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計時:「32天」
距離高考還有最后一個月時間,
如何利用好這寶貴的一個月
進行有效的學習和復習?
省實驗中學的各科名師們這樣建議大家。
▼
沖刺高考語文的策略
語文是一門需要長期積累的學科,短時間內大幅提高分數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在最后30天,考生很容易出現對語文的松懈狀態。
因此這一時段,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和適當的緊張度,從而能正確的評價自己,既不過分自卑也不盲目自信,最后以昂揚樂觀的姿態走進考場。為此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復習:
1.基礎是關鍵,整理很必要。
基礎知識上的失分,有時很難用試題后面“能力”方面的“優勢”徹底彌補上來。所以,必須系統梳理,重點突破。不必做過多新題難題,題海戰術既浪費精力又沒有效果。
可以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把已做過題目梳理好,要相信三年用心的積累,一定勝過一時的匆忙操作。也可以把前兩三年的高考語文試題重新做一遍,以理解命題者的思路、領會命題的方向,總結一些解題方法,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作文是大頭,千萬別放手。
對很多考生來說,得作文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高考。所以,最后這段時間要花些工夫在積累素材和思維訓練上面。這個素材不是去背一些優美語段篇章,而是關注一些國內新聞、網絡事件,寫作時讓自己的作文言之有物,在作文中塑造一個認真活在當下、思維敏銳、視野開闊、見多識廣的自我形象。在收集整理素材的同時,不可忽視思維訓練,因為我們的“讀”與“寫”都離不開嚴整清晰的思維過程,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是雙生花,忽視任何一方,我們的備考都是低效的。
3.閱讀是保證,關鍵是方法。
閱讀------無論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都是理性思考的過程,它應該遵循閱讀的規律,例如從文章的思路入手,了解文章的大意,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去揣摩那些精采的語句,從而把握文章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這樣寫等基本問題。
在這個基礎上再根據題目的要求規范答題,這是解答閱讀題比較可靠的方法。至于文言文的閱讀,一定要放到具體的語境中。
例如實詞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每一選項所提供的各個解釋,放入各自的具體語境中去貫通文意。
如果文意不通,該項就可能是錯誤的。翻譯題更不能離開文言選段的整體內容,要做到“句不離篇、詞不離句、字字落實”。譯出的句子要自己看得懂、讀得順,省略的要補好,顛倒的要調整,不通的要理順,譯文力求通順流暢。
高考離我們已只余三十天,同學們應該立足全局,做好這幾方面的復習,全力爭取最好成績。
(山東省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長石晶)
高考數學最后一個月復習策略
一、因人而異定策略
高考前最后一個月在復習策略的選擇上更應該看重的是個體差異,每個考生知識梳理的順序和練習的選擇上應該針對自己薄弱項目來進行,有的放矢。
二、回歸基礎查缺漏
數學考試成功的秘訣不是把每次考試的難題全部做對,而是在所有基本題中檔題上做得滴水不漏。高手之間的較量在于細節,在于基本。數學基本知識是高考數學成績提升的瓶頸,只有梳理知識形成網絡,對數學基本知識有深刻理解和領會時,才能突破這一瓶頸。
三、整理錯題重反思
把積累的錯題重新梳理一下,看題時要思考解題思路是怎么形成的,原先的錯誤如何避免。對于做錯的問題,要分析這些題考察了哪些知識及用法,對于這個用法是否已經掌握,將其完善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四、適量練習保題感
臨考前夕,為了保持狀態,考生每天要保持一定的練習量,題量最好視考生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要選擇那些難度不太大、能夠增強自信心、便于發現薄弱問題的試題進行考前熱身練,時間控制在一小時左右,目的是鞏固并擴大復習成果、不至于產生“生疏感”。
