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成人在观看线视频_嫩草成人影院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張江高科,中國芯,張江科學城,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

張江高科,中國芯,張江科學城,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

仇曦哲 2025-08-19 科學 1 次瀏覽 0個評論

  點擊藍色字體 關注張江高科

  共同助力張江科學城建設

  小背景

葉辛: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在張江高科20周年之際,葉辛領銜一批上海作家共同策劃、深入采訪,在短時間內創作形成了記錄張江高科發展的報告文學集《科創二十年》。

對話葛培健總經理

和葛培健總經理是老朋友了。

還是葛培健在浦東建設任董事長的時候,我們有過一次愉快的合作,作家們滿腔熱情地在認真采訪的基礎上,為路橋寫了一本《鋪筑百年夢想》的書。繼而又和葛培健以對話的方式,就路和橋為題,作了一次暢談。既講到了鋪路筑橋,又談到了路橋文化,更深入地聯系到人生之路和人生之橋的關系,暢談全文刊登在當年的《文學報》上,無論是在建筑市政行業,還是在文學界,都獲得了很好的反響。

這一次,老友重逢,我覺得葛培健雖然增長了幾歲,但是對工作的熱情、嚴謹,特別是對話間閃現的思想火花,渾身散發出的那種使命感、責任感,愈加帶有一股經過)深思熟慮之后的激情了。

  

  葛培健

  張江高科總經理

  葉辛:張江高科明天的總體規劃是什么?

  葛培?。壕湍壳岸裕艺J為,用“2 + 3”戰略來定義張江高科近期戰略的規劃最合適不過?!? + 3”是指張江高科2014—2018年實現近期戰略目標的簡稱。其中,2014年屬于戰略規劃元年,2015年屬于轉型發展謀劃布局年,而2016年就進入了轉型發展全面深入推進的階段,2018年則接受階段性考核。具體而言,我認為,可以歸納為三點:

?要實現商業模式的轉型

?要實現品牌價值的溢出

?要實現區外拓展的探索

  

  一直以來,市委和新區主要領導都對張江高科的轉型發展寄予了殷切期望,市政府主要領導明確要求:“張江高科一定要從工業地產經營轉向高科技投資公司,要從園區物業提供商轉向促進園區企業發展的集成服務平臺?!?2015年根據浦東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部署,張江高科的定位得到了進一步明確,即優化張江高科的管理體制,回歸上市公司市場化主體,定位于高科技產業的投資商與科技園區的集成服務商,聚焦科技產業生態鏈中的價值端,以市場化機制激發活力動力,提高股東回報,提升資本市場的品牌形象。

  因此,張江高科正以“科技投行”為戰略發展方向,打造“科技地產商”、“產業投資商”、“創新服務商”相融合的“新三商”戰略。

  科技地產商就是嘗試輕資產化規模擴張,積累更多的產業客戶基礎。

  產業投資商就是切入高科技產業關鍵點,促使更多產業客戶在張江形成產業鏈上的集聚整合。

  創新服務商就是整合創新服務資源,打造張江科學城創新創業生態圈。

張江高科,中國芯,張江科學城,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

  努力改變之前以工業地產開發運營為主導的“重資產、高投資、慢周轉”模式,向“股權化、證券化、品牌化”模式轉型,尋求產業地產與產業投資業務有機融合、協同發展。

  

  當下的浦東正在打造一個生態環境最優美、配套設施最完善、科技服務體系最健全、產業和功能集聚最高端、創新文化氛圍最活躍的張江科學城。作為科學城重要的建設力量,我們將根據新區的統一部署,發揮在未來張江科學城“1+3 + 1”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與張江集團、浦東科創集團一起形成三駕馬車的合力。通過市場化手段來助力張江科學城的建設。

  葉辛:張江高科總體規劃的突出亮點是什么?

