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建設如何才能做到既符合國家意志的剛性要求,又順應時代發展的基本走向?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關鍵,它是課程架構的生命表達。那如何設計和落實?離不開對三個問題的回答:價值選擇、戰略選擇、方法選擇。
現代學校發展的邏輯告訴我們:基于每個學生成長的課程一定是“前置而內生”的。所謂“前置”,就是課程的設定既要符合國家意志的剛性要求,又要順應時代發展的基本走向,這是課程設定的基本前提。所謂“內生”,就是課程的呈現必須符合人的成長規律,必須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而自洽于學校的文化與傳統。這兩者的契合,便構成了課程建構的邏輯前提。因為課程的“前置而內生”,學校才有存在的可能,學生才有學習的可能,教師才有育人的可能。我們如何建構“前置而內生”的課程呢?置身時代與學校發展的不同時期,建構的方法是不同的。就當下而言,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課程架構的生命表達。如何設計和落實?我想離不開對三個問題的回答。
一、價值選擇:基于育人基本思考的課程架構
教育凝聚著人的智慧、夢想和遠方。有趣的是,這一切往往是在吶喊聲中才見其光芒。美國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說過:“希望你們幫助學生做一個有人性的人。”這給了教育人本主義的姿態。有鑒于此,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以下簡稱杭州二中)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關于學校育人的基本思考緊密聯系起來。
1. 明晰辦學理念
杭州二中始終關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始終堅持“教育就是讓學生成人”的育人思想。二中人認為:教育應該基于人的幸福,基于人的成長,符合教育的基本規律,符合時代發展的基本要求。學校的基本制度和運行機制要體現對“人的尊重”。由此,我們曾提出“追求卓越,創造一流”的育人目標。如今我們順應時代發展訴求和學校發展定位,將“學生的卓越成長”作為我們的辦學追求,提出辦學理念:追求“高境界做人、高水平學習、高品質生活”的人生觀,“思想解放、行為規范”的管理觀,“開明、開放、開化,寬松、寬容、寬厚,人性、理性、靈性”的文化觀,“卓越的二中人、杰出的中國人、優秀的世界人”的成才觀。
2. 明晰辦學目標
杭州二中從自身的辦學理念出發,基于未來社會對人才的發展要求,充分研讀學校的歷史和現狀,提出了適切的辦學目標:“基于人的卓越發展,育走向世界的精英人才。”所謂“卓越”是指主動尋求更高目標,不斷實現自我超越。所謂“走向世界”是指學校始終以一種開放的心態、行走的狀態,走向日益美好的世界,走向融入了人類追求與創造的世界。
所謂“精英人才”,我們有四個指向:第一,健全的公民素質;第二,卓越的學業基礎;第三,突出的創新品質;第四,開闊的國際視野。具有杭州二中“基因”的精英人才,他們既是“卓越的二中人”,又是“杰出的中國人”,還應該是“優秀的世界人”。
在學校現代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們站在國家意識、社會意識和名校意識三個制高點上來重新審視育人問題。從國家意識層面講,杭州二中要“為國育才”;從社會意識層面講,杭州二中要“為民育人”;從名校意識層面講,杭州二中還要“為校育師”。基于此,杭州二中矢志于為浙江省的優秀學生提供第一流的師資和育人環境,讓每一位走進學校的學生都能夠“全面而自由”地發展。
在未來的10~20年里,杭州二中力圖在“浙江省優秀學生最心儀的理想高中”“被浙江父老鄉親高度認可的、具有廣泛美譽度的現代學校”的基礎上,努力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開放性學校”。
3. 明晰辦學特色