五、規范答題少丟分
考試是以卷面為唯一依據的,這就要求考生在考試中不但要會,而且要對且全、全而規范。尤其是要注意準確使用數學語言,要做到符號準確,邏輯嚴密,言簡意賅。
六、心態調整是關鍵
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模擬考試成績。不因成績不理想而亂了方寸,也不因成績好而沾沾自喜。將每次考試、高考看成機會,看成挑戰,就能放松。視高考如臨大敵,就緊張。沉著鎮靜,適度緊張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成績。
(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數學備課組長孫顏)
文科數學沖刺階段備考策略
1.回歸基礎全面梳理
山東高考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點,高考最后一個月要緊扣考試說明和考試大綱,按照知識、題型、方法、思想把所有知識點再過一遍,同時把握住高頻考點和低頻考點,在全面梳理的基礎上突出主干內容,關注知識交匯,注重通性通法,重視數學思想。
2.查漏補缺反思領悟
重溫做過的模擬題、以前整理的資料,對每一道題逐一分析,鞏固已掌握的知識。其中,易出錯、已出錯、典型的、新型的題目要重點復習,梳理常見的解題方法,搜索知識薄弱點、知識盲點并及時查缺補漏。對于錯題,分析歸類錯因,如審題不清、計算失誤、概念不清、記憶失誤、思維不嚴謹、方法使用不當等并總結應對策略。對于有一定挑戰性的題目,要反思自己思路與正確思路的差異,哪一步出現了問題。
3.規范解題有效作答
重視答題的規范性,避免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但不規范。認真研究模擬題和往屆山東高考題的評分標準,找準得分點,提高解答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4.綜合演練保持題感
以模擬考試為契機,訓練考場心里素質,提高實戰能力。合理分配時間,求穩求準,懂得“舍與得”,力爭“會做的題不丟分,不會做的題目盡量得分”。高考前夕,每天仍要保持一定的練習量,選擇難度不大或者做過的題目保持題感。
(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數學備課組長潘洪艷)
高考英語沖刺建議
▼
1.注重基礎
高考英語試題越來越重視對考生語言能力的考查,逐漸淡化對英語知識的考查。但語言能力一定來自于語言知識,即離開了基礎的語言知識妄談語言能力的提高是沒有道理的。因此,在高考沖刺階段,建議廣大考生回歸基礎知識,梳理基礎詞匯,構建基礎語法的體系,熟記一些基礎的短語和基礎的句型。不要好高騖遠,更不要舍近求遠。
2.有選擇地突破詞匯
基本的詞匯量是英語測試的基本功。但是,高考已經臨近了,這時再按照字母順序把高考考綱中要求的3500個詞匯掃一遍是不現實的,也是低效的,沒有針對性,實為下策。
因此,我們建議大家有選擇地突破詞匯,例如:分級突破。把3500個考綱詞匯按照難度分為三級,一級為初中詞匯,二級為高中常見詞匯,三級為《英語課程標準》中的帶星號的“八級詞匯”。然后,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要,分層突破,此為中策。
高考英語的《考試大綱》明確了24個常見話題,如果我們可以按照話題進行詞匯的突破,善莫大焉。如“世界與環境”就是一個經常被考到的熱點話題。圍繞著這一話題,就會產生一些所謂的高頻的“周邊詞匯”。以此為主線,逐一突破核心詞匯,此為上策。
3.找準弱點,強化練習
經過了三年的學習,每個學生都會逐漸發現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強項要保持,弱項要強攻。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所以,每位考生應該明確自己經常丟分的弱點,具體到語法項目,如“我的時態和語態老丟分”或“我在非謂語動詞上一直沒搞明白”;也可以具體到題型,如“我閱讀七選五是個弱項”或“我在短文改錯方面需要提高”。
如果能明確找到自己的弱點,剩下的就是在自己的薄弱環節上下功夫了,找一些高質量的練習題,細嚼慢咽,分析透徹,摸清規律,總能提高自己的成績。
(山東省實驗中學英語教研組長宋武棟)
高考政治沖刺建議
▼
回歸教材、
適度做題、精準復習
高考備戰進入沖刺階段,文綜政治科目如何利用好最后一個月,實現黃金30天質的飛躍呢?