  葛培健:上海要做“改革發展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案母锇l展的排頭兵”通過上海自貿試驗區體現,“創新發展先行者”通過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來體現。目前在張江建設綜合性囯家科學中心和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正式獲批,這是落實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重要舉措。

張江高科,中國芯,張江科學城,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

  我們一定要意識到,培養和打造一批張江本土的引擎企業。

  2016年1月1日,張江高科發布公告,將投資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裝公司”),投資總額223 450 000元人民幣。微裝公司是在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推動下由上海市多家企業集團和投資公司投資組建的高科技公司,是國內專注從事應用于大規模生產的中高端投影光刻設備研發、制造及銷售的專業1C設備公司,產品可廣泛應用于1C制造、封裝、MEMS、LED、OLED - TF丁等制造領域,是行業里全球第四、中國第一的公司。

  

  對微裝公司的戰略投資:

  ? 一方面是張江高科向高科技投資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

  ? 另一方面也是對國家十三五戰略產業進行投資的重要布局。目前張江高科正推動其進行股改,通過張江高科自身的資源,為其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準備在資本市場實現更大的價值發現。

  葉辛: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張江高科明天的整體規劃當中,如何體現記得住鄉愁?

  葛培?。簞撔略从诩夹g,成于資本,長于文化、贏在人才。這個文化里包含著制度文化、創新文化和人才文化等,張江科學城要想真正達到發展高新技術生態,就離不開技術、資本和文化。

  以前有句俏皮話說:張江男,是指在張江創新創業的人員沒有生活樂趣,沒有幸福感。創造創業的生態環境,我認為繁華也很重要。基于這樣的考慮,我們請設計規劃院追溯張江的源頭,從歷史角度挖掘張江的鄉土文化。

  

  我們張江大廈附近的諾貝爾湖在以前是一個文化集聚地,而現在我們又將她打造成了一個創新集聚地,這具有象征意義。我們已征得政府相關部門的同意和支持,在諾貝爾湖湖心建了一個雁棲閣,作為張江高科歷史文化的傳承地與創新文化的集聚地。

  創新創業不能僅僅靠技術推動,也要靠文化驅動。為此,除諾貝爾湖公園外,我們也正從科技金融街的角度做整體布局,重新改造張江藝術公園,以此作為我們895創業營的眾創空間。895創業營,不僅僅是公司股票代碼,也代表了 80后、90后、95后創業新生代,這里具有適宜于創業新生代發展的文化環境。

  

  葉辛:生態張江的文化含量在哪里?

  葛培?。何艺J為非常重要的是,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整個上海的創新氛圍不很濃厚。從先天來看,與上海的年齡結構有關系。

  例如,至2015年年底,上海有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435. 95萬人,占比突破30%,而深圳的平均年齡是32歲;從后天而言,上海的文化在創新創業上有一定的謹慎性。

  所以,在面對80后、85后、90后、95后的創業新生代時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有一個允許失敗的環境很重要。我們要打造本土的引擎企業,不僅需要資金的投入,整個制度文化的創新都要跟上,這樣才能使張江科技園區由“園區”向“張江科學城”邁進。我們打造的張江科學城,一定是要產城融合、宜居也宜創業。

  

  葉辛:張江高科明天的總體規劃和浦東的陸家嘴、外高橋、金橋等其他上市公司相比處于何等地位?不同之處在哪里?

  葛培?。?015年6月12日,張江高科股票價格創歷史新高,最高時價格沖破41. 97元大關,與我接手時6. 8元相比,等于增長了7倍多。我于2014年5月4日赴張江高科報到。當時的張江高科股票是浦東陸家嘴、外高橋、金橋等六只股票的最后一名,后來最高漲到41元多,現在已躍居六只股票的第二位。

  從資產角度而言,他們的資產質量都比張江高科好,但為什么我們能在轉型發展的這近兩年時間內發生巨大的變化?

