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媒體,每個公司也可以是一個媒體。自微信公眾賬號出現,有越來越多的自媒體模式取得成功,比如羅振宇創辦的微信公眾賬號羅輯思維,收會員費一次可以收幾百萬;程苓峰在自己的微信上出售廣告位,半年收入了50萬。對于教育自媒體來說,同樣有多種模式前景廣闊,南都記者選取有代表性的幾個微信公眾號和APP,介紹其運營模式和盈利情況,這對于準備轉型的教育機構或個人也是一種參考。
不到一年微信公號訂閱突破10萬人
7月26日,擁有19萬訂閱戶的微信公眾號少年商學院推出A P P,“每天五分鐘,為孩子的創造力加油。這是一款給4-15歲孩子家長的免費應用,每日更新,只為孩子的創新思維啟蒙,開闊其眼界,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其獨立、好奇、未來公民的品格?!?/p>
少年商學院由前《南方周末》資深記者張華在2013年2月創辦,每天發送一篇經過授權的文章或者專欄,介紹歐美青少年教育的理念和做法。五個月后其訂閱人數達到1萬,七個月后訂閱人數達到4萬。于是,在2013年中,張華從《南方周末》辭職,經過短暫北上工作后,開始創業,專門經營少年商學院。2013年11月1日,其公司開張。2014年初,少年商學院訂閱人數突破10萬。
張華一直在探索“內容服務化”,如何把內容轉化為產品,他逐漸從線上走到了線下。張華在美國找了一位合伙人,并獲得了美國知名設計公司ID EO創始人、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創辦人D avidK elley先生“開展設計思維”的書面授權,他以此為核心內容,推出“科技少年美國行”游學夏令營。經過微信公眾號的推送,很快就有多人報名。7月20日,張華帶領33個孩子,成功結束了為期兩周的美國夏令營,回到了國內。
除了海外游學之外,少年商學院還計劃在今年8月推出設計思維特訓工作坊,也就是國內版的夏令營,主題是“A T M大作戰”———改進銀行自動柜員機的功能與環境。
張華說,“我們希望通過線上和線下產品,以故事化、顧問式和項目制的方法,幫助中國孩子找到最適合的國際教育與社會實踐解決方案。我們嫁接歐美的創新教育理念、方法和案例,從w hat到w hy再到how,其終極目的就是希望所有人在取長補短之后做自己。家長不再焦慮,孩子回歸天賦的自由、創造和快樂。”
開微店團購賺錢
“經典繪本”微信公眾號于2013年3月19日創立,由創始人哈爸1人運營,主要推送繪本、親子教育、夫妻相處的相關閱讀,推送內容百分之五十出自哈爸與其妻子之手,百分之五十來源于網絡,目前訂閱戶7萬多,近期每天以300~400訂閱量的速度增長。
由于運營有方,哈爸受圖書商邀請,于今年6月出版了《日進3萬3:微店這樣開才賺錢》一書。哈爸用公眾號做到日銷售額3.3萬是在今年2月24日。此前一周平均每天銷售額約一萬,公眾號訂閱用戶3萬多?!?月24日一早,我在我的微店里上傳了一套售價為155元的繪本,在這天早上我發公眾號的圖文消息,告訴我的訂閱用戶可以到我的微店團購這套書,當天的銷售額就達到了33152.5”,哈爸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經典繪本”的運營是典型的個人營銷方式。據哈爸介紹,“經典繪本”有來自K M edia親子自媒體聯盟提供的固定廣告收入,但目前主要依靠微店(騰訊微信公眾號的產品銷售渠道)童書繪本銷售和會員會費來實現盈利?!?.3萬是最高的一次銷售額,現在如果跟童書繪本出版社合作做團購的話,日銷售額大概在七八千元左右,月純利潤在三四萬的樣子”。
在自己的微店上,哈爸主要采取團購的模式,讓優質商家提供團購商品,哈爸通過公眾號發布團購信息。當用戶團購下單之后,哈爸就把訂單和款項交給商家,商家負責發送快遞。團購結束后,哈爸從商家處獲得一定的銷售提成。
