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表示,未來的社會有很多選擇,而不是完全由技術來決定的,一切都懸而未決。如果大家不喜歡他描述的這個世界,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決定未來世界的形態,去消除風險,發揮技術好的那一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作為《人類簡史》以及《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在全球各地的公開演講。在北京場的演講中,他提出,隨著技術發展我們可以用機器替代出租車司機、醫生以及其他職業。少數精英階層創造大量的人工智能,絕大部分人將變成沒有任何經濟價值的無用階層。數以億計的人將找不到工作,這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政治、經濟方面的問題,這可能是21世紀最大風險。
以下為尤瓦爾 · 赫拉利的演講摘要:
“人工智能”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著名、重要的科學發現,或者可以說是整個21世紀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演變。
人工智能不僅僅是21世紀最重要的科學進化,也不只是我們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科學進化,甚至是整個生命創始以來最重要的原則。
1
有機生命會逐步被無機生命所替代
過去40億年當中,所有生命都是按照優勝劣汰的原則進行演變,所有的生命完全按照有有機化學的規則進行了演化。
不管你是巨大的恐龍還是一個阿米巴蟲,還是一個土豆,還是一個人,都是按照物競天擇的規則,都是有機化合物組成的,我們完全遵守過去40億年有機化學規律的演變。
這樣一個40億年的規則將會隨著人工智能出現而發生根本變化,人工智能將替代物競天擇自然選擇的結果終止。我們的生命將根據計算機智能設計,脫離原先有機化合物的限制,脫離原先有機化學的限制,突破原先的限制而進入一個無機的世界。
在我們有生之年,有可能看到有機生命會逐步被無機生命所替代。我們會逐步看到有機化學規律和無機智慧性的生命形式并存。原先我們是碳基的,未來生命形式當中,硅基會成為主要的生命形式。這是我們有生命以來的40億年當中第一次出現的一個重大變局。
2
決策權讓渡給人工智能
一旦我們從原先有機的生命形態轉變成為無機的生命形態,比如機器人,人工智能計算機等,那么環境就沒有限制了。機器人在火星上面也可以生存,而人類不可以。
在地球出現生命以來的40億年,我們有可能突破地球的限制而進入到其它星系,不是人類,而是人工智能可以做到這一點。另外一個重大突破性的演變,也是在我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的,事實上大家已經從某種程度上經歷了這樣一種變革。
什么樣的變革呢?我們人類上萬年以來在演變過程當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力量,在21世紀的時候人類將會失去這些力量,這些力量將逐步從我們這個物種讓渡給人工智能。這些權力或者我們掌控的力量,不管重要的還是不重要的,將會逐步拱手讓給計算機或者人工智能的這些算法。
比如你下一個月讀哪一本書,以前很多人會依賴自己的感覺、喜好、口味,或者依賴朋友、家人的推薦。但是進入21世紀以后,我們逐步把閱讀什么書,購買什么書這樣的權力讓渡給了電腦、計算機、算法、讓渡給了亞馬遜網站。當我們進入到亞馬遜未來的書店中,有一個算法告訴你:我一直在跟蹤你,我一直在收集你的數據,你喜歡什么書、不喜歡什么書,我都知道。亞馬遜的算法會根據它對你的了解,以及它對于上千萬讀者的了解向你推薦書籍。
這個仍然處于初級狀態,這只是人工智能邁出的一小步,下一步它的設備可以連接面部識別的一個軟件。今天面部識別的算法很初級,但是慢慢地,它會學會通過看你臉部的表情判斷你喜好。今天計算機也在學會、提高對于情緒的識別能力,甚至比人類做得更好。我們把這樣的一個軟件和kindle這樣的電子閱讀器結合在一起,kindle能夠判斷你正在閱讀的書對你產生的情緒影響。
最后一步把設備和生物識別傳感器結合在一起,這些生物識別傳感器是植入在體內,這不是科幻小說,已經實實在在用了。設備不光能夠向我推薦書籍,而且也能夠圍繞著我生活中更加重要的決策,向我做出建議。比方我應該學什么,該生活在哪,應該在哪兒上班,甚至和誰結婚。
人生當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可能就是你的一生要和誰度過——伴侶的選擇。在選擇伴侶這件事上,很多人犯過糟糕的錯誤,我們主要賴于自己的感覺以及親友家長的建議。現在有對情侶,該結婚還是分手?二三十年以后,你可能可以問亞馬遜百度、騰訊這樣的問題。
它對于你個人所有信息的了解以及伴侶的了解,對幾百萬人的成功或不成功的伴侶關系的理解,可以告訴你:現在你和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結婚的概率是90%。你心里想的可能是:我有能力找到一個更好的伴侶,更好看更漂亮的伴侶。
