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成人在观看线视频_嫩草成人影院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部標809協議2019版本與2011版本的區別

部標809協議2019版本與2011版本的區別

飛燕嵐 2025-08-12 教程 4 次瀏覽 0個評論

  2015年3月18日披露的樂視網2015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達130.17億,同比增長90.89%,凈利潤為2.17億,同比增長68.57%。在國內視頻網站普遍虧損的情況下,連續9年保持盈利的樂視網是個異類。而且樂視超級電視、超級手機走的也是低價路線,對營收貢獻很大卻沒有多少利潤,甚至是在“賠錢賣”。

  那么樂視網持續盈利的秘籍是什么?

  首先要知道樂視網是憑什么登陸A股的

  樂視的盈利是被A股的上市制度逼出來的,沒有利潤連上市的資格都沒有,上市后不能保持盈利就會被ST。

  樂視上市時有兩條業務線:網絡視頻基礎服務和視頻平臺增值服務。

  這兩條業務線都有相當的盈利能力。前者包括四項業務:

  1)通過樂視網及客戶端提供免費標清視頻;

  2)依托早期積累的大量版權內容,樂視展開版權分銷業務(客戶包括優酷、土豆、迅雷、普樂);

  3)與電信運營商合作的SP業務(主要模式為手機話費分成);

  4)2008年,推出UGC模式的視頻分享業務。2010年2月,注冊用戶340萬。

  后者包括廣告及“分流”服務(將流量倒給其它網站)。

部標809協議2019版本與2011版本的區別

  樂視總結出“版權+用戶+增值”的三位一體商業模式,以正版內容基礎,向付費用戶提供高清視頻服務,向免費用戶提供標清視頻服務賺取廣告及分流收入(倒流給游戲、電商及教育類網站,2009年轉化率為2.15%,收費標準為47.24元/人次)。

  付費用戶一直是樂視的重要支柱,2007年貢獻3200萬營收,2010年突破1億。同期,由于其它業務的崛起,這部分收入占營收的比例從86%降至41%。

  廣告及用戶分流收入從2007年的528萬增至2010年的8000萬,占營收的比例從14%提高到32%。

  版權分銷收入從無到有,2010年達5300萬元,占營收的21%。

  

  樂視從付費用戶、版權分銷、廣告三個來源取得收入,雖然規模不大,但財務狀況與“燒錢+盜版”跑馬圈地、唯PV是圖、單純依賴廣告業務的其它視頻網站有天壤之別。 惟其如此,樂視才能滿足在創業板上市的財務要求。

  截至2010年6月,樂視網PV在alexa中文排名173,不僅遠遠落后于騰訊視頻(第2名)、優酷網(第9名)、搜狐視頻(第10名)、土豆網(第13名)、迅雷看看(第21名)、酷六網(第22名)。與激動網(第68名)、PPS(第95名)、時光網(第129名)、PPTV(第133名)、間房(147名)相比也遜色許多。

  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國內30多家視頻網站累計獲得10億美元風投。某知名風投對樂視“盡職調查”的結論是:哪有人掏錢買版權?哪有對用戶收費的?這是一家毫無希望的公司!

  當PV排名靠后的樂視網成為在A股上市的第一家視頻網站,“友商”的不服不忿和旁觀者的冷眼可想而知。

  早在2012年,愛奇藝CEO龔宇就表示“視頻網站盈利已無障礙。”但是,直到2015年優酷土豆仍然沿著與盈利相反的方向奔馳:前三個季度凈虧13億,虧損額為2014年同期的2.5倍!愛奇藝沒有披露業績,但如果不是巨虧損,也百度也不會以28億美元將其剝離。

  當年排在樂視前面的視頻網站至今仍沒有一家盈利,關的關、并的并,有的已被倒了幾次手。 越虧越多的優酷土豆從美國退了市,但想要回歸只能寄希望于戰略新興板。

  與眾多視頻網站相反,樂視網連續9年保持盈利,盡管凈利潤只有2億左右、利潤率從40%以上跌至2%,依然難能可貴。

  

  人生的路很長但關鍵的只有幾步,企業也是如此。最先動手積累版權內容、培養付費用戶、堅持“軟硬結合”(從機頂盒、到手機到電視)是樂視最重要的三步,回過頭來看大方向和時機都是正確的。