1、回歸教材補基礎。正在進行的二輪、三輪復習不論什么形式都無法像一輪那樣注重基礎知識的系統落實,而一輪復習時隔已久,一輪的戰果正按照遺忘規律漸打折扣,知識漏洞尤其是細節知識的欠缺制約了學生能力的繼續提升。此時,除做題時發現的知識漏洞要及時回扣教材并輻射周邊外,還應制定每日計劃全面回歸教材,按“速讀——精背——納入體系”的步驟進行。
2、適度做題重反思。每日保持一定的題量,但不可題海戰術,應更加注重總結、整理和反思。建議針對政治科特點做以下幾類整理:總結高頻考點在教材中的常見知識聯動、匯總考過講過的時政角度及熱詞搭配、分題型整理解題思路技巧并示例、歸納錯題錯因等。此外,平時的模擬題還是不夠權威不夠有“全國味”,所以做真題、練真題、研究真題很有必要,按本學科4門必修分類匯總歷年真題,對比揣度答案構成特點,防止被老規矩束縛頭腦。
3、精準復習補短板。復習進入最后階段,學生們的個體差異逐漸拉大,各有自己的優勢,各有自己的短板,此時應根據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復習,缺什么補什么,不能僅滿足于完成常規復習任務,更不要盲目照搬別人的復習計劃,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寵辱不驚心態平。隨著復習的深入,不少學生覺得自己越努力越混亂成績越不盡人意,繼而出現不自信、焦躁的情緒。事實上,復習必然要經歷“少而清——多而亂——多而治”的過程,剛復習時東西少很清楚明白,隨著復習的東西多了、做的題多了、接觸的方法多了必然會“亂”,亂就需要“理”,耐住性子理,理清了就不亂了,就達到最高境界了,所以,“亂”也是進步,是通往“大治”的必由之路。擺正心態,樂觀自信。
(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政治備課組長程春嫻)
高考生物 沖刺建議
▼
梳理核心概念、
錯題辨析、定點訓練
高中學習還有一個月,同學們比拼的是智力、精力和心態。下面從這幾個方面談談生物備考。
生物知識過程學習中要突破理解不足,想當然的瓶頸。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減數分裂、孟德爾雜交實驗、伴性遺傳、現代進化理論、反射弧、生態系統的功能等等,哪怕一個環節一知半解,都會對整個過程的把握有很大影響。比如減數分裂,為什么它是特殊的有絲分裂,兩次分裂到底分什么,怎么分,各種可遺傳變異具體發生在什么時期,是只能、一定,還是主要?建議對自己易錯的核心概念,依據課本、依據考點自己先梳理一個概念圖,能夠準確描述和補充,然后找老師進行檢測。
題海無涯,回頭是岸。生物學習的精力應該放在梳理核心概念、錯題辨析和定點訓練上。生物知識點少,一般題目不超過3個知識體系,但體系的關聯度緊密,需要融匯貫通。比如從細胞類型入手,明白其結構特點,自然就能夠理解其代謝過程。遺漏的知識點往往是容易遺忘或混淆的,從錯題積累中很容易能夠及時找到這些點。
理綜考試中最基本的原則應該是先做會的,會的做對。從心態上講,生物學習應該是沖刺階段最有可能性的一科。畢竟高考生物充分體現生物學科特點,基礎性、實驗性和邏輯性。考察題目一般都是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知識內容,90分一般35分鐘內即可完成,得分率本該最高。
(山東省實驗中學生物教研組長 亓艷青)
高考歷史 沖刺建議
▼
突出主干知識,演練答題規范
高考前的最后30天,恰恰是歷史復習的黃金時期,如何讓自己的復習達到最佳效果,建議如下:
1.回歸課本,突出主干知識,夯實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是一切能力和技巧運用的基礎。對于目前復習基礎不扎實或一輪復習不到位的同學來說,這更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回歸課本,絕不是一輪復習的機械重復。
回歸課本首先要化繁為簡,利用一輪復習的基本知識體系或高考大綱形成對必考知識的總體把握。
回歸課本要合上課本,在大腦中對主干知識“放電影”,從而發現知識體系中的薄弱點,進行針對性的復習鞏固。
回歸課本還要在考前細讀一遍課本,關注除大字以外的小字部分,課后知識鏈接部分,對平時學習中的盲點、盲區,此刻決不能放過。
2、跳出題海戰術,精選精練習題,演練答題規范。
沖刺階段要逐漸從“題海”戰術中走出來,習題要做到“三精”:
(1)緊扣重難點、熱點,精選習題。
(2)營造實戰氛圍,精練習題。
(3)依據答題規范,精確答題語言。
沖刺階段的習題練習答題規范和答題技巧要貫穿做題的始終!
