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原創
作者:鄭偉男,湖北得偉君尚律師事務所
今天非常榮幸在這里跟大家分享我做稅務律師的經歷和感想,希望對在座的,特別是年輕的律師們有一些幫助。我今天分享的主要內容是四個詞語:
“種子”
大家對這個詞可能不是很理解,但是我有很深的體會,給大家看個圖片。
這個圖片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一個圖片,就是一棵樹,大概是8米到10米之間。這個樹在我老家的院子里面,有幾次我們都想把這個院子拆了重新再建房子,我爸就不同意。因為我爸認為這個對我們家來說是個很吉祥的樹,它是一顆杏樹,而且每年都結很多很甜的果子。
我為什么要把這個圖放上去呢,小的時候可能因為窮的原因,那時候我們在整個村子里面是沒有買水果這個概念的,我們村基本上都是誰自家院子里面種什么果樹就吃什么水果。那個時候我們家沒有杏樹,但是我們家鄰居有,我就吃了一顆杏子,懷著一種很簡單的想法,我把這一顆杏核埋在我們家院子里地底下,我希望有一天它也能夠長出杏來。
從我把這個杏核埋下以后我就很關注這個種子,我希望它真的能夠發芽。突然有一天,它真的破土、真的發芽了,慢慢長大,長得一尺兩尺,當然直到我上大學以后它也沒長到可以結果實的地步。我吃這杏子吃得很少,但是現在這個樹每年都結了很多果子。
給大家看這個圖片的目的就是想告訴大家, 我跟大家經歷和想法是一樣的,律師嘛,都是精英,不可能只是為了謀生和賺錢去做律師,每個人應該都會有夢想,有理想有追求,對于我來說也是這樣子。
我從畢業第一天做律師就在想我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律師,我不但思考也在嘗試。我最開始并不是做稅的,最開始的幾個月,因為我是一個工科背景,我是做知識產權,但學了將近半年的時間,背權利保護范圍說明什么的,很痛苦。本身我的立體幾何就很差,所以后來我放棄了本來想考的知識產權代理機構。放棄之后呢,我還是堅持要有一個專業方向。
在這兒跟大家分享一個成語和一個句子。
一個成語——田忌賽馬。在接受智善采訪(點擊獲取采訪詳情)的時候也談到了我內心真實的想法,我當時之所以找專業方向是因為在我內心里面,我得想到三年五年七年后我會是什么樣的律師,我如何和這些大佬們、大律師們競爭。比如說搞重大的民事訴訟,我的感受就是我這一輩子也不可能超過我們蔡學恩主任,我是沒機會的,除非他不做律師了我可能超過他,但是達到他的高度是不可能的。
搞刑辯律師,在我們律師事務所我看到很多搞刑事的大律師,我認為我跟他們也沒法競爭,公安、法院、檢察院我又沒什么關系,案源都很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想我一定要找到一個專業方向。所以在放棄知識產權以后,我找了一個當時非常冷的方向,搞稅法服務。08、09年在全國的法院該類案件不到300件,我們湖北省國稅局今年應該是第一例訴訟案件,就是起訴湖北省國稅局的。有很多人會懷疑,你選擇這個冷門怎么發展,你這生存都成問題。
可能我們每個人對于專業化的理解不一樣,有的人認為只能在做案子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經驗形成專業化,但我不是這樣子的,我從一開始就一直在堅持稅務這個方向,哪怕一直沒案子,我也一直在堅持學新的案例。當時連裁判文書、案例根本都沒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都是翻些書,其實書也很少,但是就是那些案例包括一些稅法的知識,在09年到14年,給我打下了很深厚的稅法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雖然這個過程中只做了一些稅法的咨詢,沒有做過訴訟案件,但是對稅務案子基本都比較熟了。
我只是把我的分享給大家給大家參考,就是我們未來想跟大律師競爭,我們需要選擇一個大律師沒有涉及到的,沒有關注到的一些領域,我們看能不能提前進入。就這類似于田忌賽馬。
一個句子——寺廟中賣梳子。這是我當初在選擇稅法時,一個朋友在車上跟我聊的一句話,給我觸動很大,他說你做律師你要想辦法怎么在寺廟里面賣梳子。比如說稅法,稅法沒這么多案子,沒有收入,但是根據我這幾年走過來,很多案子不是當事人發生以后找到我的,我有好幾個收費比較高的案子都是通過朋友介紹找到當事人的。比如當事人多交稅他都不知道,這該不該交他也不知道。我有幾個收費還可以的案子是通過一些信息獲得的,獲得這些信息,知道他多交了多少稅后,我就主動聯系這些客戶。目前我做稅法,經常研究案例也發現這個稅務局哪些是多征的稅了,裁判文書網非常方便,稅務局從實體上敗訴的案子都是稅務局一個軟肋。
所以田忌賽馬是選擇問題,寺廟中賣梳子是你準備的問題。做稅務專業很多客戶不是主動找到我的,而是我在形成產品以后主動找當事人的。
我希望大家都有那個追求那個種子,然后堅持下來。
“弱小”
