,制作對應的8種典型參數值,模型使用者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參數表中的值。
基站參數:
基站業務參數是指宏站、拉遠站和微小站的覆蓋半徑。
室分業務參數:
室分業務參數是指通過計算,得出每層樓需求BBU數量和需求室分站點數量,從而得出需求的接入PTN設備數量。
樓宇參數:
樓宇參數是指5類建筑物的對應的層數和戶數,從而得出微網格內全部建筑的樓層數和集客、家寬客戶的覆蓋數量。
集客家客參數:
集客和家客業務的參數主要包括滲透率,FTTH和FTTB占比,FTTH每戶占OLT設備PON口數,FTTB每戶占OLT設備PON口數和每集客OLT設備PON口數。
光交箱參數:
光交箱的參數主要包括覆蓋半徑。
設備參數:
設備參數主要包括接入層PTN設備參數、機架式OLT設備參數、盒式OLT設備參數。
4資源配置模型的輸出項
資源配置模型的輸出項是根據輸入項和參數設置自動輸出的,包括業務覆蓋輸出項,業務開通輸出項,資源需求輸出項和建設清單,其中資源需求輸出項最為重要,包括一二級光交箱數量、規格,主配線光纜芯數、段落數,PTN/OLT設備數量,機房數量,用于判斷現網微網格是否滿足業務需求和提前進行物資采購。
5 工具應用與推廣
廣東分院提出的泛在基礎網的微網格資源配置模型工具操作簡單,只需輸入微網格的屬性、半徑、建設物數量和建設模式,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各類網絡參數設置,即可輸出微網格的資源配置和建設任務,能夠分析現有資源部署的合理性,統一微網格部署資源標準,提前進行物資采購。經廣東移動規劃技術部、工程建設中心、客戶響應中心、網管中心及政企客戶部等多個部門評審,廣深東佛4個一類地市模型實例校驗,目前已在全省21個地市作為微網格編制工具推廣使用,本資源配置模型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144芯免跳纖光交箱(光纜交接箱)固定接線方法介紹》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