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
剛好17級的新生還有一個月就要開學了
應該開始準備各種大學需要用的物品了
除了生活用品之外
關于大件——電腦,你可能有幾個問題
電腦需不需要買呢?
什么時候買電腦和帶電腦去學校呢?
買什么樣的電腦比較適合自己呢?
01
必要性
上大學是否需要電腦
?選課——需要選選修課和體育課。
?上課——網絡課是需要用電腦觀看,修夠學時,完成考試,方可獲得學分。比如軍事理論課和部分院公選課程。
?作業——部分特殊專業電腦是必需品,其他專業偶而也會需要用電腦做作業和寫論文。
?考證學習——大學很多證需要自主學習和考試,需要查閱資料和觀看教學視頻。
?休閑娛樂——大一的課程相對比較少,課余時間比較多,在學習之余,還可以放松自己,開闊眼界,促進交流。
總體來說,電腦的用處有很多的,可以說是必需品,早晚都得買,早買早用就產生更多的使用價值了,如果擔心是貴重物品會被偷竊,不在宿舍時可鎖在柜子里,而且吉珠的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
02
時機
什么時候買和帶電腦去學校
?什么時候買——漫長的暑假,有充足的時間給大家挑選,在開學季各大電商平臺和實體店都會有促銷優惠價,可以貨比三家,選擇自己滿意的電腦。
?什么時候帶——可以入學的時候就帶,不過可能沒那么多時間去玩電腦,開學有各種會議和參觀熟悉校園。國慶有回家的同學也可以國慶假期回校后再帶,畢竟開學行李和物品比較多,電腦易磕碰,比較麻煩。
具體時間和情況還是因人而異
03
選擇性
應該買什么樣的電腦
重點來了(敲黑板) 介紹一下電腦的主要部件,分別是CPU、內存、顯卡、硬盤等入手,讓電腦小白對電腦有更多了解,方便選擇適合自己的電腦。
如果你覺得這些專業性太強了,可以直接拉到最后,有選購指南,讓你更加快速的選擇適合你的電腦。
1
中央處理器——CPU
CPU:即中央處理器,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通俗來說,幾乎所有的運算都要經過CPU。CPU對電腦性能影響很大,一些大型游戲與軟件,例如經常使用的PS就對CPU依賴很大。市面上的筆記本電腦大多使用Intel的CPU,在此以IntelCPU為例介紹CPU知識。
? 酷睿i3/i5/i7
酷睿是Intel主打的CPU系列,i3、i5與i7是Intel Core CPU的三個子系列,定位大約是i3家用辦公、i5主流游戲、i7高端玩家。
例如:I5-6500U (多用于超薄本)
系列:第六代i5 型號:6500低壓版
I7-6700HQ (多用于游戲本)
系列:第六代i7 型號:6700標壓版
I7-7700HQ (高端游戲本)
系列:第七代i7 型號:7700標壓版
假設存在以下CPU,那么它們性能排序:
I5-7500U<i5-7500HQ<i5-7500(臺式機版)
But!并不是i7一定強于i5!
因為筆記本CPU分為標壓版與低壓版
低壓版的CPU性能與標壓版的差距十分大,例如i7-7500U性能只相當于i3-6100
筆記本上的CPU
——帶U的低壓版的優點是能耗低、發熱少,可以將筆記本體型縮小、續航延長,缺點是性能略低,難以滿足大型游戲及復雜設計軟件。
——HQ結尾的CPU一般用于游戲筆記本,性能比U結尾的CPU提升不少,同時兼顧了筆記本功耗。缺點是筆記本體型稍微厚重。
——K結尾CPU一般用于臺式機,但也有少數高端游戲本采用,價格昂貴。
——結尾什么字母也沒有的CPU,也是用于臺式機,只有少數高端游戲本采用
? 核心數與線程數
一般我們會看到雙核四線程、四核四線程之類。由于一些難以解釋的原因,intel可以將某些CPU線程數“翻倍“,也就是超線程。忽略技術上的差異,可以通俗理解為雙核四線程就是四核處理器。
例如:I7-7500U 雙核心四線程 可以理解為4核
PS : 并不是越多核越好!請看下面主頻與睿頻
? 主頻與睿頻
主頻與睿頻都是CPU的核心頻率,頻率越高CPU的運算能力越強
主頻是所有核心滿載時所達到的頻率,睿頻是單核心可以達到的最高頻率。
例如:I7-7500U 雙核心四線程 2.7GHz/3.5GHz
當4個核心滿載的時候,能達到2.7G
只有一到兩個核心使用的時候,能達到3.5G
物理定律決定,核心數越多主頻越低。大部分游戲對于4核以上優化并不好,但多數設計軟件例如Adobe系列就有很好的多核優化。
2
內存——Memory
內存:其作用是用于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盤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對大型游戲與軟件的影響極大。
DDR3與DDR4:3代內存與4代內存不可通用,目前一般使用4代。
