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全球三大糧食作物之一。以玉米為原料的產物,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玉米淀粉、爆米花、玉米糊、甜甜的玉米烙。而甜玉米,香甜可口,又嫩又香的獨特口感更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三餐吃慣了精致的米面,決定吃點粗糧,便利店買一根甜玉米,準備讓腸胃做一下運動,既能充饑又有營養,相信這是很多人的日常。憑著職業敏感性(神經質),總覺得這些玉米棒子都沒有自己煮的好吃。吃貨們都知道,不好吃的一個很常見原因是——不新鮮。
二話不說,送去實驗室測測看。我們選取了幾個可疑參數進行了檢測。報告如下:
發現的問題:
防腐劑丙酸及其鈉鹽和雙乙酸鈉均有檢出,后者超出國標3倍。
為什么會有防腐劑?
或許您和我們一樣,以為店里的現煮玉米、現蒸玉米,原料是這樣的:
其實我們都錯了。那些玉米,是這樣的:
沒錯,這些并不像您日常在菜場所買的新鮮玉米,而是經過加工的——速凍玉米。很顯然,這些防腐劑,是在加工過程中加進去的。因為這些玉米可能是去年的,甚至是前年的。
是否可以加防腐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行業標準 速凍食品術語SB/T 11073-2013》中這樣描述:
速凍甜玉米棒:以新鮮、清潔、成熟適中的全穗段甜玉米棒,經修建、剝離外皮和穗須,分揀、清洗、漂燙、冷卻、瀝干、速凍等工序制成的產品。
沒有提及可以添加任何添加劑。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們覺得,應該是不允許加防腐劑的吧?
為什么不參照速凍玉米的標準?
我們也確實查了速凍玉米的標準,沒有查到全國性或者行業性的標準,只有地方標準。而很不幸的是,這個地方標準已廢止。
既然沒有標準可查,為什么會有超標一說?
這就要歸功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 》。這是一個很總括、很大的、專門針對食品添加劑的標準,而且是一個全國性的強制性的標準。所謂強制性,意思就是——這是最低的要求,如果連這個要求都沒達到,就不能上市。
很遺憾,在這個標準里,我們也沒有找到對速凍玉米的要求。但是對“原糧”有如下要求: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
如果套用對“原糧”的要求,這根玉米棒子,的確是超標了。沒錯,我們是張冠李戴了,用“原糧”的標準去要求速凍玉米。因為實在找不到更加貼切的標準了。對此,我們再次深表遺憾。如果您有更適合的參照標準,請一定通知我們。
咦?我們好像發現了什么?
百度說——原糧,指未經加工的糧食的統稱,如稻谷、小麥、玉米、大豆、高粱、谷子、蠶豆、豌豆等。既然是“未經加工”,為什么會有防腐劑的最大使用量?!莫非,默許了可以在原糧里面,可以加入防腐劑?OMG!!不能再深挖了,此處省略xxxx字。
廠家在包裝上印的標準又是什么鬼?
確實,速凍玉米包裝產品有執行標準。
而這些標準均為企業標準(所謂企業標準,就是企業自己根據現有通用標準制定的并且經過備案的標準,理論上應該比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要求更高)。很可惜,很多這些企業標準,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https://www.cpbz.gov.cn),是查不到的。我們在這個平臺上,找到了幾個其他企業的速凍玉米標準,里面也沒有防腐劑的要求。對此,我們第三次深表遺憾。
最后總結如下:
1. 我們在某知名便利店里買到的玉米棒子并不是新鮮玉米,而是速凍玉米
2. 這個速凍玉米里面有大量的防腐劑
3. 這類產品是一個監管真空地帶,沒有相應的標準可以參考
4. 下次買東西的時候,我們會多加提防這種只標注了企標的產品
有人或許會說,你們這是一棒子打死。其實我們只是提醒大家多長個心眼。更何況,壞了那鍋粥的,并不是我們,而是那顆......
玉米采購費用:14元(共4根)
玉米檢測費用:1728元
街頭玉米你常吃嗎?快轉發給你的好友吧,也讓他們以后少吃街頭上的熱玉米吧。最后別忘記關注【老爸評測】頭條號和同名微信公眾號,我們能幫你發現相關部門不會去發現的有毒有害產品!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GB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解析》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