3、回歸高考真題,完善答題規范,強化答題技巧
高考真題最能體現全國卷歷史命題的思路和規律,要充分利用高考真題去檢驗和完善前期積累的答題規范和答題技巧。建議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近幾年高考真題進行逐題對照,體會和總結全國卷的命題特點,從而總結完善自己的答題規范和技巧;
第二階段回歸真題套題,強化應試時的答題感覺和狀態。
(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歷史備課組長 胡鋒)
高考物理 沖刺建議
▼
適量練習保題感,心態調整是關鍵
臨近高考,時間有限,采取什么樣的復習方法更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方法。我的建議是:
(1) 專題訓練+套題訓練
每周定量練習理綜套卷3次,發現某一個知識點、某一類問題或某種題型不容易得滿分或做題效率低時,馬上找對應的專題練習題進行訓練。比如:發現做理綜套題時,萬有引力用時間過多,那么就做專做萬有引力的試題;練個10-20道題,再做理綜時,就不會在萬有引力定律的題目上卡殼了。
(2) 平時也要規范答題,少丟分
考試是以卷面為唯一依據的,這就要求考生在考試中不但要會,而且要寫規范、寫清楚。尤其是要注意準確使用物理語言,要做到符號準確且使用題干已知符號,分析到位,書寫規范,言簡意賅。平時做題時就要用好草稿紙,計算大題都要認真書寫解題過程,形成習慣。好的習慣養成需要21天,還是來得及啦!
(3) 適量練習保題感
臨考前夕,為了保持狀態,考生每天要保持一定的練習量,題量最好視考生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要選擇那些難度不太大、能夠增強自信心、便于發現薄弱問題的試題進行考前熱身練,時間控制好,目的是鞏固并擴大復習成果、不至于 “手生”,一定要保持好做理綜的“手感”。做理綜試題時,按順序做最好,免得翻卷子找題浪費時間;做理綜試題時合理分配時間,記得自己做理綜題的時間節點;做題時求穩求準,懂得“舍與得”,力爭“會做的題不丟分,不會做的題目盡量得分”。不是所有的題目必須完成,而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有把握的題目,得到最高的分數。
(4) 心態調整是關鍵
高考前夕,還有幾次模擬考試,學生應該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每一次的模擬考試成績。不因成績不理想而亂了方寸,也不因成績好而沾沾自喜。“將每次考試視為高考,真正高考時為模擬”,培養做理綜試題的常規心態。每次考試都看成機會,看成挑戰,就能放松。考試的成績是方法+技巧+心態,心態平穩,考試能多考10分;在歷年高考中,物理是理科綜合里最不容易得滿分的學科;高考物理的試題看似簡單、得分難,看似很難、認真做的結果是得分不少。所以不要被題目的表象迷惑了,每一個題目都要認真對待。沉著鎮靜,適度緊張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成績。
(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物理備課組長葉玲)
高考化學 沖刺建議
▼
完善知識體系找出薄弱環節
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提高復習效率,全面提高成績呢?建議如下:
一、完善知識體系、落實重點、突破難點
基礎知識是根本,萬變不離其宗。對能力的考察也是建立在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以及綜合運用之上的。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完善知識體系,在宏觀上把握基本概念和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基本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基礎這五大模塊的內容及其之間的聯系。根據高考出現的高頻考點,落實重點知識的復習,通過整理錯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達到對難點的突破。
二、研究高考試題、分析特征、總結規律