為實現“基于人的卓越發展,育走向世界的精英人才”這一總體辦學目標,杭州二中在課改的深化過程中始終強調“現代化”“高端化”“國際化”三個方面的建設。
“現代化”是現代學校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包括“課程設置現代化”“管理制度現代化”“師資隊伍現代化”“設備設施現代化”“德育管理現代化”五個方面。
“高端化”是現代學校的極致追求。我們以“自主化選擇的課程體系”“自主化學習的課堂教學”“自主化管理的課外生活”這“三自主”為核心,建設具有高質量的教師隊伍、高水平的課堂教學、高層次的學校文化、高檔次的學生社團的高端化學校。
“國際化”是學校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人才培養的必然需求。我校推進國際化進程的基本思路是,開闊國際視野,引進優質資源,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增強交流能力,擴大國際影響。我們還致力于打造學生成長過程的“健康”綠名片、“人品”金名片、“學業”銀名片,讓學校始終浸潤著濃濃的教育理想主義情懷。我們的口號是,讓能飛的飛起來,讓會飛的飛更高。
4. 明晰學校課程
基于以上思考,我們確立了學校的課程目標、課程思想和課程的整體架構。
課程目標:育走向世界的精英人才。即通過我們的課程設計,培養具有健全的公民素質、卓越的學業基礎、突出的創新品質、開闊的國際視野的精英人才。
課程思想:將“必備素養、學業基礎、人格成長、智慧成長”融為一體,整體架構學校課程,促進學生“全面而自由”地成長。
課程架構:一體兩翼三層四類(見圖1)。在這一架構中,“一體”指向作為學業基礎的國家必修課程,此稱“核心課程”;“兩翼”中的一翼指向促進人格成長的“社會類自主課程”,另一翼指向促進智慧成長的“學術類自主課程”;“三層”是指“一體兩翼”三大板塊的課程,均按由低到高三個目標層次設計與實施;“四類”是指包含核心課程、社會類自主課程、學術類自主課程和以現代學生必備的基本素養為內容的“學校基礎素質課程”的四個課程類別。
圖1:杭州二中“一體兩翼三層四類”課程結構圖
二、戰略選擇:基于外“塑”內“修”的課程設計
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教育的基本命題,既給了我們一個如何行走的GPS,又給了我們一幅教育的“清明上河圖”。我們如何抓住重點并將其落實到實踐中?由此,我們形成了“兩個任務系列”。
1. 外塑“高大上”任務系列
所謂“高大上”,就是以課程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為追求,更好地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需求。
我校的課程方案以國家教育方針為指導,以學校辦學目標為追求,以人的“全面而自由”成長為使命,將目標分類、分解,再依據相應目標要求設計相應的課程項目,形成的課程構架目標明確、層次清晰。我校的課程方案重在體現層次性、選擇性和開放性,較好地處理了若干關系。
(1)傳承歷史,注重實踐。我校課程方案基于學校原有課程,通過目標再細化、資源再挖掘、課程再整合而形成。因此,課程基礎扎實、課程條件成熟,便于分層實施。
(2)關注共性,尊重個性。我校課程方案不僅設置了“學校基礎素質課程”,還在“核心課程”“社會類自主課程”“學術類自主課程”中設置了三級課程要求,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成長的共性及個性需求(見表1)。
表1:杭州二中課程設置
(3)動靜結合,知行合一。我校課程方案特別注意個體學習與集體學習、感性體悟與理性思考、理論滋養與實踐生成等學習方式在人成長過程中的不同意義,力圖通過課程項目予以實現。
(4)預留“接口”,開放課程。我校課程方案充分關注社會教育資源在學校課程建設中的重要意義,設計了許多必須通過校際合作、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才能落實的課程項目,預留了足夠多的外延式課程接口,為學生“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提供開放性課程構架保障。
