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成人在观看线视频_嫩草成人影院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黑湖小工單-派工單是什么?在生產管理中發揮哪些作用?

黑湖小工單-派工單是什么?在生產管理中發揮哪些作用?

弓詩桃 2025-07-22 游戲 14 次瀏覽 0個評論

  本期導語:

2017年11月23日,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17年會在我國西南四川成都圓滿落幕!本次論壇有來自全國各地關心基金會和公益事業發展的571家機構、918名嘉賓出席。本次盛會,長春心語志愿者協會作為傳播支持單位出席!

  

  2017年11月22日至23日,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17年會在成都川投國際酒店舉行。本次年會是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轉型升級為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后的首屆公益盛會,也是基金會論壇的第九屆年會。為期兩天的會議,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關心基金會和公益事業發展的571家機構的918名嘉賓與會。其中,基金會197家,有近200名理事長和秘書長蒞臨現場。

  

  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17年輪值主席、百度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郭力,新華網監事長、紀委書記譚玉平,成都市慈善聯合會秘書長榮道清,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俞可平,上海第一財經CEO周健工,阿里巴巴集團綜合政策研究室主任朱衛國,北京基業長青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理事胡小軍,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秘書長胡廣華,招商局慈善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黃奕,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副理事長劉選國,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孫懿,墨卡托基金會中國代表阿克曼,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朱秋霞,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劉文奎,上海仁德基金會理事長凌春香,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李弘,靈山慈善基金會秘書長王文,四川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理事長王潔瓊,北京光華慈善基金會理事趙華,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陳行甲,中國心志愿者團隊隊長高思發,浙江致樸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人駱筱紅,南方周末公益版主編呂宗恕,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睿智計劃項目副總監陳瑜,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發起人、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阿拉善SEE第六屆會長錢曉華,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申宇等100多名國內外跨行業專家、學者和嘉賓共襄盛會,圍繞“新價值新生態”的主題,論道新時代中國基金會的發展。

  新時代:基金會事業開啟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雖然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轉變,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要“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制度”;要“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堅持“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走進新時代,社會組織理應有新作為。十九大報告先后5次提及社會組織,鼓勵包括基金會在內的社會組織在脫貧攻堅、推進慈善事業發展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環保等民生領域積極作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召開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17年會,正是社會組織新時代、新作為的生動體現。

  新華網監事長、紀委書記譚玉平在論壇開幕式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中國公益飛速發展,正能量飛速劇變,網絡公益蓬勃發展,指尖公益走在全球前列,公益行業已經形成了多維一體的全新生態。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新時代,對我國公益慈善事業提出新命題。新華網長期關注和踐行公益,積極為包括基金會在內的公益組織進行宣傳。此次新華公益攜手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支持論壇2017年會,希望能把公益行業的盛會和公益人的智慧很好地傳播出去,幫助大家把公益事業做好做大。新華網將與公益同仁一道,擁抱新時代,走向新征程。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俞可平在主旨演講中指出,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建設“社會文明”的新目標,并將其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百年目標”之中。基金會在促進公益事業、擴大社會參與、改善社會治理、推動社會創新和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方面正在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要從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和提升社會文明的高度,更加重視基金會的價值。要加強基金會的立法,制定更加合適的公共政策,加強公益教育和培訓,營造更好的社會生態,鼓勵更多的企業家和公民認同和投身基金會事業。同時基金會自身也要吸引更多的基金和人才,增強服務能力,自覺主動地承擔起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的相應責任。

  論壇輪值主席、百度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郭力在致辭中介紹,2017年是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轉型升級后的第一年,前期舉辦3場基金會開放日活動、4場城市峰會和5期“秘書長說”活動,此外還開展了中國基金會素質能力庫建立項目、基金會開放日以及國際交流項目。本次年會匯聚近數百位嘉賓百家爭鳴,希望本次年會能夠對中國基金會在解決社會問題、推動社會建設方面的新價值,以及在新時代需要建立的行業新生態,做出有益的探索。在演講分享中,郭力寄語基金會同仁“好好學習,迭代升級”,我們不能停留在自己的圈子里止步不前,而要向所有行業學習,跨界吸取其他領域的知識和經驗;同時,公益服務和產品要不斷迭代升級,成為社會大系統永遠都舍不得卸載的“程序”。