內存頻率:4代內存一般是2133hz起,非高端玩家可以忽略。
內存大小:一般有4G、8G、16G或以上,4G適合辦公軟件入門;8G是運行設計軟件如PS的推薦入門大小,也適合多數游戲;16G適用于稍微大型的設計、視頻、特效軟件,例如AE、PR,內存使用量的大小取決于你工程文件的復雜程度。
PS:不建議節省成本選擇4G內存,將來會有諸多使用不便
3
顯卡——Video card
顯卡:負責圖形方面的運算,游戲玩家的最愛。游戲畫面多依靠顯卡進行渲染,顯卡也對PS、AE、PR、CDR等視覺軟件有部分加速作用。
核顯與獨顯:核顯指集成在CPU內的顯卡,其性能約等于入門級獨顯,可以勝任超清電影、主流網游等基本任務。如Intel的i3/i5/i7大多帶有核顯。獨顯指獨立顯卡,獨立顯卡也分為桌面版與移動版,其中也存在性能差距。Nvidia英偉達占有游戲顯卡市場7成份額,所以英偉達顯卡為例介紹。
目前最新一代英偉達顯卡中,得益于新的技術,極大的縮小了桌面版與移動版顯卡性能差距。忽略溫度與功耗限制,它們的性能可以說不相上下。
游戲本中常用英偉達10系顯卡(由低至高):GTX1050、GTX1050Ti、GTX1060 3GB
、GTX1060 6GB
通常來說,筆記本1050Ti可以在1080P分辨率下暢玩大多數游戲。
4
硬盤——Hard disk
硬盤:負責儲存計算機的數據,其讀取與寫入速度對計算機運行速度有很大影響。
固態硬盤SSD:由主控與閃存組成,無機械部分,故障率低,讀寫速度至少是機械硬盤的4-5倍,對系統運行有明顯加速作用。缺點:價格昂貴,有寫入限制(日常使用可以忽略)
機械硬盤HDD:由高速旋轉的磁盤儲存數據,容量大,價格低。缺點:不得碰撞,速度較慢,易發生故障。
筆記本最具性價比的組合便是小容量SSD作為系統盤、大容量HDD作為儲存盤。
不推薦為節省成本選購無SSD的筆記本。
如果上面你都沒看懂
那么下面有按照用途進行選擇電腦
具體因人而異,僅供參考
筆記本電腦選購指南
A.日常上網看劇,使用office,不玩游戲
I5低壓版超薄本,4G/8G內存,核顯
B.日常辦公,輕度網游
I5低壓版超薄本,4G/8G內存,入門級獨顯,例如940MX等
C.主流網絡游戲,輕度使用設計軟件
i7低壓版超薄本/i5標壓版游戲本,8G內存,主流獨顯,例如gtx1050/960M
D.正常使用設計軟件,極少游戲
i7低壓版超薄本/i5標壓版游戲本,8G內存,核顯
E.大量使用視覺設計制作軟件,玩大型游戲
I7標壓版游戲本,8G/16G內存,高性能獨顯如gtx1050ti/gtx1060
F.運行編程如VB等軟件,不玩游戲
同A配置
Q1:超薄本和游戲本怎么選?
A:運行對性能稍有要求的軟件盡量選游戲本,其性能遠在同價位超薄本之上。超薄本因為體積限制導致其性能并不能滿足一些復雜運算,只適用于普通辦公與輕度游戲,所以建議對便攜有一定要求、沒有高性能需求的人群選擇超薄本。PS:超薄本當然可以高性能,就是貴不少。
Q2:固態硬盤真的有必要嗎?
A:是的。使用固態硬盤做系統盤的電腦啟動往往只需5到10秒,機械硬盤即使是新系統也需要15秒以上。固態硬盤對于軟件啟動、加載、運行速度都有很大的提高。預算有限可選128g固態作為系統盤。
Q3:要糾結6代酷睿和7代酷睿嗎?
A:并不用。它們差距大約在10%。
Q4:有必要上8G內存嗎?
A:個人認為有必要。4G內存的確可以運行一些基本軟件,但windows系統本身會占用大約2G,一旦開啟2到3個軟件4G內存可能就要爆滿導致電腦異常,所以還是盡量選擇8g或以上內存。
Q5:電腦怎樣才不會卡?
A:當電腦各組件滿足所運行的軟件需求時,自然就不卡了。CPU性能很大程度決定了電腦運行速度,固態硬盤極大的加快了系統啟動與運行速度,適當的大內存可以勝任多任務處理。
Q6:游戲本會不會很重不方便攜帶?
A:相比超薄本肯定會重一些。不過近年來由于技術進步,各廠商的游戲本都輕薄了不少,不再像以往那般厚重。目前游戲本一般有2Kg-2.5Kg,大家可以前往實體店體驗。
Q6:在什么渠道購買比較放心?
A:正規實體店(最好是官方旗艦店)或者京東,或者身邊一些真正靠譜的代理商也行。
PS:以上攻略僅供參考
公告聲明:
吉豬生活
,旨在為大一新生提供更多便利的攻略,讓同學們更快適應和融入吉珠生活,我們不主動推薦任何電腦品牌和產品,想咨詢具體的機型和產品,可加微信咨詢了解。
往期新生攻略推送
▽▽▽
作者:丘家杰
排版:楊培裕
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記得分享給你身邊的人喲
END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買電腦建議網上買還是實體店》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