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薇
一米六的小個子
教師圈里中等偏中的長相
給我面粉我就變個糕點給你看
愛喝咖啡也愛煮的勤勞小主婦
她時代社群成員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家中適合配置的咖啡器具以及福州的精品咖啡地圖。
喜歡意式咖啡的朋友們:
意式咖啡機的搭配和購買會比較復雜,而且價格非常高,在家中拜訪不太方便,清洗也是一個麻煩事,所以我如果很想喝意式一般到附近靠譜咖啡館來一杯。如果你還是希望最快捷方便地喝上一杯意式咖啡的話,那就入手一臺咖啡膠囊機吧。
選擇1:
選擇一個喜歡的咖啡膠囊系統,盡管如今的膠囊咖啡機已經有許多品牌在做,比如歐洲常見的E.S.E.系統膠囊機,飛利浦和Douwe Egberts用的Senseo系統,Lavazza用的LavazzaBlue系統,illy用的外星餅機等等。但只要說到膠囊咖啡機我最先想到的還是雀巢的Nespresso。Nespresso品牌的膠囊咖啡機目前都是市場上稱得上最漂亮的,Nespresso膠囊也是用鋁制復合包裝,口味的選擇上是目前所有膠囊系統中最為豐富的,所以我比較推薦它。
其次,比較推薦的是illy的膠囊系統。Illy的膠囊每個都是灌入氮氣的咖啡粉罐頭。在市場上一直有一個爭論存在的:雀巢Nespresso膠囊和illy膠囊相比哪家更好?很明顯illy膠囊不僅比Nespresso貴,口味當然也遠不及Nespresso那么豐富,但是小伙伴們注意咯,咳咳咳,我要說的是illy膠囊在萃取咖啡的過程中更加專!專業!專業!
illy膠囊是一個7g標準的咖啡罐頭,與其他所有膠囊系統不同的是,它采用了二段萃取的方法:通過低壓讓水透過咖啡,這是模擬了專業咖啡機的預嵌功能;然后再用9Bar壓力進行標準萃取,這個過程也是和專業咖啡機是一模一樣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illy膠囊萃取出的咖啡Creama的持續時間很長,很重要的是它家的膠囊用的是100%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所以雖然illy的膠囊機本身要比Nespresso的機器難用不少,但它產出的咖啡質量更加趨于標準,也更加穩定。這也是很多選擇illy咖啡系統的原因。
選擇2:
摩卡壺+奶泡器。如果預算足夠的話,再買個電摩,也能出品一杯好喝的意式咖啡。
摩卡壺沖煮過程分析:
初熱:下壺受熱以后,空氣部分受熱膨脹,產生壓力,水經由粉槽的導水管到達粉槽??Х确劢笱杆倥蛎?,結成粉餅。此時,下壺的水受粉餅阻力,密閉的下壺壓力繼續增高。初熱的目的是令水位上升到粉槽的位置,讓咖啡粉結餅,因而不需要高壓和高溫,只要小火就好。如果打開上壺蓋子觀察,此時會有少量咖啡液流出,接著咖啡液不再流出。
增壓:粉槽內咖啡結餅以后,下壺壓力開始增高,將火開到中火,讓壓力繼續增加。
萃?。捍蠡?。下壺壓力增加至與咖啡粉餅阻力平衡,開大火,讓下壺壓力超過此平衡的臨界點,在持續的大火的作用下,讓水迅速通過咖啡粉餅,得到萃取完全和味道均衡的咖啡液。
養壺:關火。上壺咖啡液導管有蒸汽的撲嚕撲嚕聲時立刻關火。然后讓咖啡壺靜置30秒左右。下壺的導水管與下壺底座有適當距離,如果繼續加熱,仍有高溫的水通過粉槽,此時萃取的咖啡有咖啡殘味;另外,如果晃動下壺,下壺的壓力會斷續增加,或者因下壺水位不平衡,仍有水通過粉槽。兩種原因都造成咖啡萃取過度或過燒。
養味:將咖啡壺從灶上取下。這時仍然需要將咖啡壺靜置30秒~1分鐘左右。因為咖啡萃取過程經過了不同的三個階段,需要在靜置過程中重新均合。經過養味的咖啡就不再會有甘苦不均的現象,很柔和。
操作效果檢視:
倒出咖啡液以后,等咖啡壺冷卻(或者用冷水沖洗下壺冷卻),擰下上壺,觀察粉槽內粉餅。此時,粉餅應該完全成餅狀,沒有塌陷和空洞。如果有塌陷和空洞,咖啡萃取的效果也不會好。用手指去按壓,應該是密實的,稍有彈性。-另外,如果是買的咖啡粉而不是自己磨的話,粉可能會偏細。這時可以考慮用濾紙,避免雜質進入上壺,喝的時候影響口感。濾紙可以沾濕貼在粉槽頂上(上壺的底下),或者如果是大濾紙,直接蒙在粉槽上旋好上壺則可。