  本次年會是基金會發展論壇年會地點第一次離開北上廣深,在汶川地震近10年后,來到現代民間公益的起源地四川。成都市慈善總會秘書長榮道清在致辭中表示,此次論壇年會在成都舉行,是對成都慈善事業的認可,也必將推動成都慈善發展再上新臺階。多年來,很多基金會參與了成都的扶貧濟困、助醫助殘、社區治理、環境保護等項目,做出巨大貢獻。希望以此次論壇年會為契機,學習借鑒成功經驗,加強與各基金會合作,推動成都慈善事業再上新臺階。

  

  新價值:公益創新著力解決新需求

  中國的現代公益事業萌發于改革開放,第一家基金會成立于1981年,早期的基金會作為資源籌集平臺,策劃并實施了一批優秀的公益項目,在幫扶弱勢群體、開展社會救助和彌補公共服務不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來,近十年中國公益得到快速發展,“互聯網+公益”爆發巨大能量,越來越多的社會主體參與公益事業。其中,基金會發展迅猛,截至目前全國已有6300多家基金會,他們聚焦不同領域,形態種類多樣,價值呈現多元。2016年,全國累計接受國內外捐款超過14億元,其中流向基金會的占44.9%。可以說,基金會已經占據了我國慈善組織的半壁江山。

黑湖小工單-派工單是什么?在生產管理中發揮哪些作用?

  近年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導致的社會問題仍然突出。各類基金會,尤其是互聯網企業基金會,借助現代技術手段快速崛起,在公益的實現方式、運作模式等方面積極創新,產生很多有價值的成果。

  2017年刷爆朋友圈的“小朋友的畫廊”,短短15個小時,線上有578萬人次參與,捐贈超過1268萬元,成為年度公益的熱點之一。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孫懿在“賦能公益,始終于人”的演講中,以“小朋友的畫廊”為例,講述騰訊公益如何以科技連接信任,借助平臺的力量,讓每一個微小善行更有力量。公益賦能,一是捐贈人更加便利,指尖觸手可及,愛心賬戶得以累積;二是公益人更有創意,以透明構建信任,用創意連接公眾;三是受助人參與感更強,變被動為主動,自由對等表達。通過賦能,基金會成為人人可公益的創連者。

  阿里巴巴集團綜合政策研究室主任朱衛國在主論壇演講中表示,我們已經進入以數據智能、網絡協同、生態再造和平臺治理為特征的數據時代,以阿里數據智能公益為代表的未來公益也已經到來。芝麻信用讓社會更加誠信,“團圓”打拐系統使很多兒童與家人團圓,云劍行動以數據賦能精準打擊假冒偽劣,螞蟻森林讓節能減排深入人心,城市大腦使得城市交通更加順暢,這些都是基于數據和平臺,產生信用和動能的未來公益新價值的體現。

  上海第一財經CEO周健工在遠程視頻演講中介紹了新經濟發展對社會生態和公益的影響。在他看來,公益正在發生兩大變化:一是商業公司正在做很多公益的活兒,大型企業紛紛成立基金會,社會企業層出不窮;二是科技放大了公益能力,科技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平等,幫助更多人低成本獲取信息,可以更快地發現和傳播社會問題并作出及時的響應和動員,技術能夠幫助組織協作更有效率。當然這也對中介服務形式的公益慈善機構帶來挑戰。周健工認為,創新是公益組織的未來,公益組織同樣需要企業家精神,需要創業創新。

  在招商局慈善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黃奕看來,在社會組織中,基金會既是政策倡導、資金募集、產品物資和政府關系的資源匯聚點,又是項目資助、專業服務、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的資源提供者,必將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價值。她在主題演講中引用洛克菲勒基金會前會長戈德馬克的名言:慈善事業是將知識、熱情和財富用于催生建設性變革的實踐。她希望這能夠成為基金會的核心價值所在。

  在羅馬街市參展的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展臺上有一份名為“追夢人”的刊物。其中有這樣一行字:“作為公益行業中的一員,我們需要看到整個行業全貌,才能知道自己在行業中間的角色,知道未來我們的想象應該在哪里展開。”真愛夢想將自己定位為一個社會改良者、問題解決者,選擇用溫和的啟蒙教育,提升國民素質,幫助中國變得更好,這正是基金會的價值擔當。

  2017年離任湖北省巴東縣委書記的陳行甲選擇轉場公益領域,擔任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實現人生新價值。在論壇的“觀察者說”環節,陳行甲所領會的新價值是在社會高度關注的痛點領域,同時是政府和商業顧及不到、顧不過來的,我們公益組織去承擔。他呼吁公益同仁,抓緊適應新時代,要有熱情,更要有理性;除了有情懷,更要專業;除了社會的鼓與呼,更要做實實在在的行動派。

