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點上方↑“廣州美食生活圈”即可免費訂閱
多年來,
呼吁黃山市復名為徽州的聲音不絕于耳。
前段時間前,
安徽合肥的一場“呼吁恢復徽州地名”的活動,
更是再度引發大家關注。
改名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不過有些改的就很坑爹了
……
比如:
呂布的故鄉九原變成包頭,
▼
趙云故鄉常山變成石家莊,
▼
腦補一下這樣的場景,
應該感覺特別美好。
類似這樣的還有很多,
汝南→駐馬店,
蘭陵→棗莊,
廬州→合肥,
瑯琊→臨沂,
……
想象一下袁紹說“吾乃駐馬店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
棗莊笑笑生、棗莊王……
廬州才子變為合肥才子……
臨沂閣、臨沂榜……
為什么總感覺畫風不對呢
……
其實,
從古至今“改名換姓”的城市比比皆是,
有的地方更是數度易名。
你知道廣東21地市過去都叫什么名字嗎?
廣州
番禺
VS
古屬番禺縣,
三國時孫權把囊括廣東廣西的交州一分為二:
一為交州,二為廣州。
“廣州”從此誕生。
“廣”字得來于當時交州治府廣信縣,
而廣信取自漢武帝平定南粵后,
“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之意。
深圳
新安
VS
明朝萬歷時(1573年)分東莞縣置新安縣,
建縣治于南頭(今南山區),
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
“深圳”最早出現于1410年,
當地的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
所以也就有了深圳這個名字。
佛山
季華
VS
佛山古稱忠義鄉、季華鄉,
晉代,禪城稱“季華鄉”。
628年(唐貞觀二年),
當地鄉人在塔坡崗上掘地得三尊銅佛,
就重建寺廟供奉三尊銅佛。
改季華鄉稱“佛山”,
意為“佛家之山”,簡稱“禪”。
珠海
香山
VS
珠海自古便屬于香山管轄區,
宋朝以后在山場村設置香山鎮。
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設置香山縣。
1953年4月20日成立珠海縣,
珠海自此有了獨立的行政建制。
“珠海”二字取自珠江注入南海之處。
中山
香山
VS
中山古稱“香山”。
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香山只是伶仃洋上的一個島嶼。
明朝,香山北部地區開始淤積成陸,
此時才與大陸相連。
1925年(民國14年)4月15日,
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縣。
東莞
寶安
VS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
東莞立縣,初名寶安。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東莞,
縣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
“莞”得名于此地盛產莞草。
湛江
椹川
VS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
法國脅迫中國政府劃湛江為租界,稱“廣州灣”。
1945年民國政府光復廣州灣,
因史上曾屬椹川縣,也稱為“湛川”,
故定名“湛江”市。
茂名
潘州
VS
無論是潘州還是茂名,
其實都取自于一個人名。
西晉末,在今高州一帶有位道士潘茂名,
學易明詩,治病救人,后得道成仙,
于西山(今觀山)駕石船飛升仙游而去。
潘州和茂名都是紀念他而來。
陽江
恩州
VS
公元649年(唐貞觀二十三年),
在現陽江縣、西平縣、陽春縣、杜陵縣區域設立恩州。
州治在陽江,兩陽被稱呼為恩州達719年。
1988年2月10日,
原陽江、陽春兩縣從江門市分出,
新建為陽江市。
云浮
東安
VS
明萬歷五年(1577年),
為了加強對羅旁山區的統治,
在今云浮轄區建置東安縣。
民國三年(1914年),
鑒于當時全國存在3個東安縣,而改名為云浮縣。
“云浮”二字則出自于唐朝天寶元年(742年),
當時全國各州一律改稱為郡,
勤州因境內有云霧四時不散而改稱為云浮郡。
江門
岡州
VS
隋朝廢除郡縣制,原新會郡改為岡州。
“岡州”這個名詞其實歷史上出現僅100年左右,
但因為所處在中國封建社會最鼎盛時期——唐朝,
所以它的影響卻很深遠,
現在全球多個國家都設有“岡州會館”。
“江門”二字則因地處西江與其支流蓬江的會合處,
江南的煙墩山和江北的蓬萊山對峙如門。
肇慶
端州
VS
隋時廢郡置州,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置端州,
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為興慶軍。
政和三年興慶軍升為興慶府。
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
宋徽宗趙佶因即位前曾封端王,
故親賜御書將興慶府改為肇慶府,
意為“喜慶吉祥之始”,
肇慶之名自此沿用至今。
清遠
中宿
VS
西漢武帝鼎元六年(前111年)設置中宿縣,
為清遠建治之始。
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年)置清遠郡,
清遠之名由此而始。
因古時候為壯、瑤等少數名族聚居地,
取清遠之名寓意“清明廣遠”,
表示治地要政治清明,眼光長遠。
韶關
韶州
VS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設曲江縣,
是現在韶關之初。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設韶州,
得名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
明清之際,
在今韶關市區先后設立了水陸三個稅關收稅,
便開始慢慢稱之“韶關”。
惠州
禎州
VS
公元917年,即南漢乾亨元年,
劉巖建立南漢之后,
設禎州,管轄歸善、博羅、河源、海豐四縣,
州治所在惠州。
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
因避太子趙禎之諱,改為惠州。
河源
河源
VS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秦平百越,在東江中上游流域設置龍川縣,
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龍川析地置河源縣,
得名于地處東江上游,為河之源頭。
此后雖歸屬經常變更,
但“河源”二字從未變更。
汕尾
海陸豐
VS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朝設置海豐縣,
為汕尾地區有縣級建置的開始。
清雍正九年(1731年),
劃海豐縣東部石帆、坊廓、吉康三都置陸豐縣。
這就是海陸豐的由來。
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
在原海豐、陸豐兩縣設置地級汕尾市。
梅州
程鄉
VS
南齊時期設置程鄉縣,后來升為敬州。
這是梅州州治設立的起始。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因避諱,
改敬州為梅州。
此后,反反復復在程鄉與梅州之間反復更革。
1965年,設立梅縣專區,后改為梅縣地區;
1988年,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
揭陽
揭陽
VS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設揭陽縣,
這是潮汕地區首次正式行政建制,
以位于揭嶺之陽而得名。
以后雖幾經復廢,
但“揭陽”二字一直保留沿用,
1991年,國務院批準撤縣建立揭陽市。
潮州
義安
VS
東晉義熙九年(413年)分東官置義安郡,
這便是潮州的前身。
隋文帝開皇十年(590年)全國撤郡設州,
因地臨南海取“潮水往復之意”,首命名“潮州”。
后來幾經周折,
直到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
潮州之名才完全定型。
汕頭
沙汕
VS
明嘉靖九年(1530年),
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設柵捕魚,稱“沙汕”。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該地區建炮臺、煙墩,
稱作“沙汕頭”。
清政府在這里設站收取鹽稅,
雍正年間簡稱汕頭。
PS:內容為吖咩查閱資料佐證所得,如有偏差,請在評論留言里指出哦~
其實各地方名稱來源有很多學問,
也都有不同的寓意,
孰好孰壞并不能一概而論,
小伙伴們權當了解歷史就好~
轉載自:廣州美食生活大全
廣州美食生活圈
微信號 :長按可復制gzlife520
廣州最大、最全的吃喝玩樂購資訊平臺!發布一切關于廣州周邊的生活資訊(新聞、八卦、娛樂、生活、美食、優惠),期待您的關注!
新浪微博:@廣州美食生活圈
主編微信:cate020
商務合作QQ:800103960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