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2016年9月,國家正式明確和公布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6+1”試點名單,東航物流是民航領域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進行混改的試點企業。“混改”的核心是股權,看點是民營資本和企業的參與。對民營企業能來講,要是能夠參與改革、入股國企,當然是重大的發展機遇。東航集團總經理馬須倫就曾表示,東航物流啟動混改后,引起資本市場的極大關注,有一百多家企業前來接觸,“股權都不夠分了”。
德邦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抓住機遇并且在100多家候選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入股東航物流。6月19日的簽約儀式上,崔維星笑靨如花,與聯想集團的“大當家”柳傳志等股東伙伴輪流碰杯慶賀。
按照“混改”方案,德邦將持有東航物流5%的股份,其他股東伙伴及持股情況依次為:東航集團放棄絕對控制權,持股比例為45%;聯想控股持股25%,普洛斯持股10%,東航物流核心員工持股10%,綠地金融持股5%。其中,除綠地金融是財務投資外,其他幾家,包括德邦在內,均為戰略投資。
對德邦而言,除了未來可預期的財務收益,更重要是東航的資源支持與戰略協同。
1
572架客機腹艙資源的優先使用權
成為東航物流的股東之后,德邦將在哪些方面受益呢?公開資料顯示,東航物流現擁有9架全貨機,同時擁有全球第三的貨運機場—浦東機場的貨站以及東方航空572架客機腹艙代理權。東航物流總經理李九鵬在談到混改后的“經營之道”時有一句話值得玩味——
他說:“其實到今天,無論是順豐也好,‘三通一達’也好,中國郵政也好,所有物流領域的企業或者其他領域的企業,我們都有在合作。只不過,我們在選擇具體項目的合作伙伴時,會側重這次參與股權投資的企業。”
言外之意,作為戰略投資方的德邦,在東航物流的航空資源上享受“優先權”。
普洛斯中國區首席戰略官東方浩則指出了東航物流的另一座可“共享”的富礦:在中國機場里,東航的機場資源無疑是稀缺與珍貴的,并且東航物流有一張非常好的跨境的航空網絡。
關鍵詞——跨境航空網絡。
在德邦微信公眾號的官方報道中,也特別提到了這一點。德邦表示,接下來德邦快遞將依托東航資源實現提速,并助推跨境發展。
德邦于2016年開始大力發展跨境業務,目前已開通韓國、日本、東南亞、臺灣等地區線路,而東航的腹艙、貨機覆蓋全球主要區域,后期借助東航的運力平臺可加速布局,例如:優化中轉環節,提升整體運營質量;打造優勢產品,切入跨境電商物流高時效市場。
2
手握好牌怎么打?崔維星的答案很崔維星
既然抓得了這一難得的機遇,崔維星當然不會浪費,定然要物盡其用。接下來的牌具體怎么打呢?崔維星的回答“似曾相識”——
東航物流和德邦的互補性非常強,“東航飛機多,我們是車多人多。”德邦物流目前已經有超過12萬的員工數,在地面配送方面,組織貨源方面,網絡拓展方面都能夠與東航物流產生協同效應。“我們會把東航物流的腹艙資源利用好。高效利用腹艙之前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DHL,我們都在積極研究,我們會全力與東航適應好。”
為什么說老崔的表態“似曾相識”呢?
一是崔維星的務實,“東航的飛機+德邦的人/車”就是最實在的協同,看上去簡單,背后卻是“天網與地網”的融合發展。
二是崔維星的謹慎,“想要高效利用腹艙,得先向成功案例取經,比如DHL。”這讓老鬼想到了一個詞——借力咨詢。圈里人都知道老崔對咨詢的重視,為了闡述和梳理咨詢對德邦的重要性,德邦還專門組織人員寫了一本書,書名就是《借力咨詢》。
崔維星從不打無準備之仗,更何況是手握東航這樣一張王牌。據說早在簽約前兩個月德邦就開始與東航進行實質性合作,雙方共同打造的首款國內空運次日達產品也已經在落地之中。可以肯定的是,有了東航的助力,德邦可放開手做產品和流程的優化,例如中轉環節、末端派送優化等,實現時效提升、全程可控。
2017年德邦年會上,崔維星在“競爭沒有退路,改變才有出路”的主題發言中引用了韓國三星集團創始人李健熙的一句話表達其對變革的決心:“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變。”這次能夠參與東航混改,于德邦而言,既是趕上了國企改革的東風,同時也彰顯了德邦求變的渴望。但能不能乘風而起、順勢而上,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老崔,別讓大家失望!
打賞二維碼,感謝支持!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包頭機場空運貨物極速之旅,包頭航空貨運,包頭航空物流運輸》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