  以持續盈利獲得并保持A股上市地位,樂視網有四大秘籍:版權、會員和會計準則運用。

  盈利秘籍一:版權分銷

  早年視頻網站把錢燒在帶寬、服務器及線上推廣上,眼里只有PV和廣告收入,不注重內容投入。樂視網卻以“白菜價”大量收購版權內容。根據招股文件,2007年采購電影、電視劇的均價為1.74萬元/部,2008年為2.68萬元/部,2009年采購量為前兩年總和的7倍,均價只有1.47萬元/部。

  2007年、2008年、2009年,三年的版權采購費用加起來只有5850萬元。截至2010年4月,樂視擁有電影版權2324部,電視劇版權4.31萬集。

  2009年起,視頻網站之間爆發“版權大戰”,所有玩家都同時成為原告和被告:搜狐聯合優朋告優酷、優酷起訴酷6、酷6起訴土豆、優朋起訴迅雷、土豆要求政府吊銷優酷資質。

  與此同時,版權內容價格開始躥升,2011年《攻心》、《還珠格格》網絡版權分別賣出2000萬元和3000萬元,《浮沉》單集價格突百萬。

  早年積累的版權成為樂視的寶藏,版權分銷收入對樂視網的價值在2011年達到極致。這一年3.56億的版權分銷收入占營收的59%、廣告收入的311%、相當于凈利潤的272%!

  

  2012年,樂視網對版權分銷業務的依賴有所減弱,但賣版權的收入仍然是廣告收入的132%。說明那時候的樂視內容儲備有余、通過廣告將內容變現的能力不足。

  2013年,廣告收入開始超過版權分銷。排在前三的版權買家是迅雷、騰訊和愛奇藝,三家的貢獻占樂視總營收的13.82%。

  版權內容的采購、分銷作為樂視網的核心能力之一延續了下來,早期采購的內容陸續到期,新采購的內容源源不斷地補充進來。2014年、2015年版權分銷收入分別為7.05億和7.76億, 雖然占營收的比例越來越小,對凈利潤卻有莫大的貢獻。2015年,版權分銷收入相當于凈利潤的357%,沒有這部分收入就不會有凈利潤。

  樂視運營版權內容的目的當然不僅是分銷,更重要、更長遠的意義在于吸引付費用戶。在這方面,有Netflix的成功經驗可資借鑒。

  盈利秘籍二:硬件銷售的安排

  2012年9月,樂視網宣布將推出自有品牌的樂視TV,次年5月樂視TV面世。三年后,樂視TV累計銷售500萬臺,遠遠領先于三星、小米等競品。

  智能電視不靠硬件賺錢,樂視與小米對此是有共識的。但小米是沒有上市,只要下定決心就可以放手虧。樂視網要維持A股上市地位就不能承受虧損。

部標809協議2019版本與2011版本的區別

  樂視網子公司樂視致新擔起重任,負責智能電視、智能手機的生產、銷售。2013年、2014年、2015年,樂視致新營收分別為7.24億、41億和86.9億,樂視網幾乎是唯一的買家。

  

  最近三年,樂視致新凈虧損分別為4700萬、3.86億和7.31億。樂視拿走94%以上的產品,卻只分擔58.55%股權的虧損,實質上是讓樂視致新的少數股東分擔了四成多的虧損。

  布局已經很巧,賈躍亭還要巧上加巧,那就是從硬件銷售價格中拆出一部分做為服務費。以樂視“超3X55”為例,硬件價為3699元,1年服務費為490元,再優惠300元,消費者實際支付3889元。這樣一來,消費者感覺樂視的硬件不貴,投資者覺得憑內容賺錢的樂視象空間更大。

  從下表(單位:百萬元)可以看到,樂視終端業務收入遠小于終端業務成本,但加上付費業務收入后則略有盈余。

  

  2015年,終端業務、付費業務收入之各超過終端成本6.13億元。

  

  但這6個多億可不是“硬件+服務”業務的毛利潤,還有購買版權內容的巨額開支呢。

  沒有豐富的正版內容,綁定服務的期限過后,用戶不再續費,樂視將前功盡棄。下面說說樂視如何處理版權開支。

  秘籍三:版權內容多購買少計提

  版權采購是視頻網站最大的一塊成本。2013年、2014年、2015年,樂視采購、制作版權內容的成本分別為12.8億、14.6億和23.9億。

  樂視沒有躺在早年囤積的版權內容上吃老本,面是奮勇加入版權采購大戰,到2015年末累計采購金額已達61億。

  每月價值2億的新增內容是樂視網躋身一線視頻網站的保障。估計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愛奇藝的內容投入都在這個水平(后面三家沒有上市只能估算)。搜狐略遜一籌、迅雷、暴風在內容方面已經掉隊。

