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投資理財,但最后為什么傾家蕩產了?”
這是很多掉入了黑平臺陷阱的投資者心聲,這疑問既無奈又痛苦,很多投資者由于缺乏對平臺的正確判斷,對資金的嚴格把控,把自己的儲蓄全部投資進去后發現平臺跑路,不要說賺錢了,本金都要不回來。
所以總說不要把錢放銀行,要拿去投資理財,但現在理財平臺“雷聲不斷”,平臺出現危機和跑路的比比皆是,讓我們一起看看為什么會出現投資賺不了錢不說,本金都拿不回來的情況。
原因一:被高收益迷惑
黑平臺誘騙投資者的重要手段就是高收益,不管是什么投資上來就敢承諾20%的年化收益率,現在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在3%左右,高一點的在3.5%左右,上了4%的都很少,而網貸收益率在10%左右,正規的P2P公司給出的收益也不會超過15%。這是什么天上掉的大餡餅上來就有20%以上的收益,還承諾你保本保息,還不就是為了騙你把錢投進來。
超高的利息還承諾保本保息,這其中沒有詐的話,麻煩你也給我介紹一下吧。
原因二:沒有控制投資成本
這一點在投資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現在會把自己的全身家當投到一個產品里的人其實是很少的,幾乎沒有,但很多投資者因為相信了平臺的高收益,把自己的全部積蓄都投資給一個產品,一旦出了問題,風險集中在同個產品上,就容易血本無歸。
我們第一不提倡動用生活成本去投資,第二不建議把所有的錢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第三我們建議分散投資,且高風險投資占比重不要太高。投資是為了改善生活,開源節流,如果你投資是賭博,帶著全副身家放在賭桌上,還是不要指望能贏錢了。
原因三:被情感綁架
現在的銷售為了自己的業績,有時候真是“喪心病狂”,各種手段都用,而且很多專門盯著老年人的養老錢,說句不好聽的話真心“缺德”。老年人的業余時間多,經過了大半輩子也有點積蓄了,即便沒有積蓄的也有兒女支付日常開銷,他們對理財產品一竅不通,就聽見收益高,還有銷售經理給他們噓寒問暖,有的理財銷售為了賣出自己的產品甚至會認老人家當干爹干媽,關心他們的生活,這樣老人家就很容易上當受騙,拿出自己的養老錢。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安徽中夏旅游項目投資騙局被曝光投資者被騙血本無歸視頻》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