  我認為,這是張江高科團隊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求變的結果。通過轉型發展,我們逐漸確定了自己的商業模式,有了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形象點就是,我們已經從形象開發、功能開發、創新開發進入到了新階段。資本市場對我們的認可度可以在股價上得到真實反映。通過轉型,我們不再被釘死在傳統的房地產板塊,而是有了新的空間和發展動力。

  未來三年,張江高科的租售收益與投資收益將各占半壁江山,這是我們2018年轉型成效檢驗的財務指標?!胺繓|+股東”式的率先轉型,是我們與其他科技園區經營模式的最大差異。

  ? 張江高科技園區核心園既是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又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按照上海市政府64號文的說法,這是一個“雙自”聯動政策疊加的特殊區域。自貿區是要遵循國際游戲規則,沒有任何稅費減免,但由于張江核心園同時是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因此相應的優惠政策依然保留,這就讓張江核心園成為交易成本最低、集聚度較高、開放程度較高、政策優勢明顯的創新創業熱土。

  ? 在“雙自”聯動的影響下,我們實實在在地分享到了制度創新帶來的紅利。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度張江高科獲得自貿區擴區后首單FT賬戶人民幣貸款,累計獲得人民幣貸款14. 7億元,基準率下浮15%—20%,美元貸款4 000萬美元,這些資金主要用于科創項目上。

  

  葉辛:我在澳洲出訪時,走在臥龍崗城市的大街上,街道很安靜,但是我看見他們過圣誕節前會在自己的窗子上掛上各式各樣的燈,臺燈旁邊還會放一束花束,過路人忍不住要多看幾眼。我們說浦東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張江高科在這樣一個窗口,準備做什么樣形象展示?

  葛培?。毫暱倳浭株P注科創中心建設,張江園區是上??苿撝行慕ㄔO的核心區,所以中央領導和上海市領導也非常關注。我是老浦東、新張江,我一來到張江高科,特別是接觸到很多創新企業家之后,我真的感覺到是身在寶山不識寶。

  面對當時的狀況,我感慨萬千,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實際上張江高科當時的精神狀態,跟領導的要求和兄弟城市的雙創熱情相比相差甚遠,甚至曾一度讓市政府的領導很失望。一個企業的形象,在于企業的機制創新和精神風貌。

  所以,在區委和區政府領導的支持下,我們逐漸形成了 “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的工作作風,營造“干事創業、績效論英雄”的企業文化氛圍,企業逐漸有了活力,這有利于張江高科轉型目標的盡快實現。于我個人而言,內心始終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我堅信“心底無私天地寬”,要有踐諾“功成不必在我任期,去任榮于到任時”的情懷。

  

  葉辛:張江高科如何在明天的發展藍圖中展示曾經的歷史?

  葛培健:一個就是尊重歷史,回顧過去。剛才提到了,我們正在打造雁棲閣。

  

雁棲閣

  這是請上海同濟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改造的,他們挖掘了張江的歷史,也是告訴世人,我們張江高科將與張江科學城共成長。再者,就是張江高科的未來展示,我認為形象化的標志有兩個。

  一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地張江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張江科技大學為中心,有光源中心、數字量子通訊中心、超算中心、大飛機設計中心等“國家隊”的原始創新力量,這是國家戰略的標志。

  另一個是張江將從高科技園區轉型為張江科學城

  這是實現產城融合、生態環保、宜居宜業的標志。

  

  葉辛:張江園區與國際、國內的高科技園區相比,有什么差異?