哈爸認為,訂閱戶最看重的是所訂閱公眾號的專業水準和服務性,“比如說訂閱戶來找我咨詢繪本,我馬上就能推薦一本合適的”。他覺得,同微博、博客一樣,微信公眾號這個自媒體平臺不可能火熱太長時間,“平臺很重要,但你只要有專業水準,換個平臺也可以做到”。哈爸曾供職于新教育研究中心、《校長》傳媒機構、課堂內外《家教》雜志等媒體,對童書繪本頗有研究。
公眾號可以幫助品牌營銷
同“經典繪本”公眾號一樣,“豆豆魔方”微信公眾號也是靠微店銷售來盈利。但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豆豆魔方”運營非個人營銷行為,而是上海百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輔助其“豆豆魔方”品牌營銷創建的、主要服務于產品會員的宣傳窗口。
“豆豆魔方”公眾號于2013年4月創立,目前訂閱戶接近4萬,主要提供會員提問解答、科學探索主題延伸活動、國外早期教育三方面內容。
“我們不通過公眾號收會員費,公眾號現在和未來都只是豆豆魔方會員的客戶服務平臺”,其創始人ST E V E N爸爸介紹道。
盡管只是個服務平臺,但只有ST E V E N爸爸一人運營的公眾號也實現了盈利?!艾F在微店的月銷售額在3萬至5萬左右,廣告不會做產品推廣,只跟大品牌合作”,ST E V E N爸爸沒有透露廣告帶來的具體收益,但他表示,如果他堅持一周做一次廣告,其費用足夠支付一個人的工資。
ST EV EN爸爸認為,自媒體必須有商業模式,“100個微信公眾號可能有100種盈利模式,但沒有盈利是難以長久做下去的”。
商業模式還在探索中
阿爸阿媽A PP的微信公眾號雖然運營得風生水起,但其主體的手機客戶端A PP產品卻還在商業模式探索中,并未實現盈利。
阿爸阿媽A PP是一款0-6歲嬰幼兒爸媽育兒掌上工具,提供育兒教育測評與問題執行解決、社區分享交流等服務,于2013年9月推出iO S版本手機客戶端,2013年底推出A ndroid版本,目前擁有10萬用戶。
據其運營總監邵丹介紹,A PP的團隊有20人左右,職能劃分為:測評研發、技術、運營、商務、行政五部分,“目前我們處在手機客戶端用戶積累時期,商業模塊正在研發中”。
邵丹認為,教育服務類A PP會是未來趨勢,尤其是線上教育。她透露,阿爸阿媽A PP將于今年9月推出新版本,對產品交互體驗做出改版和提升。
線上線下一起動
微信公眾號“外灘教育”于2013年11月中旬創立,目前訂閱人數接近4萬,這是《外灘畫報》旗下垂直分類媒體,公眾號是目前線上的唯一產品,目前有2個記者、1個編輯共同運營。
“外灘教育”為訂閱戶提供中國熱門國際學校和歐美知名中學、大學咨詢等相關報道,以及教育熱點、難點解析。這些內容百分之六七十來自記者自采,百分之三四十來自外約作者,“我們與作者之間的關系跟傳統媒體沒有區別,所有的外來稿件都會確認版權并支付稿酬”,外灘畫報執行總編田健東告訴記者。
“外灘教育”已經做了5期線下活動,廣告費用是“外灘教育”公眾號目前的主要收益?!拔覀兊挠嗛啈綦m然不多,但質量很高,廣告要價就高一些”,田健東透露道,“今年上半年有幾十萬的收入”。
但田健東強調,廣告并非其商業模式,現階段也不會著力去做,“微信公眾號只是我們這個項目的前期階段,我們并不著重于營收”。他們有著系統的規劃,未來會開發手機A PP、網站等各類線上產品。“我們的設想是最終做成一個國際教育領域的需求網,使之成為國內中產階級家長的第一社區”,田健東透露,“未來的商業模式主要是用戶收費模式,線上模式有用戶收費和產品銷售,線下模式也會有會展、廣告這些”。
采寫:南都記者宋金緒 實習生 張曼
?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手機上百度網盤非會員解壓》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