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思考過沒得
為啥子重慶的江北機場在渝北?
為啥子重慶望龍門沒有“門”?
為啥子重慶上清寺沒有“寺”?
為啥子重慶紅旗河溝沒有“溝”?
為啥子有段路要叫......
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九公里
這些都是
為
啥
子
!
1
為啥子江北機場在渝北
這個問題你是不是也疑問很久了?那是因為修建機場的時候渝北區還叫江北縣,所以取名為江北機場。
2
重慶望龍門沒有“門”
在重慶歷史上的九開八閉城門中,沒有“望龍門”。望龍門的得名來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望龍門那個地方還沒有建碼頭,只有一條從金碧山上流下來的溪水,從這里匯入長江。有一年夏天,一條小龍來到這里,用自己的身子形成堤壩,把滔滔江水堵在外面,避免洪災的發生。每年八月十五時,小龍思念家鄉,抬頭仰望東方,期待龍門開啟,看到東海的親人。而正東方的長江對岸有兩塊礁石倒映在水中,正好像一座龍門,給了小龍思鄉的慰藉。小龍臥溝底的地方,從此得名:望龍門。而對岸,就是南岸的龍門浩。
3
重慶上清寺沒有“寺”
重慶有一座寺廟,重慶市區的老百姓基本都曉得它名字,它就是上清寺。上清寺(原名三清寺)位于重慶市渝中區上清寺街道火燒巖前(今牙科醫院后),之前是有寺的,建于明代,毀于1927年。直到如今,上清寺就只剩下一個虛名而已了。
4
重慶紅旗河溝沒有“溝”
紅旗河溝原名楊家河溝。早在清朝湖廣填四川的時候,紅旗河溝來了戶姓楊的人家,久而久之成了當地的大戶,還以其姓氏將此地命名“楊家河溝”。紅旗河溝原本是有溝的。到1962年,江北縣開始修建建新北路,部分河谷被填平。1968年因為興建人造平原,其余多數河段也被填平。由于修建這些工程時,河谷內插滿了紅旗,紅旗河溝就逐漸取代了楊家河溝。
5
重慶海棠溪沒有“溪”
在南岸區,有些地方的名字美得真是不像話,比如海棠溪。”海棠煙雨”是巴渝十二景的第一景。當年夾溪海棠,春日,花開微雨中,霧氣仙霞。如今,溪水干涸,建起了江南體育館、喜來登酒店等建筑,海棠溪就再也沒有溪了。
6
200年前重慶人不吃海椒
重慶人一直吃辣椒嗎?沒有沒有~它產于中拉丁美洲熱帶地區,原產國是墨西哥。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后把辣椒帶回歐洲,并由此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于明代傳入中國。直到清嘉慶年間,湖南、四川兩地才普遍食用辣椒。所以重慶人吃辣椒的歷史,最長不超過200年。你想到了嗎?
7
重慶已經不是”火爐“了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南京、重慶、武漢只是被并稱為“長江流域三大火爐”。然而,從重慶近30年的數據來看,8月全市日均溫為27.3℃。安慶、南昌、長沙等城市,夏季炎熱天數與酷熱天數均超過重慶。2004年重慶市外宣辦正式向外公布:“火爐”之稱已與重慶的氣象條件不相稱,重慶正式棄稱“火爐”稱號。
8
重慶最高的山在巫溪
重慶市區最高的山是歌樂山,693米。然而你知道整個重慶最高的山是哪個嗎?答案是巫溪陰條嶺陰條嶺,2796.8米,是重慶市最高點,被稱為“重慶第一峰”。
9
重慶最大的平原在梁平
梁平壩子,位于重慶市梁平區中部,東、西兩山之間,是一塊由古代湖泊沉積而成的平壩,地勢平坦而開闊,面積100.7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5.4%。
10
重慶最大的區縣是酉陽
按地理面積來算,重慶最大的是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位于重慶市渝東南,幅員面積5173平方公里。
11
重慶最小的區縣是渝中區
渝中區地處長江、嘉陵江交匯處,三面環水,西面通陸,為一東西向狹長半島。全區陸地面積僅為18.54平方公里,為全市最小。
12
嘉陵江的源頭在陜西寶雞
重慶有兩條江——長江、嘉陵江。長江的源頭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的唐古拉山脈。然而,嘉陵江的源頭,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嘉陵江源頭位于陜西寶雞市南郊、川陜公路三十三公里處的秦嶺之巔,在海拔二千八百多米的嘉陵谷中。在當地,嘉陵江源頭是一個重要的風景區,屬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四大風景區之一,總面積三千六百公頃。
13
四公里路名的來源
看到這節路你是不是覺得取名真隨性,其實是有淵源的,四公里五公里最開始是中緬公路,這條路是抗戰時期的物資大通道。“還有好久到重慶?”“五公里了!”就這樣子被喊出來的。海棠溪為1公里,以此類推,記為四公里、五公里……九公里是個軍火庫。至于二塘把七公里咋子了,我也不曉得!!!