  葛培?。簭埥呖婆c中關村相比較,有幾個差別。

  1

  中關村是以股權為紐帶的創業開發區,是集中各個區的科創企業搞了一個中關村發展集團公司,而上海的大張江是以政府政策為紐帶的一區二十二園加一園(一園為民營的紫竹園)。

  2

  美國的硅谷依托了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關村的創業氛圍依托了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而張江是背靠整個上海的各所大學,不像中關村離大學這么近,高校資源并不集聚。當年美國搞了一個知識產權預案,允許教授參與企業的科技研發,可以分享科技成果,而上海以前是不允許的,近幾年才被允許,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夠強。硅谷云集了全球的社會資本,以資金流吸引了項目流和人才流。其實,硅谷的商務成本并不低,多數企業一旦功成名就就會離開硅谷,也就是說,創業者對商務成本并不敏感,他們最關心的是營商環境。我認為除了生活環境之外,制度環境也很重要。

  

  3

  張江園區與中關村相比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特別是集成電路產業和生物醫藥健康產業,這是我們“醫+E”產業。

  集成電路產業方面,我們集成電路產業的產值和收入已經占到全國的1/3,圍繞集成電路這個產業鏈的諸多名企都集聚張江,包括中芯國際、華虹、美滿電子等。

  

  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方面,張江的產值和收入占到全上海的半壁江山,集聚企業約600家,新藥研發碩果累累,國家每批準3個一類新藥中就有1個來自張江。

  因為張江享有特殊政策,張江申報新藥可以直接報中央,不需要通過市里轉報,所以張江申報新藥的效率相對比較高。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健康這兩個產業,我們具有產業集群的優勢,這是與其他高科技園區不一樣的。正因為產業集聚的優勢,人才集聚的優勢也非常明顯,很多企業考慮到供應鏈的優勢互補和延伸,紛紛落戶張江。

  4

  此外,張江還擁有依托整個上海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優勢。產業基礎、人才集聚、資本市場,這些都為未來打造閃亮的張江、精彩的張江、生態的張江,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葉辛:在張江高科繪制明天藍圖的時候,如何體現以人為本?

  葛培健:張江高科轉型發展靠創新驅動,創新驅動靠人才驅動,以人為本絕對不是企業福利,實際上是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張江高科而言,除了要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之外,非常重要的是要建設人文環境。為了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我來到張江高科以后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硬件升級。

  1

  改善職工食堂

  雖然對大多數員工來說就是中午一頓飯,但是中飯與保持員工一天的工作激情是相關的,所以一定要讓員工吃好午飯。我們成立員工伙食委員會,讓職工代表經常去抽查食堂定點供應的質量。

  2

  職工體檢

  除了必要的常規體檢以外,讓員工自主選擇做腸鏡和胃鏡,提升了體檢的標準,冬至前夕,我們還請了六位大醫院的老中醫,為員工把脈、解讀體檢報告并提供醫療健康的咨詢服務,員工反映很好。

  3

  對我們的辦公樓進行檢測

  為保證員工工作環境的空氣質量,租賃了先進的空氣凈化設備。

  4

  設立了100萬元的職業培訓基金

  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各類職業培訓。以人為本,在營造工作環境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打造人文環境,我認為最好的人文環境是給員工充分展示才華的機會,如果說產品是有生命周期的,那么人才也是有生命周期的。我一直認為,國有資產的最大流失是人才的流失,人才流失的最大問題是沒有用當其時,沒有建立穩定國企領軍人物和核心團隊的機制。

  長期以來,國企內部存在“無過便是功”的心態,內部積極性不高、干勁不夠,得過且過。特別是非市場化的“三 鐵”規則,即“鐵交椅、鐵飯碗、鐵工資”已成為傳統國企最頑固的惡疾之一。人才使用論資排輩,干部使用能上不能下,嚴重影響了經營團隊的士氣和基層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人才機制是打造人文環境的制度基礎和文化基礎,為此,我們以打破“三鐵”作為切入口,開展了企業內部體制機制的市場化改革。

  雖然很難,也有反對的聲音,但由于各項配合的機制到位,實施后內部面貌煥然一新,員工活力被全面激發。隨著公司人事上的“鐵交椅”、分配上的“鐵工資”、勞動關系上的“鐵飯碗”的“三 鐵”破除,約束公司內部活力的“病根”相繼拔掉,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張江高科轉型發展的內生動力。

  