  

  最近三年,樂視版權攤銷分別為5.7億、10億和14.3億,占期初版權內容賬面值的比例從35%提高到49%。2010年,攤銷只相當于當年采購成本的15%;2015年這個比例提高到60%。

  樂視網的攤銷力度不算小,但優酷土豆的力度更大——采購的版權內容,在第一年就攤銷掉50%。按這種會計方法,樂視網不會有一分錢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Netflix沒有采取優酷土豆式的“加速攤銷”,他們認為內容是有“長尾價值”的,特別是對付費會員。比如卡拉OK點歌機,沒有最新、最流行的那幾首是萬萬不行的,但只有最近一年兩流行過的幾十、幾百首也賣不出多高的價值。某款售價2680元的“超級智能點歌機”的曲庫里有18萬首。

  到2015年末,Netflix在全球擁有7000多萬付費用戶,憑的是海量的高品質內容(賬面凈值高達72億美元)。

  粗粗算來,樂視讓用戶感覺內容十分而且每年增加價值20幾億的新內容,但每月計入財務成本的版權開支僅為10幾億。

  秘籍四:研發費用資本化

  早年樂視需要研發的東西不多,2007年、2008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39萬和700萬。2011年,研發費用陡然增至3.24億并有繼續增長的趨勢,對保持盈利形成重大威脅。2012年起,樂視網開始了研發費用資本化。例如在2014年、2015年,分別將8.06億和12.24億研發費用中的4.83億和7.32億資本化,占實際研發支出的60%,相當于當期凈利潤的330%以上。

  

  研發費用資本化后,相應的非專利技術、軟件成為樂視的無形資產。對于這部分無形資產,樂視采取的是“減值測試”法。外界基本無法判斷樂視的研發成果是否滿足計為無形資產的條件,更無法知道什么時候、在什么程度上、哪些無形資產該減值了。說白了就是想怎么計就怎么計,不想減值就不必減。

  2015年,樂視將7.32億研發費用作資本化處理,非專利技術、軟件兩項無形資產合共增值了6.95億,這是樂視盈利的又一項秘籍。

  接下來呢

  有人對市值1000億的樂視凈利潤只有2個億表示呵呵,可市值2600億美元的亞馬遜還在盈虧間搖擺:2016年盈利近6億美元、2014年虧損2.4億、2013年盈利2.7億美元、2012年虧損3900萬美元、2011年盈利6.3億美元。

  再看中概公司:2015年前三季,優酷土豆虧了13億;2016年Q1,京東、去哪兒分別虧了94億和50億。如果是在美國上市,樂視大可不必費心維持損益表上最后那行數字——凈利潤。

  一直以來樂視給人的印象是言過其實:以“二流視頻網站”的身份登上創業板,許多人不以為然;賣機頂盒不過癮,又要賣超級電視、超級手機、超級自行車、超級汽車……似乎應了朱熹所說的: 志大心勞,力小任重,恐終敗事。

  但樂視不僅上了市,還成為創業板龍頭;數十億真金白銀砸內容,終于躋身一線視頻網站;超級電視出貨500萬臺面且越賣越好;2016年手機出貨量將突破1000萬;影業即將注入上市公司、體育估值超200億、電商日漸高調……賈躍亭在那么多發布會上吹的牛正慢慢變成現實,樂視生態已從“畫餅”到可以充饑的“食物”。

  “身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樂視通過各種財技遠離虧損、維持上市地位是可以諒解的。

  從融資的便利性和可行性來講,在A股上市是非常差的選擇。樂視2014年8月就提出增發新股融資45億的方案。幾經周折,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分錢到賬。

  為今之計,樂視有必要搶灘成熟資本場,籌集支持企業發展的寶貴資金。虎嗅早在2015年7月就斷定樂視將買下酷派(2369.HK)這個殼,預計今年會有所作為。

  關注微信公眾號虎嗅網(huxiu_com),定時推送,福利互動精彩多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部標809協議2019版本與2011版本的區別》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4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