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又稱廣西國畫石,古生石畫。自1996年9月在廣西柳州地區發掘出來,以獨特的畫面和色彩受到了國內外藏家的喜愛,不但被作為奇石收藏,而且被國內和國際友人作為饋贈親友的高貴禮物走進尋常百姓家。
花草 石:天然中國畫石又名花草石,埋藏于地下的樹木經過上億年的變遷后,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變成了花草石,產于廣西入仙嶺一帶;其具有國畫的工筆、寫意、調色和神韻而得名;國畫石景象萬千、意景深遠,具有山水景色、人物花鳥、古韻春色、碧湖秋月以及翠崗流云……
中華奇石 國畫石 草花石
草花石
人們用勤勞和智慧賦予了石頭新的生命,發覺出她那傳神的美,打磨拋光后的石頭自然呈現出細膩古樸、景觀綺麗、豐姿艷彩、層次分明的畫面,濃墨山水、奇花異草、古樹松林、溪流瀑布、高山湖泊無奇不有,惟妙惟肖,既有輕描淡抹、清雅絕俗;也有濃筆重彩、抽象寫意,縱是國畫大師亦難以描摹,她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然形成的藝術品,每一方都是不可仿制的孤品,因而受到了國內外藏家的喜愛,曾被中國政府作為國禮贈送給美國總統克林頓,香港特首董建華也將一枚國畫石作為禮品贈送給美國紐約州政府。
2
中華國畫石的美麗風景
中華國畫石的美麗風景,氣勢磅礴讓人心潮澎湃。愛她的收藏者們心動于她的嬌艷欲滴,感慨于她的大器晚成,與她結下一生的姻緣,她憑借自身的美麗神韻,打動了千萬人的心,成為人們珍愛的藝術收藏品。國畫石精品必將在中國的大地上綻放出奪目的光彩,成為中國藝術收藏界的一朵奇葩,期望每一枚國畫石精品都能找到真心愛她們的有緣人,期待您的相遇、相識、相知、相伴。
國畫石 的形成
草花石原巖系距今約2.5億前二疊系下統孤峰組底部巖石,屬上古生界。
草花石產生草花石的層位巖性是:上部為暗紅色硅質灰巖,風化后呈灰色、黃灰色、米黃灰色、淺紫灰色,下部為暗藍灰色鈣質硅質巖和硅質灰巖,風化也多呈灰色、黃灰色、灰白色,米黃灰色等。這是草花石最多的層位,底部是薄層狀硅質巖夾灰巖。草花石的圖紋,是由于礦物沿節理裂隙及毛細孔充填,在一定程度風化情況下,多種礦物元素致色,二價鐵和三價鐵離子致色呈褐色、褐黃色、褐棕色,個別棕紅色、褐紅色,四價錳離子致色呈棕黑色、黑色等,綠泥石致色呈淺綠灰色,礦物元素致色的結果,使其圖紋呈現出絢麗多彩的色紋。節理中礦物的充填,其來源,除原巖的礦物外,由于印支運動,上覆有一層火山凝灰巖,使該層巖石受到一定程度的熱液變質作用,加上多種礦物致色,形成甚為豐富的圖紋,其形成的“太陽”和“月亮”是單體珊瑚或海百合莖橫切面的結果,而這些圖紋,是巖石風化后才顯露出來,這與巖層的一些小的褶皺構造有關。水中及其溶蝕的礦物質,沿節理裂隙滲透,風化后礦物元素致色而形成各種不同的色紋。
意境之所以絕妙的原因
風化時間長,礦物元素致色程度高,圖紋和色彩就豐富、集中,而集中的程度,也與節理的密集程度成正比,這對形成圖紋的不同層次是十分有利的,這也是草花石圖紋之所以稱之為“神筆”,其意境之所以絕妙的原因。
5
所處的層位
草花石所處的層位,采集時其深度一般在200厘米之內,這明顯的受到河水滲透控制,加上多產于節理裂隙發育較易破裂的褶皺軸部,因此,草花石整塊最大件也多在100——150厘米X30——50厘米之內,而多數是在30X10厘米之內。
6
太古石畫
靠水邊部分具有圖紋,而其深部的巖石,則是單色的深灰色、灰色鈣硅質巖。有些草花石形成暈色、呈漸變的褐黃色,是水沿巖石中礦物顆粒間滲透,毛細管作用形成不同的色帶,其中節理充填不同礦物質形成多種紋線,往往形成一幅幅生動的鋼筆畫或工筆寫意畫。草石硬度達到3—6度,黃色部分硬度較低,灰色帶玉質部分硬度較高,屬玉質斧山圖案石,是首次發現的太古石畫。
能夠收藏一件好的國畫石是一種緣分,很多朋友想入手國畫石,可是因為了解不是很深,所以擔心買到假貨,您可以關注安晴【微信號:13705125171 】,官網(www.cangzhai.com)我們為您免費提供更多國畫石資訊、鑒定等咨詢服務。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如何識別危廢?危險廢物的特性,危險廢物的鑒別?》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