現在機器會知道你這樣想的錯誤來源所在:你對外表太看重了。他會告訴你:根據我的統計數據,即使外表對于關系的成功與否具一定的重要性,但是這個重要性是比較小的,可能只占整體權重的10%,也就是在一個成功的關系當中只有10%是取決于外表、美貌。我已經看到了這樣的現實。從長遠來看,你和現在這個人在一起會是最幸福的,你應該和他結婚。
在這樣的一種設想當中,決策的權威、權力已經轉移了,從人類手中移交給了算法。我們在這需要理解的是:做出決定的能力就像一組肌肉一樣,這樣的肌肉你不用的話就會退化,你對計算機信任越多,依靠人工智能來做決定越多,你就會失去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再給大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找路。在北京找一條路,去一個地方,比如火車站,過去我們怎么找路?基于自己的本能知識經驗,到一個十字路口該左轉還是右轉,你會依賴于自己的經驗。今天我們越來越多的人依賴智能手機、各種各樣的GPS、地圖的應用。你的本能告訴你應該右轉,但是智能手機告訴你左轉,你越來越多地相信智能手機,而不是直覺。
經過一段時間之后,你的認路、找路能力就喪失了,即使你還想這樣做。在北京這樣的空間找路、認路,今天我們靠機器,二十年以后我們在自己的人生當中碰到了這樣的十字路口要做決策的時候,很多人會用智能手機、人工智能來做決定,他們會告訴你該怎么做。
3
人工智能產生的革命性影響
隨著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好,有可能人工智能會把人從就業市場當中擠出去,對于整個社會的經濟和政治都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今天交通事故當中人是主要的因素,有了人工智能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自動駕駛的汽車永遠不會喝酒,自動駕駛的汽車也不會在開車的時候睡著了,也不可能在開車的時候接打電話,這樣自動駕駛汽車就能替代人員駕駛員的作用。
不光是公交車司機,甚至是醫生這個工作都會發生變化。普通醫生的知識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天都在更新知識,不可能一個人知道全世界所有的疾病藥物和研發結果。但是對于人工智能來說這都是無可限量的,可以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熟知全世界所有疾病,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跟蹤一個患者。
此外,人類醫生怎么培訓?可能需要八年大學碩博連讀,臨床實習之后才會培訓出一個合格的醫生來。但人工智能只要技術上實現一次突破,你拿到的不是一個機器醫生而是無窮多的人工智能醫生,他們可以被復制。
這個比培訓人類醫生要效率高得多,雖然一開始要花數百萬億美元研發,但是一旦研發出來就可以無窮復制。
4
最大風險:人工智能造就無用階層
隨著技術發展我們可以用機器替代出租車司機、醫生以及其他職業,人工智能逐步都可以替代,這時候出現一個非常大的人類社會學問題。
《機械姬》劇照
正如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得城市無產階級出現,人工智能的出現會出現一個新的階層,就是無用階層。數以億計的人將找不到工作,他沒有辦法和計算機人工智能競爭,對這些人來說他已經喪失了經濟的價值,沒有經濟價值也就沒有政治權力,這會對社會、政治、經濟方面產生巨大的問題。
我們可以說人會自己不斷地學習,不再需要卡車司機、出租車司機,會有新的職業。你想一下一個50歲的出租車司機失業之后,他有多大能力去培養自己?對于50歲的出租車司機來說,他要重新培養自己的能力,這樣就太晚了。
這樣的革命非常危險,它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教育體系。事實上我們沒有人能夠描述三十年后、二十年后的就業市場,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的教育系統沒有辦法了解今天應該教我們的孩子什么。今天我們的孩子在學校里面學到的所有知識二三十年后完全無用,我們不知道現在應該教他們什么,才能夠讓他們在二三十年后找到工作。
即使我們會產生新的工作,二三十年后可能產生新的工作,但是今天孩子到那天是不具備那些新工作的就業能力的。那么這個時候出現了數百萬、數千萬甚至上億失業人口,他們喪失了經濟價值,這會產生進一步威脅。
《攻殼機動隊》劇照
人類未來的精英階層是否還會有動力照顧那些弱勢群體?未來如果人工智能替代人類,他可以替人去打仗、去做工,這樣國家精英階層就沒有動力去投資醫療教育,幫助弱勢群體。
人類社會會分成兩大階層,非常少的精英階層,就像上帝一樣,他們在創造大量的人工智能,絕大部分人將變成沒有任何經濟價值任何無用的階層。這是21世紀最大的風險。
5
智能和意識之間究竟有什么區別?
