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第38屆名家具展暨中國(東莞)國際定制家居展覽會隆重開幕。這是不可錯過的家居盛會,來自各方的老牌明星、行業新星在此散發耀眼光芒。
以往耳熟能詳的名企名品仍然踴躍,更引人矚目的是,有很多市場上風頭正勁的各類風格家居品牌入駐名家具展,如輕奢風格LEAD主角、安邸、富蘭帝斯、新自然主義、法慕?家、簡舍?家等;現代美式風格的聽詩、法米尚居、美萃尚品、威靈頓、優家等;現代風格的點滴夢想、金夢軒、戴氏竹業、林華嘉盛、今日美家等;北歐、大北歐風格的邦昇、神木原、億美優品、杰克丹妮等;新中式風格的東家、漢韻寶鼎、天元尚品、世尚雅軒、羽珀、名府工匠等;設計師品牌中的HC28、ACF、自在工坊、觀?自在、觀山雅院等。
當然,還有更多領航行業的先鋒企業也名列其間,如新推健康環保品牌的愛祺、歐卡樂、科天等。
在產品風格上,本屆家具展上定制、新中式、北歐風成為展會的關鍵詞,確切的說,中式風格的家具,或帶有中式元素風格的家具主導了八月份的家具展。進一步來看,在文化主導設計的作用下,作為中式家具的“當家”,新中式朝著以下多條線路并舉發展。
這一風格的家具,是對傳統中式家具尤其是明清風格家具進行現代時尚化處理。其有比較濃厚的中式文化氣息,設計上加重了時尚特征,顏色上更加大膽,造型款式更加符合現代審美和人體工程學,更加舒適。這也是許多設計大師、家具企業爭相表達的主要風格。
第二,中式的特點是現代,因此謂之新
這種風格的家具,在設計上摒棄了以往的粗大笨用材特點,進行相對纖細化處理,并加重了中式元素融入。受紅木家具價值感的影響,把中式傳統家具款式通過現代造型進行改造,在審美上更符合現代社會、現代審美。
第三,海納百川、海外海內交融,自成海派
這一風格的家具,是中式文化對外來文化進行融合吸收,是中式理念對歐美家具的改造,也可以說是歐美式風格家具在中國的本土化變化。歐美式家具在中國數十年來長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其文化理念、審美等甚至影響了中國的幾代人,已經逐漸融入到中國社會。但是,純粹的異域文化產物無法達到國人根植的文化基因帶來的心靈舒適,這種差異在改革開放初期是完全被忽略的。但是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進步,以及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在新中式尚不成熟的情況下,對歐美式家具的中式化改造成為一種時代性的選擇。
第四,文化的巨大推動作用
就“國外家具風格”在中國發展來看,此前,市場上出現了三股大潮,一是北歐風,二是純美家具,三是美中相互交融的家具。從總體上來看,這種現象的出現絕非偶然,那是因為新中式在敗下陣來之后,開始思考轉向美式發展或是美式與中式交互融合。
遺憾的是,以守舊派為代表的純美家具拒絕吸收東方文化,其生存目的是基于出口,這種純美家具的發展方式是跳躍式的,其結果也可想而知,終究在達到巔峰之后黯然退場。八月家具展上大美、大歐的近乎絕跡,就是最好的說明。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之后,國內受到外來文化影響較大,甚至一度成為國內的主流文化價值觀,意大利現代簡約家具、歐美古典奢華家具等成為國內市場的絕對主導。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物質生活的豐富對于精神、文化意識的追求有了需要,人們開始對西方文化主導的家具產品進行本土化改造。可以說,中國現代家具體系是以西方文化為主導發展起來的。
顯然,東西方文化屬于兩個不同的文化體系,但是,這種文化鴻溝并不足以阻礙兩種不同風格家具的相互融合。其實,世界是平的,文化也是可以相互滲透的。在被西方諸如美國文化、美式生活深度影響的當下,傳統的中國文化也在世界范圍內悄悄蔓延。在家具行業,則以中美風格的相互交融為直接體現。
第五,中國特色的定制
在“定制中國”的旗幟下,“中國(東莞)國際定制家居展覽會”一亮相就展現了高格局、廣視野。吸引了眾多名企參展:歐派、維尚、好萊客、中至信、迪信、天一美家、屋企、寶居樂、卡翡亞、萬恒通、約克公爵、名墅、豪利、OOD、MODA LOFT、華莎馳、配得好、歐意寶、尊典等。當然還有早已在名家居博園(9號館)展開定制服務的城市之窗、楷模等。從名單可以看到,這一屆展會的辦展核心理念是辦高端定制展,為經銷商、消費者奉獻一場“私房菜”的盛宴。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2025年東莞家具展會刊、東莞家具展參展商名單》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