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有有過年過節吃馬鮫魚的傳統,蘊意著“年年有余”。過年吃的除了白切雞,那必須是煎馬鮫魚了。再來份炒“全家福”,一個清炒地瓜葉。不然在三亞過年你還想吃什么?
年前送禮,一整條鹽腌過的馬鮫魚,體面又實惠。年后,老人會把馬鮫魚切開,一塊塊的分給子女帶回家,馬鮫魚里包含了長輩的期待,期待下一個團聚,他們知道,下一次見面,可能又是一個春節。
(捆扎好的馬鮫魚)
早年間,出海的漁民因為物質匱乏,在海上缺乏新鮮的蔬菜水果,而用鹽腌制過的馬鮫魚過油煎,易于保存,味道清淡下飯,從而受到漁民的喜愛。
赤著腳的孩子端著碗吃飯,碗里裝著米飯和一大塊馬鮫魚,邊玩邊吃,樸實得很可愛。
三亞夏季天氣炎熱,
大汗淋漓被驕陽折磨得沒有胃口。
別說吃火鍋吃川菜,
我看到油膩膩的一鍋只想掀桌。
吃點清淡的吧,開胃消暑,煎馬鮫魚配稀飯才是夏天的午餐打開方式。三亞家常的煎馬鮫魚與稀飯,一口咸香焦脆,一口爽口軟糯。吃完后胃里很舒服。
滋滋滋~
將魚橫切成一指寬的厚片,用鹽腌制20分鐘入味后便可入鍋。一陣嘁嘁喳喳油花歡騰的熱鬧過后,魚片周圍原本光滑發亮的魚皮開始緊縮,透明的魚肉漸漸泛白。當脂肪溶出氧化散發出特有的魚香彌漫,就是該翻面的時候了。
家家戶戶煎好的馬鮫魚直接用鐵盤裝好上桌,金屬餐具迅速降溫的特點很大限度地保證煎魚表面的香脆,是三亞人和盛夏的一個爽口的約定。骨頭少肉厚味道香醇的馬鮫魚,海鹽是天然的佐料。
回家上樓梯的時候,煎馬鮫魚香氣彌漫在樓道里,誰家煎魚我都知道!
濃油赤醬?
海南阿叔會說你不懂吃東西的!!!
原味是馬鮫魚的驕傲!!!
(萬寧烏場的漁船)
飯桶薏裝X小科普:
1:馬鮫魚以萬寧的和文昌鋪前的為好,但是一魚難求。基本都被訂完了。
2:港門的馬鮫魚也不錯。因為港門離三亞市區最近,因此最新鮮。
3:釣上來的馬鮫魚比漁船抓的好。因為漁船出海,抓到的魚丟冰庫里壓著,自然不及現釣現吃的新鮮。:
4:冬天是馬鮫魚的賞味季節。馬鮫魚遷徙至溫暖的海域,魚大肉厚。
5:越南的馬鮫魚口感差,沒人吃。不解釋。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馬鮫怎么做好吃?》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