最后一點在我結束演講之前,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有很多關于人工智能的討論,但是也有很多關于人工智能究竟意味著什么的迷惑和疑問。智能和意識之間究竟有什么區別,很多人迷惑。
智能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我們診斷一個疾病,或者找到某一個疾病的治療方法,這是智能。但是人類的意識是感受某一種外界的能力,你的情緒、你的感情、你的痛苦、愉悅、愛等等。
很多科學的科幻小說或者其它科幻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人工智能逐步產生了意識,機器人計算機變得非常智能,同時獲得了意識和情感,機器人會變得非常憤怒,他想殺掉所有的人類。
但它不是科學只是科幻,科學告訴我們智能和意識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東西。到目前為止,我們計算機或者人工智能發展到今天,智能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人工智能的意識還是零。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沒有任何指標證明或者任何跡象表明,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在未來能獲得這種意識。
計算機只是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在工作,和人類其他的哺乳動物完全不一樣,這是我們面臨的風險,或許是最大的風險。
上億年的生命通過我們的意識不斷摸索,慢慢演變到今天的智能狀況,速度是非常慢的,演變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突然有一個計算機突然殺出來,他們用完全不同的路徑、方式,完全不同的發展模式,超級的智能在趕超有機的生命體。他們智能的進化和演變速度比我們快得多,他們的發展演變比我們快得多,他們會控制整個世界甚至宇宙,但是沒有意識。
我講的東西不是一個寓言。人工智能的技術毫無疑問會改變我們的世界,但是我們未來的社會究竟怎么樣?這會有很多選擇,而不是完全由技術來決定的,一切都懸而未決。如果大家不喜歡我剛才描述的這個世界,大家仍然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決定未來世界的形態,去消除風險,發揮技術好的那一面。
最后我想講的就是:當你作為一個個人,一家企業、政府部門,或者作為精英階層,我們在做人工智能的時候,做各種各樣決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人工智能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問題,同時也要注意到人工智能以及其它技術的發展,將會對社會、經濟、政治產生深遠的影響。
我們一定要注重人工智能技術層面的問題,還要嚴密關注人工智能的發展對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投資與技術發展的時候,還要投入于社會影響的研究。謝謝。
來源: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
延伸閱讀
相比人工智能,人類才擁有掌控力
近日,《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來中國出席活動,針對人工智能的發展,討論了機器獲得“意識”的可能性,即便在人工智能發展的“黑箱”中機器獲得了“意識”,但在人與機器協作共處塑造未來文明時,人類仍然擁有最核心的掌控力。
人類的意識決定了機器的意識
人工智能的歷史,是由一群站在人文和科技交叉口的頂尖“創新者”們所書寫的,關于機器能不能產生意識,在歷史的開端就播下了爭論的種子,200多年前,英國浪漫詩人拜倫的女兒埃達樹立起了數字時代詩意科學的典范,并賦予了這個時代獨特的浪漫氣質,但歸根結底浪漫的是人,而不是冰冷的機器,于是埃達斷定機器不能產生意識,計算機先驅艾倫?圖靈將這個發人深思的哲學主張稱為“洛夫萊斯夫人的異議”,并對此展開了一系列的測試,正式推開了人工智能的大門。
艾薩克森 著《創新者:一群技術狂人和鬼才程序員如何改變世界》
門內的世界精彩且復雜,直到今天高速發展的智能時代,赫拉利認為機器產生“意識”仍然非常難,在科幻小說或電影中,當機器變得非常“智能”時,它們可以說具備了“意識”,但這只是科幻作品,并不是真正的科學,并且赫拉利指出一個事實,目前大多數人對“智能”和“意識”都區分不清,更加不好判斷機器能否有意識了。