  

  新生態:匯聚行業發展新動能

  隨著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影響力日漸增強,其立足行業視角,“建設中國基金會行業生態系統、促進社會良好運轉”的使命,贏得了更多組織的熱情參與。參與此次論壇年會的有全國性基金會、地方性基金會、企業基金會、草根社會團體、專業社會服務機構,也有政府部門、社會企業、高校研究機構、媒體,還有國外基金會等等。這些社會參與主體處于不同的行業位置,發揮的作用各異,因為創造公益價值的共同愿景,主體之間進行資源合作、能力互補,驅動和維持著公益生態系統的發展。

黑湖小工單-派工單是什么?在生產管理中發揮哪些作用?

  據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秘書長呂全斌介紹,本次年會除主論壇外,還聚焦行業熱點,設置11場議題豐富的平行論壇,內容涵蓋互聯網公益、公益產品規模化、公益電商、資產投資、慈善信托、月捐計劃、益寶計劃、公益初心的堅守、社區基金會發展、人才發展與績效管理、機構評估等,并設有自由交流互動的羅馬街市、閃電300秒活動以及主題晚會等。論壇希望通過多元的融合,產生更多的信息連接、學習機會及合作可能,這是共生共榮生態圈的必備要素。

  國家行政學院社會與文化教研部的馬慶鈺教授在平行論壇的主旨發言中談到,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共同參與社會建設,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共同享受治理成果,在這個新的生態格局中,社會組織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政府的支持下,社會力量要繼續加強社會創新,在公益的供給側發力,將公益服務規劃化,以滿足新的社會主要矛盾下的更多新需求。

  

  在圓桌論壇環節,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劉文奎介紹了基金會在新的生態環境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扶貧基金會走過了28年,脫貧攻堅任務還有三年,三年以后機構還將持續發展下去,繼續為建設美好生活貢獻力量。在他看來,社會組織存在的價值,取決于多大程度上解決社會問題,以及解決的問題有多大。扶貧基金會做的很多項目,首先是關注一個大問題,再找到一個好模式,做經驗推廣,乃至推動國家政策的變化。時代在變化,挑戰會很多,只要堅持初衷,堅持解決問題,中國的公益生態會越來越好。

  草根公益組織是公益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川大魚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理事長高思發,作為草根NGO的代表,在論壇上激情分享了他對生態的理解。草根NGO依靠基金會的資金存活,但很多基金會能給的都是半年或者一年的項目,這樣短的時間并不能建立生態,而是在破壞生態。他呼吁在未來的生態系統里,基金會可以把項目年限設置為三年,讓彼此的情感更久一些,讓合作的目標更大一些,希望基金會和草根NGO能夠形成有價值的戰略共同體。

  參與本次年會的嘉賓有一個共同感受,公益行業的新生態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帶來新價值的“互聯網+公益”蓬勃發展,二是公益的國際化步伐正在加快,“請進來”和“走出去”的國際社會組織合作越來越多。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副理事長劉選國在主題演講中談到中國基金會“走出去”的體會。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戰略構想,這是中國基金會走向國際化、成為偉大基金會的契機。要實現人類共同體的民心相通,主要路徑就是通過民間組織開展活動,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基金會可以發揮一份獨有的作用。而對如何成為一個偉大的基金會,劉選國提出了三大構成要素: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弘善資本,二是科學的組織制度設計,三是偉大理想的專業人才,只有這三要素合一,才是基金會偉大的出發點。

  墨卡托基金會中國代表阿克曼在論壇上分享了國際組織與中國基金會的合作感受。他說,國外特別是歐美的社會組織有著很長的發展史,相對年輕的中國社會組織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組織結構、財務管理、目標戰略等方面的經驗,以及在社會、科技、生態和文化等未來發展方面的行動。加強國際合作,可以更好地發揮雙方潛力,提升雙方影響力。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已經發生實質的變化,世界必須學習如何理解中國。令人高興的是,中國基金會的態度更加開放,國際對話與合作越來越多,國際合作伙伴也希望能從中國基金會這里學到知識和經驗,促進跨文化的教育和理解。

  在閃電300秒活動中,紐約大學社會工作碩士袁易卿作為新生代公益人分享了海歸心路歷程。論壇當天,是袁易卿正式留學回國的第34天。在紐約留學的經歷,讓她認識到改變中國的貧富差距,人才素養的建設很關鍵。就公益行業而已,她希望,國內可以借鑒美國經驗,建立公益行業自身的管培體系。行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傳承,而管培體系的建立,不單單是在培養后輩,更促使新公益人對前輩的經驗教訓進行系統的、有目的梳理和總結,這些都是行業的財富。她期待能真正加入公益行業,共同耕耘中國公益的300個月,暢想公益的300年!

