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煌
近日,來自韓國的中國媳婦秋瓷炫在節目中,爆出了自己和丈夫的結婚證,還有當時求婚現場的錄像。整個過程都很浪漫浪漫啊~~不過最引人注目的卻是豪氣婆婆送上黃金手鐲的那一幕,網友們眼睛都瞪大了~~
只見這位中國婆婆大大方方地送上一只超粗、超炫的金手鐲,直接戴在了秋瓷炫的右手上。而秋瓷炫也非常驚喜,還調皮地問了一句:這是真的嗎?
雖然我們韓國媳婦只是調節氣氛問了一句,不過卻讓小編想起幾年前震驚世界的黃金造假案。當初之所以會震驚世界,是因為造假的黃金不是我們平時戴的小首飾,而是金條啊!之后這兩年,關于假金磚、假金條的新聞也陸續爆出,可以說是影響極大的了!
一、金磚造假的損失,你承擔不起
中國大媽炒黃金簡直世界出名,而金磚是應對通貨膨脹下,貨幣貶值風險的重要手段。咱普通人么,就買買金首飾啥的,像上面婆婆送秋瓷炫的那種;不過有錢人就會用大把的鈔票去兌換真金,所以,如果金磚是假的,所造成的損失都得十萬百萬計,太可怕了。
金子能保值,其保存年限自然長,但是市場上不乏很多金條、金磚、金幣、首飾,有的居然會長霉、生銹,甚至還能粘吸鐵石,這顯然都是摻假的。
國內黃金摻假,最多的是參入鎢和銥,比如那場黃金造假大案中,博源礦業公司黃金的摻鎢量高達62%,觸目驚心。如果是那些非常信任銀行、黃金公司信用,將自身家底購買黃金的人來說,很可能就會導致傾家蕩產。
二、最保值的也不保值了,怎么辦?
目前來說,我國國內的銀行和黃金公司之間,比較常見的合作有三種:
公司品牌的代銷模式:如果是這種模式,制成的黃金制品上會印制合作公司的logo,并且是由合作公司提供黃金,實施加工,而銀行的責任僅在于提供場所,就是把金店開在銀行里。
銀行品牌的代銷模式:這種情況的話,黃金制品上就會印制銀行品牌,銀行需要提供直接的信譽擔保,不過黃金的提供、加工,還是交由合作公司來進行,只是利用銀行作為銷售渠道。
銀行品牌的自營模式:這種模式的黃金制品,會印制銀行品牌,并且是銀行提供黃金,然后經由合作公司來加工,銷售渠道依然是銀行自己,合作公司收取的是加工費。
這樣看來你就明白了,第三種模式下生產加工的黃金是最有保障的,品質比較值得信賴。不過有寶迷還會謹慎地問,如果合作公司在加工過程中做手腳怎么辦?
一般來說,他們還是靠跟銀行的合作賺錢,所以為了維持合作關系,不太會做手腳什么的。所以,如果你要兌換金條,建議搞清楚金條來源和品牌,以降低購買風險。
三、黃金真假4步辨
了解黃金的基礎知識
買黃金,你得自己識黃金,最起碼要知道黃金上常見標識的意思。正規生產的金飾品,上面會標注含金量、生產商家、字母這幾個標記。
字母+含金量,表示的就是含金量,常用的字母有:Au(金元素標志);G(英文金—GOLD的首字母);K(德文karat的縮寫,表示每開含金量4.166%)。
18K、20K、22K、24K對應的含金量分別是:74.98%、83.32%、91.65%、99.99%。24K黃金又稱千足金。一般低于10K的,按規定就不能打上K金印號了。
七青、八黃、九五赤
其是這是根據黃金顏色來辨別,黃金首飾純度越高,色澤就越深。
七青:黃金中含其他金屬,金色中泛青,含金量為65~70%;
八黃:呈淡黃色,含金量在80~85%;
九赤:深赤黃色,含金95%以上。
目前社會上不法分子常常會制造假牌號、仿制戳記,然后用稀金、亞金、甚至黃銅冒充,鑒別時要根據樣品,綜合判定黃金的成色與真假。
掂重量
黃金比重是19.32,比銀、銅、鉛、鋅、鋁等金屬都重,所以同體積情況下,黃金比白銀重40%以上,比銅重1.2倍,比鋁重6.1倍。掂重量作比較,真金有沉墜感,假金飾品則覺輕飄。但如果鑲嵌寶石,這個方法就不準了。
看硬度
金子純度越高就越柔軟,這也是為什么通常24K金不會用來鑲嵌寶玉石,因為太軟了。用指甲劃真金,會有淺痕。而含銅越多的就越硬,所以用折彎法也可以辨別金子純度的大概范圍。
除了這些基本的辨別方法,還可以采取粗暴一點的措施。
試金石
用金飾在試金石上磨一條紋,試金石含炭質呈黑色,可以觀察到樣品的成色。純金為深黃色、濃黃色,且很亮;如果色淺、泛青,則含銀,含銀超過25%則為土白色;顏色加深偏紅,含銅;含鋅、同、鎳的金為白金色。還可以用玻璃棒點試硝酸在金道上,金元素非常穩定,不會與酸反應,所以顏色不變。
用火燒
真金不怕火煉,將金飾品燒紅(不要使飾品熔化變形),冷卻后觀察顏色,如表面仍呈原來黃金色澤則是純金,若變暗、變黑則不純。
寶姐私語
其實,戴黃金也有講究哦,尤其是金戒指,適宜戴在無名指上,寓意好,而且無名指匯聚三焦經,佩戴金飾能調養氣血、安和五臟、利于心臟,養生保健。
?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TPU德國科思創(拜耳TPU95A。德國科,拜耳牌號。》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