(5)有增有減,平衡負擔。我校課程方案充分關注到了課程類型豐富之后帶來的學生負擔問題,力圖通過核心課程的分層為學生提供選擇的自由,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此外還特意開設了AP等大學先修課程,力圖讓“能飛的飛起來,會飛的飛更高”。
2. 內修“精氣神”任務系列
所謂“精氣神”,就是以人內心的清澈、明亮和高遠為追求,力求讓每一個學生有真正的心靈生活,從有形走向無形,進而達成有形與無形的統一。比如:“讓讀書成為一種信仰”已成為杭州二中高常態性校園生活。2016年3月,杭州二中向全社會發布了60本學生必讀書目,涉及文學、藝術、哲學、歷史、經濟、政治、科學、數學等類目(見附件1)。
我們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文化選擇,就是要告知學生:學校不是功利場,學生不是刷題器,學習不是泡題海。閱讀人類經典始終是最根本的校園生活。我們還告知學生:人的閱讀是有層次的,一般來講有五個層次:文藝類(1.0),傳統經典類(2.0),文史哲美類(3.0),思想建構類(4.0),文化超越類(5.0)。人的發展同閱讀的層次往往呈正相關。我們引導學生不斷走向閱讀的更高層次,從而擁有真正的人的心靈生活:做一個“全面而自由”的人。
三、方法選擇:基于不同“坐標點”的課程實施
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如何落地?不僅考問著我們的教育情懷,也考驗著我們的教育智慧。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課程建設中,我們嘗試選擇適當的方法維度,以保障核心素養課程的落地。
1. 在辦學的歷史坐標上尋根
在厚重的辦學歷史中去尋根問祖,是現代課程建構的靈感起點。我們要化“校史為神奇”。一個基于學生發展的課程,一定是一個歷史演繹的課程。我們在建構課程體系中時常提醒自己:過于推倒重來或者過于標新立意,都是一種幼稚和無知。100年前蕙蘭學堂(杭州二中前身)的國文、科學、歷史、體育等課程(見圖2),不是仍然閃爍著時代的光芒嗎?我們從中尋找杭州二中的課程根基,汲取課程建構的原動力。
圖2:蕙蘭學堂(杭州二中前身)的《中學課程圖表》
2. 搜尋并定位自己的“國際坐標點”
在教育國際化背景下,杭州二中始終在努力搜尋并定位自己的“國際坐標點”:從第一階段的“二中看世界”,創辦浙江省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學校——杭州國際學校,為在杭州的30多個國家的近500位外籍人士子女提供教育;到第二階段的“世界看二中”,通過引進各國優秀教師,和世界頂級名校建立合作交流圈,將最前沿的國際理解教育帶入二中;再到第三階段“二中在世界中”,把二中學子送出國門,向世界展示中國。
教育的國際化是現代課程建構的基本參照。我們追求教育的國際化,一個基本的理念就是“要與世界名校同舞”。我們提出這個理念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引進、感知、分享世界一流大學和中學的課程資源、課程形態以及課程效應,讓杭州二中在對世界知名大學課程資源的借鑒中大步前行。
3. 在辦學的現實坐標點上突破
現代課程建構必然要回應現實、超越現實。這怎么做?我們習慣從教育的原點起步,在現實中尋找突破。一是去功利化,不以分數論英雄。二是去低俗化,讓教育有點烏托邦的浪漫情懷。三是去機械化,始終給學生成長預設“自由空間”。
2016年暑假,對即將升入高三的學生來說,是備戰高考的日子,而杭州二中的兩位“學霸”卻趕赴上海,參加第31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錢麒澎同學以“人臉跟蹤和識別智能防盜系統”榮獲全國二等獎。他是如何獲得成功的呢?“我參加的課外補習班不多,所以課余時間比較富裕,基本上都用來琢磨這事。”對他來說,比賽拿獎是次要的,他的最大收獲是學了一項技能。俞家琛同學憑“智能除臭機”拿到一等獎。完成這項發明要過好多難關,吃很多辛苦,但他認為:“做有興趣的事不會累,也不怕花時間。我已經想好了,讀大學就選環境工程專業,現在是在做準備,不是比刷題、上補習班更有意義嗎?”