  新公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本次論壇年會發布了若干個公益領域的成果報告。其中的《中國全職公益人保障狀況調研報告2017》給出了這樣一組數字:中國全職公益人60%為女性,70%為26-45歲的中青年,單身公益人占比46%,普遍高學歷,低收入,60%沒有自己的房產,絕大多數公益人有較大工作壓力,37%的全職員工沒有購買社保。報告呼吁社會的關注和理解,也希望基金會更加重視公益人保障問題,倡導政府出臺更多支持性政策,推動改善公益人的保障水平。

  “窮酸不是公益人的代名詞。”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秘書長胡廣華在主論壇演講中的這句話,贏得現場同仁的掌聲。在胡廣華看來,沒有基金的基金會,名不副實;公益評獎徒有虛名,有名無實;理直氣壯列支管理費,名正言順拿體面的工資,才是名副其實的基金會。基金會要強化市場意識,推行企業化管理;要更加重視保值增值,讓基金會擁有更多基金;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與員工共同成長。胡廣華說出了基金會的共同心愿:做有公信力、有高效率、有生命力的名副其實的基金會;做純粹的、專業的、體面的、快樂的實至名歸的公益人。

  在23日下午的一場“秘書長說”平行論壇上,主辦方邀請6位行業內有豐富經驗的實踐者,暢聊公益的初心。盡管新公益已經到來,但傳統公益的核心價值能否延續?公益人的初心是否依然?“擔當、專業、陪伴、創新、多元、合力”這六個核心價值在現場反復被嘉賓提及。

  

  作為行業的推動者,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發起人、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說,每一個做公益的人都應該有擔當,公益人的擔當就是敏感地發現和研究社會問題,創新實踐做好自己的事情,從而宣導社會,影響政府。論壇上,徐永光再次強調,好的項目不能滿足于小而美,社會需求很大,公益如果不求規模化,只能邊緣化。南都公益基金會十年來,一直在不斷否定自己,最終意識到公益創新的產品是有可能規模化的。新時代的社會組織處在解決新矛盾的主戰場,公益行業必須有更大的擔當。

  美新路基金會理事長葉祖禹說,陪伴總是離不開一份由內而生的愿意,加上持續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慢慢走進陪伴的本質。這條公益的路,就像天底下的每一條路,都會有美好,也會有掙扎和艱難。而每一個艱難,都是深入了解自己的機會。在葉祖禹看來,不管在什么行業,常常能夠帶給周圍的人一種溫暖、尊重、理解,都是公益人。希望大家從微小的自己開始,把公益的理想在自己的生命里活出精彩。

  

  在本次年會的閉幕儀式上,阿拉善SEE基金會和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正式從百度公益基金會手中接過論壇接力棒,成為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下一屆輪值主席。在交接儀式上,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發起人徐永光總結時評價此次大會,這是一次有特殊意義和價值的活動,可以說是中國公益史上空前的一次盛會,相信在新任輪值主席的大力支持下以及論壇秘書處的努力工作下,明年的第十屆論壇一定能夠帶來新的驚喜,中國的公益事業也定能呈現新的氣象。

  

  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英文名稱為China Foundation Forum,是由具有8年歷史的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于2016年轉型升級而來,是中國有志于追求組織卓越和行業發展的機構自愿發起設立的非正式網絡平臺。

  2017年,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組委會由百度基金會(輪值主席)、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愛德基金會、安利公益基金會、北京三一公益基金會、阿拉善SEE基金會、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會、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廣東省與人公益基金會、凱風公益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招商局慈善基金會、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共計20家基金會組成。

  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作為搭建基金會和政府部門、公益組織、學術機構、新聞媒體等之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自2008年至2016年,共舉辦8場年度盛會,歷年來共有1400多家各類機構、240多家媒體、4000余人參與年會。

  如今,走過9年不平凡歷程的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已發展成為跨界就基金會現狀和發展進行對話的平臺。作為一個非官方、非營利、開放性的平臺,其在凝聚業內共識、傳播基金會聲音、促進公益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是國內具有重要影響的公益論壇之一。

  

  

  很榮幸作為傳播支持單位出席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17年會,長春心語志愿者志愿者協會祝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越辦越好!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黑湖小工單-派工單是什么?在生產管理中發揮哪些作用?》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4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