做專業律師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很艱難的,因為你沒有案子,但沒有案子我們仍然要生存、要有收入、要養家糊口,怎么辦?不是說我專業搞稅就不搞其他案子了,我搞其他案子的過程中我仍然堅持學習研究稅法。在搞專業的同時我也沒有放棄做其他案子,在我獨立執業以后,我個人認為很多案子我都可以做,不管離婚啊,勞動爭議啊,交通肇事包括刑事的盜竊、詐騙很多小案子我都做過。
所以不管我們做專業化還是做什么律師我們要承認自己的不足,對于我們剛入行的律師特別是前幾年的律師來說,第一個方面就是我們能力很弱,我們一定要承認,我們的經歷、資歷各個層面都很弱,即使我們成為專業的律師,我們的機會也很弱,因為我們年輕,我們接觸的社會閱歷各個層面還是相對較弱的。
在我們律師事務所,很多人都喜歡跟我合作,我們所的這種大律師,不管蔡主任、龔律師還是其他的哪怕年輕律師我基本都可以跟他打成一片。我常提醒自己,我還很弱小。
給大家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就是,我不知道我們在座的在律師事務所跟別人合作是怎么樣一個合作的方法,我跟別人合作的時候,不管大案子小案子,這個費用我是基本上不拿意見的,如何分配我基本上讓跟我合作的律師來決定,但是很多人都怕吃虧什么的。
律師都是精英,都很精明。蔡主任原來跟我們分享過一句話,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下:賺不到錢要賺知識;賺不到知識要賺經歷;賺不到經歷要賺閱歷。
雖然我沒這個總結但我基本上是這么過來的,跟我們所的每個律師合作都很愉快,如何分配多分點少分點對我來說意義都不大,我基本沒有計較過,所以很多律師也喜歡跟我合作。既然跟我合作,前面說的走專業化的問題,有這么多小案子或者說偶爾也碰到個大案子,基本可以保障我們的生存,保障我們養家糊口,按我們所一個大律師說跟我合作一個案子夠我吃一年的,這肯定沒問題。
第二個方面就是機會弱,比如現在我已經連續幾年做稅務案子,每年都做若干個稅務復議、稅務訴訟,可以說我們所做稅務案子能超過我的也不多。雖然這樣,包括蔡主任哪個稅務案子要合作一下,如何分配我仍然要蔡主任決定。雖然我在稅務方面很專業了,但我仍然要感受到拿案源各個層面還是沒有我們蔡主任這樣的大律師厲害,你要承認你的機會弱。
“機遇”
機遇有也是偶然的,表面是偶然的但有時候呢也是必然的。給大家分享一個稅務案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所有些律師最開始是反對我的,他說你就不應該選擇這個領域,你選的這個領域就是和官斗、跟行政機關斗,你不可能有機會的,而另外有的律師說哪怕到12年、13年的時候,稅務在法律服務史上你沒有10年是不可能有發展的,但是我個人經歷呢,做稅務案件從14年開始,15、16到現在案子越來越多,包括我做的業務今年有95%的收入都是稅務案子,去年是70%。
給大家分享這個機遇呢,有個很通俗的一句話:機遇只給有準備的人。只要我們有這樣的準備,這個機遇肯定會到來。稅務案件的增多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從15年有一個稅收法的立法法,當時全國炒得比較熱,律師、會計事務所都關注得很多,2016年有個大的事件大家也很清楚,叫營改增,全面實行營改增,到17年,打了很多補丁,18年增值稅法要出臺,包括稅收征管法、房地產稅法都要出臺,所以有很多法律在更新,服務的需求肯定越來越多。
“平臺”
我給大家說一個事,事實我不是很聰明,但是我認為我是一個比較幸運的人,我做稅法這幾年,案源不斷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大環境稅法的變革,還有一個就是,在2015年的時候我跟湖北省國稅局提供法律服務,成為它的法律顧問。大家也知道,我這么年輕的律師不可能有機會給湖北省國稅局提供法律服務,所以我非常感謝得偉君尚。
在2015年湖北省國稅局要聘請法律顧問的時候,找到我們所的蔡學恩主任,全國人大代表,行政機關很喜歡,不僅是喜歡頭銜更是他背后的能力,就聘請我們蔡學恩主任當總法律顧問,但很多事蔡主任不可能事必躬親。他經常給省部級開會,不可能有時間做湖北省國稅局那些具體的業務,所以蔡主任就拉著我一起來做這個法律顧問。蔡主任又把我安排到國稅局的法規處,又接觸到很多代表稅務局跟納稅人的一些案子,全省的一般處罰超過一百萬的國稅的復議案件一般都會到省國稅局。
所以平臺很重要,如果不在得偉君尚,如果沒有遇到蔡主任,我也沒機會服務湖北省國稅局,如果沒這么大的機構給我業務背書的話,我也不可能有這么多機會。
因為時間的關系,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里,謝謝!
責編 | 方晶
戳“閱讀原文”看更多“精彩視頻”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風雨什么什么的四字成語大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