為了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高效性,大家要熟悉高考題的結構、特點,明確考什么、怎么考。所以大家要研究近三年的全國Ⅰ卷的試題,總結出第Ⅰ卷七個選擇題考查的重點內容(一般為: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環境的問題,NA的應用,離子共存,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元素周期律及周期表的應用,電化學原理及其應用,有機必修,化學實驗,電解質溶液等)。第II卷的模式為3+1,題型一般為化學實驗、化工生產流程、化學反應原理、有機選修。我們要分析出每道大題的出題的模式、考查的內容、設問的角度等特點,總結出每道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數,提高解題速度。
三、找出薄弱環節、強化訓練、總結提升
通過研究高考試題,結合自己的復習情況,找出自己在知識和能力上的不足,通過對選擇題、實驗題、反應原理、化工流程、有機選修等題型的專題訓練,加以突破。分析每個題型的規律,總結出這一類題的解題方法。通過訓練、總結、再訓練、再總結的模式得到知識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合理分配時間、調整心態、決勝全局
在理綜考試中,化學學科所占的時間要控制在50分鐘左右,其中選擇題應在10-15分鐘,大題應控制在35-40分鐘。同學們也應該根據這個時間標準進行定時訓練。
理綜考試是一場總體戰,總體原則應該是由易到難。遇到難題不要糾纏,要懂得取舍,以最大限度得分為目的,把有限的時間放在會做的題目上。
理綜考試時間長、容量大、綜合性強,它不僅是對學生知識的考查,也是對學生毅力、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綜合考查。所以大家要調整好心態,積極智慧的應對,取得優異成績。
(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化學備課組長 張恒良)
高考地理 沖刺建議
▼
錯題重做關注生活適度訓練
(1)夯實基礎,回歸課本
在剩余的一個月里,需要安排一定的時間(可集中亦可分散)閱讀課本,對教材中的課文標題、歸納的原理與規律、部分圖示,加以特別重視。一方面是梳理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一方面是熟悉地理專業詞語的表述方式。對教材中的部分示意圖、分布圖、模式圖、流程圖要尋找分析判斷的依據和信息,以課本原圖(母圖)為依托,做相應的變式訓練。
對教材中有前后聯系的部分,特別是氣候部分,可以用地理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其構成網絡或框圖,使其成為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思維鏈。
(2)錯題重做,減少失誤
減少無謂失誤,就意味著得高分。避免低級失誤比較有效的做法是錯題重做,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題的重做,通過了解答案與試題本身之間的聯系點,發現并熟悉答案設置的方向和方式,有效提高做題的質量和速度。
(3)關注生活,拓展思維
近幾年,以“生活中的地理”、“地理中的生活”為主線的試題設計比較被認可。許多試題主題的出發點和思維方向,就是人們現實生活或將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事項或熱點問題,如地域文化、農產品及農事活動、城市空間結構、攝影、交通網、一帶一路、生態系統、垂直地帶性、植被與土壤、地質作用、區域規劃、經濟常識等,那種死讀書、讀死書、不聞天下事的做法與現在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目的和命題指導思想背道而馳。
(4)適度訓練,活躍思維
結合個人情況,安排適量的文科綜合試卷訓練,最好每周有一次地理單科的練習,可以是15分鐘的地理選擇題練習,也可以是30分鐘以內的綜合題訓練。題目訓練要達到活躍思維的效果,不要只是關心對了幾個,而是更要關注思維方向和方式的準確率、敏捷度和科學性。
(山東省實驗中學地理教研組長 潘海東)
(編輯:翟元昊)
山東高考直通車6群389378344
山東高考直通車5群273352204
山東高考直通車4群461213065
歡迎您的加入!!
山東高考直通車推廣合作:
座機:0531-85196575
Q Q號:409987254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什么的臉動詞填空》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