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類屢屢遭遇“耐藥細菌”的挑戰,而兒童更是“重災區”。北京市藥監局發布用藥常識提醒家長,四種情況下不要用抗生素,以防孩子成為“耐藥寶寶”。
1普通感冒
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除非繼發或合并細菌感染。應注意讓兒童多飲水和休息,而不是加用抗生素。
2過敏性咳嗽或感染后咳嗽
多數不需使用抗生素。
3夏季熱
這是嬰幼兒時期的一種特有疾病,臨床以入夏長期發熱、口渴多飲、多尿、汗閉為特征。夏季熱有嚴格的季節性,要區別于其他疾病所致的發熱。很多家長誤以為是感冒,給小兒服不少感冒藥甚至抗生素,結果適得其反。
4非細菌性腹瀉
腹瀉一般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過敏刺激、飲食不當、消化不良、使用藥物、天氣突變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療。而感染性腹瀉中病毒感染所致的腸炎,如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大便像水或蛋花湯一樣,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也不需使用抗生素。但是,若孩子為細菌感染所致的腹瀉(菌痢、霍亂等),則應使用抗生素。
北京市藥監局提醒:
給孩子使用抗生素,一定要辨明癥狀,選擇用藥。
醫生通常根據小兒的病史、臨床表現、必要的輔助檢查作出診斷,確定是否需用抗生素治療。不合理地用抗生素不僅不能增加療效,反而會降低療效,增加不良反應和產生耐藥性機會。嚴重感染、混合感染或病原菌不明的兒童,可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另外,給孩子使用抗生素,切忌隨意更換、停用。
一種藥物起效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頻繁更換抗生素,反而容易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如果是急性感染,用藥48小時至72小時后效果不明顯,癥狀沒有改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考慮調整用藥。也不要癥狀剛剛消失,就停止用藥,一般抗生素應使用至少3天方可停藥。
本文來自“大河健康網”
——————————————————
閱讀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兒童安全用藥指南 ETYYAQZN (←長按復制)
我們發布兒童藥物資訊,科普安全用藥方法,以避免藥物不良反應對孩子的傷害。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大型1:1天宮空間站模型天和號核心艙航天科普研學教育視頻》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