我們歷來主張教育要遠離功利,自主、自由、自在,而這要落實在課程的意義追求上。我們一直認為:好的課程一定是以育人為根本的,一定會在育人的追求中不斷自我完善,一定會彰顯育人的成就并定格于學校的發展中。這樣的課程一定是開放的、多元的、國際的、豐富的。正因為如此,我們追求的是“少談第一,但求唯一”。我們信奉的是“成長比成績重要,做人比做事重要”。學校支持學生尋找并堅持真正適合自己的目標,是為學生的一生負責。
這就是我們對課程建構的基本思考。
附1: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學生必讀書目
1.《論語譯注》楊伯峻/著 中華書局
2.《孟子譯注》楊伯峻/著 中華書局
3.《莊子譯注》楊柳橋/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三國演義》羅貫中/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5.《紅樓夢》曹雪芹/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6.《唐宋詞十七講》葉嘉瑩/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7.《中國文化要義》梁漱溟/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8.《四大名劇精讀》翁敏華、陳勁松/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9.《莫言自選集》莫言/著 四川文藝出版社
10.《魯迅選集》魯迅/著 海南出版社
11.《魯迅入門讀本》錢理群/著 中國長安出版社
12.《平凡的世界》路遙/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3.《雷雨》曹禺/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4.《古文觀止》吳楚材、吳調侯/編 中華書局
15.《穆斯林的葬禮》霍達/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16.《君子之道》余秋雨/著 北京聯合出版社
17.《我的精神家園》王小波/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18.《現代詩一百一十首》蔡天新/編 三聯書店出版社
19.《呼蘭河傳》蕭紅/著 譯林出版社
20.《外國短篇小說百篇必讀》劉開華/編 人民文學出版社
21.《希臘神話和傳說》(德)古斯塔夫·斯威布/著 楚圖南/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22.《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捷克)米蘭·昆德拉/著 許鈞/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3.《簡·愛》(英)夏洛特·勃朗特/著 祝慶英/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4.《雪國》(日)川端康成/著 葉渭渠、唐月梅/譯 南海出版公司
25.《蘇菲的世界》(挪威)喬斯坦·賈德/著 作家出版社
26.《荊棘鳥》(澳大利亞)科琳·麥卡洛/著 曾胡/譯 譯林出版社
27.《傲慢與偏見》(英)簡·奧斯汀/著 王科一/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8.《歐也妮·葛朗臺》(法)巴爾扎克/著 張冠堯/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29.《莎士比亞悲劇集》(英)莎士比亞/著 朱生豪/譯 譯林出版社
30.《九三年》(法)雨果/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31.《安娜·卡列尼娜》(俄)列夫·托爾斯泰/著 草嬰/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32.《百年孤獨》(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著 范曄/譯 南海出版公司
33.《從一到無窮大》(美)G.伽莫夫/著 科學出版社
34.《數學魔法》(美)卡爾文·克勞森/著 湖南科技出版社
35.《上帝擲骰子嗎》曹天元/著 北京聯合出版社
36.《果殼中的宇宙》(英)史蒂芬·霍金/著 湖南科技出版社
37.《科學發現者:化學概念與應用》(美)菲利普/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38.《化學元素之旅》(英)杰克遜/著 人民郵電出版社
39.《一本書看懂轉基因》林基興/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40.《喬布斯傳》(美)沃爾特·艾薩克森/著 中信出版社
41.《名人傳》(法)羅曼·羅蘭/著 譯林出版社
42.《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43.《資本論》(德)卡爾·馬克思/著 譯林出版社
44.《貨幣戰爭》宋鴻兵/著 中信出版社
45.《中國思想史》錢穆/著 九州出版社
46.《哲學的故事》(美)威爾·杜蘭特/著 新星出版社
47.《美的歷程》李澤厚/著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48.《藝術的故事》(英)貢布里希/著 廣西美術出版社
49.《音樂課》(美)維克多·伍頓/著 北京聯合出版社
50.《藝術哲學》丹納/著 張偉、沈耀峰/譯 當代世界出版社
51. The Little Prince(小王子)
52. 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與海)
53.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芒果街上的小屋)
54.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湯姆索亞歷險記)
55. A Short Story Collection of O.Henry (歐亨利短篇小說集)
56. The Call of the Wild(野性的呼喚)
57. To kill a Mockingbird(殺死一只知更鳥)
58.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
59. The Kite Runner(追風箏的人)
60. Harry Potter(哈利·波特)
來源:授權轉載自《中小學管理》
責編:姚榮輝
—End—
↓↓↓ 點擊"閱讀原文" ,一鍵訂閱!
內容轉載自公眾號
中小學管理
了解更多
閱讀原文
閱讀
投訴
閱讀原文
閱讀
精選留言
加載中
以上留言由公眾號篩選后顯示
了解留言功能詳情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我的課余生活300字三年級作文騎自行車》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