  在2015年年底,我們第一次在民意基礎上選拔年輕后備干部,極大地提升了員工的歸屬感、忠誠度和幸福感,不斷增強了張江高科的凝聚力。

  當下,我們以紀念張江高科上市20周年為契機,通過一本書、一首詩、一部電影、一部宣傳片和一場紀念活動,把企業文化建設和公司的轉型發展、黨組織建設和員工素質能力培養相結合,增強員工對公司戰略轉型和轉型目標的認同感。我認為,打造人文環境,重要的是倡導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只有以人為本才能打造出適應企業員工的工作環境和人文環境。

  葉辛:在有限的時間里,你最想干的是什么?

  葛培健:說實話我真的是在跟時間賽跑,在與有限的職業生涯賽跑。張江現在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發展機遇,從來沒想到會有這么多領導來關心張江高科,張江真的是創新創業的熱土。我要搶抓職業生涯的時間,著力提升張江高科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

  我記得剛來張江高科時,當時的張江高科可謂內憂外患。

  一方面,由于 ROE常年低于6%,已喪失了上市公司從資本市場正常獲得融資的能力,這對上市公司而言,其存在的價值已經大打折扣。因為股價常年處于低位,資本市場的形象一落千丈,如何打通融資渠道,恢復融資能力,提升資本市場形象,獲得社會各界認可,成為擺在經營班子面前的一大難題。

  另一方面,張江高科的商業模式尚不清晰,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性不夠,張江高科發展的穩定性受到很大制約。加上多個歷史遺留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內部推進各項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制度創新不夠,團隊幸福指數不高,“混、浮、拖”的國企做派,都影響著張江高科的向前發展。

  眼下,雖然我們獲得了階段性勝利,但作為操盤手,我深知,此時的張江高科還很脆弱,轉型發展能否最終成功還有待時間來考量。我有一種倒推時間表的使命感。習總書記要求上海打造科創中心,而張江是科創中心的核心區,新一輪聚焦張江的熱潮開始了。加上“雙自”聯動、國企改革等陣陣春風襲來,多種利好消息下,必須好好借勢發力、順勢而為。

  

  對我而言,職業生涯是有限的,張江高科的發展卻是無限的,我現在要做的就是搶抓轉型發展的機遇,排除轉型發展的“地雷”,突破轉型發展的瓶頸,還張江高科一片“凈土”。

  所謂“凈土”,就是經營性資產,為后輩留下一片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我認為國企領導要具有勇于擔責、不畏艱難的精神,要有為公司未來提供一片“凈土”的情懷,因此我將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列入任期內必須解決和消化的重點事項,進行了專項跟蹤和梳理,2016年我們的七項工作之首,就是要著力調整張江高科的資產結構,把好的經營性資產留住,把非經營性資產變現出去,使得公司最具價值增長潛力的土地資源得以盤活,為公司對接“雙自”聯動重大歷史發展機遇提供發展空間,為張江高科“ 2 +3”以后的可持續發展集聚資源。

  

  對80后而言,擁有幼稚的張江高科資產結構就是得到了一片“凈土”。有的時候我的內心也是矛盾的,因為我要把當期的利潤用來消化歷史遺留問題,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會影響我個人的績效考核。但我認為,企業要有傳承,如果把歷史上遺留的“地雷”排除,讓后任分享一塊 “凈土”,這會極大地振奮團隊和員工的士氣,能當一名“排雷”英雄,對我來說也 是莫大的榮幸。

  

任重道遠,前方之路依然艱難。

而使命和激情是我最大的動力。

  作為筆者,我也相信,張江高科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張江高科的未來一定是令人喜悅的。

  

圖片來源 ?張江高科、網絡

撰文 ?葉辛

原創聲明:本文由張江高科編輯整理,版權歸張江高科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若有刊登、業務合作等各種需要,請提前溝通,聯系郵箱:zjpark600895@126.com,謝謝合作!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張江高科,中國芯,張江科學城,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