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大家應該都知道。關于立夏有什么說法?有哪些習俗?可能大家就不太清楚了,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立夏”。
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交立夏節氣。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各地都有慶祝的習俗方式。如河南要吃立夏膜、湖南吃立夏羹、廣西吃五色飯、無錫嘗三鮮等等。那么全國各地立夏習俗都有哪些?
立夏膜
河南的習俗是要吃“立夏饃”。過年時留幾個“大饃”,掛高墻外曬干風干,立夏時用水把饅頭泡透,擠出水,加面粉,雞蛋,韭菜葉,攪拌成糊糊狀,攤煎餅的方法攤立夏饃。據說立夏饃可防熱抗暑,消夏除災。
立夏羹
湖南長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湯丸,名“立夏羹”,民諺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個團(音為“坨”),一腳跨過河”,意喻力大無比,身輕如燕。
立夏蛋
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并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zhù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腳骨筍
寧波習俗要吃“腳骨筍”,用烏筍燒煮,每根三四寸長,不剖開,吃時要揀兩根相同粗細的筍一口吃下,說吃了能“腳骨健”(身體康健),再是吃軟菜(君踏菜),說吃后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
五色飯
在廣西部分地區立夏前一天,孩子們向鄰家第戶討米一碗,稱“兜夏夏米”。挖上點筍,“偷”點蠶豆,用點蒜苗。立夏日將兜得的米與食材在露天煮飯,飯上放青梅、櫻桃等,分送日前給米的人家,每家一小碗。民間認為兒童吃后,可防中暑。立夏飯里加有雷筍、豌豆、蠶豆、莧菜等佐料,含有“五谷豐登”的意思,也稱“五色飯”,立夏吃“五色飯”,還有一年到頭身體健康的寓意,因為顏色還有“五彩瑞祥”的寓意。
“秤人”
立夏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從小數打到大數),不能外打里。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條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立夏習俗。也建議大家在學習、工作之余,能夠抽出寶貴的時間,關注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做有格調的好青年。
ABOUT ZHI YOU
彼岸繁華三千,智游愿意做你們夢想的“擺渡人”。智游教育現開設Html5、UI、Python、PHP、Java、大數據、VR等課程,鐵血教育,軍事化管理,項目推進式教學,讓你的夢想與情懷落地。
▼點擊“閱讀原文”,申請智游教育7天免費試聽課。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