14
重慶高樓密度全國第一
北上廣……這些城市的高樓大廈很高大上嗎?大佬大佬,那是肯定的。但是在一次高樓密度的全國性調查中,重慶超越北上廣,甚至香港,成為全國高樓密度第一的城市,那是因為重慶特殊的地理條件,目前的城區土地資源相對短缺,整個城市的空間受到地形約束,所以,重慶的樓建得很高,密度也非常大。
15
重慶人不全說“重慶話”
時至今日,仍然有4萬重慶人歷經300年“鄉音”不改,在家只說客家話,出門才說重慶話。這個獨特的“語言孤島”在榮昌盤龍鎮,該鎮多數人在家只說客家話,民間俗稱“廣東腔”。據村民講,康熙至乾隆年間,他們祖上隨著“湖廣填四川”,從廣東梅州徒步到盤龍落戶的。
16
重慶出過一個皇帝
重慶歷來不是皇朝興盛之地。然而,你知道嗎?重慶歷史上還真就出國一個皇帝。當時他所轄的疆域覆蓋重慶、四川東北部、陜南、湘西、黔北。他在位期間修建了長江三峽庫區規模最大的摩崖造佛———彈子石大佛造像。他就是元末大夏政權的建立者明玉珍。他的皇朝國為大夏,定都重慶。1366年,明玉珍病故,子明升繼位,后大夏國被朱元璋明軍所滅,其后裔逃到韓國等地。現在,在韓國的明玉珍后人每年都會回重慶祭拜先祖。
17
重慶出過兩個狀元
巴渝大地歷來尚武崇義,不好詩書。然而,重慶歷史上,曾經產生了兩位狀元,他們分別是馮時行、蒲國寶。這也是整個重慶歷史上僅僅產生過的兩位科舉狀元。渝中區下半城,以前還有個地名叫狀元橋,就是紀念重慶狀元而命名的。北碚有馮時行路,還有雙狀元峰,璧山有大小兩座狀元橋,魚嘴有狀元墓,渝北的洛磧,更是狀元故里。
18
全國唯一的抗戰紀念碑在重慶
重慶人人都知道解放碑,但是你知道嗎?解放碑的前身,是中國抗戰勝利紀功碑。建于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政府戰時陪都重慶市區中心,是全中國境內唯一的一座抗戰勝利紀功碑。1950年,才被被改名為今之解放碑。
19
重慶拍過200多部電影
你只知道《火鍋英雄》?但是你仔細算過嗎,到底重慶拍過多少部電影?據不完全統計,從上世紀三十年代至今,先后共有200多部電影在重慶取景拍攝。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很多人熟知的電影有《烈火中永生》《重慶談判》《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瘋狂的石頭》《一九四二》《變形金剛4》等,現在當然更多啦~
20
重慶老地名可判斷地形
叫『坡』的地方一般是斜坡,比如石板坡、九龍坡等。叫『山』或『崗』的地方一般是山頂,比如金紫山、天臺崗。叫『巖』或『石』的地方一般是凸出來的大石頭或者亂石崗,比如鵝公巖和雞冠石。叫『壩』的地方一般是河水沖出的平地,比如菜園壩、大石壩等。
21
酸蘿卜鴨子湯是重慶本地名湯
起源于重慶,據說不少外地人都沒有喝過。
22
重慶有個小面協會
重慶人對小面的熱愛可能外地人很難想象,重慶還有自己的小面協會。我知道這個的時候也很詫異哈哈哈。
23
解放碑上的鐘,是勞力士送的
現在解放碑上的鐘是2007年“勞力士”捐贈的,這也是重慶在公共場合首次使用進口鐘表。
24
重慶是西部第一個開通國際航班的城市
2000年5月8日,德國慕尼黑至重慶的首架直航班機飛抵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這是當時西部地區第一條直達歐州的國際航線。
25
重慶人愛吃的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清朝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萬福橋一家小飯店店主陳森富(一說名陳富春)之妻劉氏所創制。劉氏面部有麻點,人稱陳麻婆。她創制的燒豆 腐,然后被稱為“陳麻婆豆腐”。
26
萬州烤魚發源巫溪
萬州烤魚的發源地是巫溪的大寧河,之所以叫萬州烤魚,是因為直轄之前巫溪屬于萬州(萬縣市)管轄。
27
重慶雞公煲不是重慶的
有次我去成都玩兒,表妹跟我說你們重慶的重慶雞公煲真好吃!我一臉懵逼,我們重慶有雞公煲嗎?結果回來一了解才曉得,重慶雞公煲是一個叫張重慶的人發明的,跟重慶沒半毛錢關系。
28
重慶有十七座老城門
重慶有十七座老城門,被稱之為:“開九閉八”,這些城門為應"九宮"、"八卦"之象而筑,以示"金城湯池"之意,開九門:朝天、千廝、臨江、通遠、南紀、儲奇、金紫、太平、東水;閉八門:翠微、洪崖、太安、金湯、鳳凰、人和、定遠、福興。
29
“8D魔幻”黃桷灣立交
上下共5層、共20條匝道,連接8個方向,就是現在,我都還在驚嘆竟有這樣魔幻的存在?
30
珊瑚壩曾經是機場
1933年“中航”公司開辟重慶至成都航線時,因廣陽壩機場離市區太遠,往返不便,所以決定在珊瑚壩修建陸上機場,機場于1933年冬季完工,工期僅用了50天。抗戰勝利后,珊瑚壩機場的風光,不知怎么的就香消玉殞了,但由于地勢平坦慢慢成為我們重慶人曬太陽放風箏的必經之地
31
石板坡大橋的橋頭有四座人形雕塑
分別是代表春夏秋冬,由四川美術學院創作。最初的版本由于造型太過奔放,后來在改版的過程中為他們添上了衣服。
32
重慶的蒼蠅館子好吃到上天
重慶的小面火鍋們,絕不以裝修論英雄,也不是門口寫了個什么“重慶幾十強”的才好吃,很多街邊小館子的味道也是安逸慘了~
33
重慶妹兒
重慶的女娃兒不管長得多乖巧,惹毛了都要打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些冷知識你曉得幾個?
你還曉得哪些?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什么是縣區有規律的組合成的高級土地單位》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