如果我們從人的角度幫助計算機創造感知,讓計算機成為了有意識的個體,能感受到人類那樣的情感,那么計算機將跨越上億年的生命進化歷程,用完全不同的路徑、方式,完全不同的發展模式,超級智能地趕超有機的生命體,即便機器有了意識,和我們一樣有所感所想,也是人類的意識決定機器的意識,我們會和它們討論權利和責任的分配,把我們所掌握的力量讓渡給人工智能一部分,兩者協作共生。
算法,人類讓渡給機器的力量
其實,我們現在已經處在逐步讓渡給了人工智能一部分力量的過程中,人工智能運用這些力量,在現階段表現出來的力量形式就是算法。
佩德羅-多明戈斯 著《終極算法: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世界》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很簡單的決定,比如你下個月看什么書,這是我們生活當中很簡單的決定,我們可以依靠自己的喜好、口味或者朋友、家人的推薦去選擇,但是現在,我們逐步的把閱讀什么書,購買什么書這樣的權力讓渡給了計算機、亞馬遜和算法。
當我們進入到亞馬遜未來書店中,會有一個算法告訴你:我知道你,我一直在跟蹤你,我一直在收集并更新你所有的數據,你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我都知道。亞馬遜的算法會根據它對你的了解,以及它對數以千萬計讀者的了解向你推薦這本書或者那本書,并且你肯定會喜歡這本書。人與機器之所以能夠協作共處,是因為我們的作用是相互的,我們現在喜歡在電子設備上讀書,當你在這個設備上讀書的時候,這個設備也在讀你。
購物網站用算法來為你推薦商品,點評網站用算法來幫你選擇餐館,GPS系統用算法來幫你選擇最佳路線,公司用算法來選擇求職者……機器通過我們賦予它們的這項能力,來執行任務;它們甚至在我們還沒提出要求,就能完成我們想做的事。
雖然是處于初級狀態,但這是人工智能邁出的一小步,這樣的算法會越來越了解你和人類世界,而如果整合所有這些算法的優點,就有可能找到一種“終極算法”,該算法可以獲得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知識,將人類和機器的協作智慧發揮到極致,從而創造新的人類文明。
未來其實就在自己手中
新的文明必然有相匹配的倫理規則,赫拉利認為,我們應該有一個討論機制,因為針對人工智能,除了阿爾法狗與人類圍棋高手的大戰能引起關注之外,公眾并沒有特別熱烈的討論,也沒有明確的認知路線,其他時候的決策都只是掌握在少數人手里,這些人都來自大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工程師、科學家,他們不代表任何個體,所以大眾其實根本沒有注意到目前到底是發展到什么階段了。
尤瓦爾-赫拉利 著《未來簡史》
因此,大家要有所意識,要意識到這對我們和我們的后代的重要性。現在大家都有智能手機,你不需要等到政府或者其他的大機構先做出決策,你可以自己先做決定,對著手里的智能機去思考,究竟可以給AI或者說這些算法多大的權力?這不是在說笑,因為你手里掌握著最核心的東西。
大多數的人沒有意識到,在21世紀,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數據。在人類很早期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土地;到了工業時代,最重要的是工廠和機器;而現在,最重要的是數據,尤其是個人數據,雖然我們在提供數據時,也相應的獲得了服務,但是相比較而言,我們的數據價值更高。
在我們無意識的情況下,免費提供了大量數據,現在我們應該要意識到,在和機器共同進化的過程中,我們仍然擁有最核心的掌控力。那么,作為普通大眾,在人工智能的潮流中,我們怎么保有自己的數據,保全這個最重要的資產呢?
赫拉利的建議是,希望大家能少接收一點信息。
現在大家的周圍充滿了各種信息,讓人覺得眼花繚亂,甚至都無法集中精力了。有時候這些無意義的信息,占據了你的大量時間,你會沒辦法長時間集中精力在一件事情上進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大家更需要的應該是集中精力,分辨出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東西,然后集中深入地去完成這些事,才能保護好你最核心的數據,面對時代的更迭,有資格參與到新的規則制定當中,不至于喪失自己的價值。來源:中信出版集團
我愿意以我全部的科技換取跟蘇格拉底待一個下午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構思維方式,
AI+時代,讀互聯網思想(wanging0123)
聯系方式:投稿及內容合作|271684300@qq.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亞馬遜或將在2024年推出彩色Kindle電子閱讀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