選擇3:
喜歡外出露營的咖啡愛好者可以考慮愛樂壓。愛樂壓的對豆子要求小,容錯性高,無論是哪種烘焙都可以比較輕松的駕馭,咖啡豆粉碎粗細我個人認為從意式粗細到法壓粗細都不是問題,而且制作簡便易于攜帶,清理簡單,可濃可淡,用途廣泛;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咖啡神器。
喜歡單品咖啡的朋友們:
選擇1:
虹吸壺(壓力式)
虹吸壺起源于法國卻在日本成家立業并且打下一片天地。虹吸壺是利用熱水浸泡萃取為主,攪拌施力為輔的萃取機制來萃取咖啡。由于其形狀獨特,樣式新奇,帶著濃郁的化學工業風格而受到人們的追捧,無論是放在家里還是咖啡館里,用或者不用,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認識的咖啡師中,有好多個虹吸壺都玩的很棒。我的第一杯單品咖啡也出品于它。那是在廈門的32HOW咖啡館,用它制作咖啡必須專心,多一分則厚重,少一分又顯寡淡,只有萃取剛好,才能將其精華部分萃取出來。如果想進一步認識它的朋友,我下次來單獨說說虹吸壺。品牌上推薦日本的Hario。我也是用它。
選擇2:
手沖咖啡(滴濾式)
手沖要考慮的就是手沖壺、濾杯的材質和形狀、濾紙。
手沖壺的挑選標準是壺嘴要細尖,容量在0.7-1L之間。壺身最好是上瘦下胖的。
濾杯有錐形、扇形、籃形(平底形)。錐形濾杯主要代表有HARIO的V60,KONO的meimon(名門),BONAVITRA的圖蘭朵。扇形濾杯常用的有meilitta單孔、klitta三孔扇形濾杯,另外美式滴濾機的濾杯也大多采用扇形濾杯。籃形濾杯也稱為平底濾杯,代表有BONABITA的NEXT WAVE四孔和KLITTA的WAVE三孔。濾杯的材質主要有陶瓷、耐熱樹脂、玻璃、金屬。
濾紙由于南方天氣潮濕,容易讓濾紙產生不好的氣味,因此不建議囤貨。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福州的精品咖啡館都藏在哪兒吧:
福州有近500多家咖啡館,但是稱得上是精品咖啡館的不足5%。根據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判定:杯測達到80分以上的咖啡才能叫做精品咖啡。
微焙MRC
地址:金山紅坊海峽創意園2101-2102
營業時間:10:00~22:00
在福州說到精品咖啡,似乎怎么也繞不過微焙-MCR。果媽和超哥夫婦是一對旅居澳洲回國認真做精品咖啡的可愛的人。一臺12公斤Probat加上歐洲精品生豆供應商MERCANTA從英國運達的優質咖啡生豆,2011年8月微焙在青年會開業,給了很多福州人甚至于國內很多人關于精品咖啡的啟蒙。如今的微焙已經成為國內知名的精品咖啡豆供應商,2014-2016年更連續三年成為世界咖啡師大賽/WBC官方指定贊助商。這是我心中精品咖啡的NO`1。
青咖啡
三坊七巷店:鼓樓三坊七巷營房里6~8號 (我推薦的是這家,雖然他家好多的連鎖店)
推薦飲品:小拿鐵、西雅圖、臺風
這家店堅持選擇85分以上的咖啡豆子來制作一杯咖啡,在烘焙上特別強調豆子的個性,刻意把單品的烘焙口味深淺加大,讓入門者也能瞬間喝出豆子的區別。而且他們家每個月有兩場杯測公開日活動,讓你試試老板私藏不賣的豆子。
Double i coffee
地址:達明路大中寺巷8號(加州鮮卷旁)
這個女生賣掉了奔馳,從洛杉磯搬了一家咖啡館回福州來。店里的每一款單品咖啡都有冷、熱兩種喝法,讓你能夠嘗到單品的更多風味,除此之外,每一款單品也都有著自己專屬的小名片,咖啡的產地、處理法、海拔、風味等等信息全都一目了然。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曉巷咖啡
地址:福州鼓樓區五顯巷45號
營業時間:11:00~23:00
曉巷是家堅持自己烘豆子的小店,但那滿墻的各種咖啡比賽獲獎證書,已經默默道明了這間小店的品質。店主雯君是農大食科系出身,又有SCAA咖啡烘焙大師一級認證,選豆子很有一套,經常自己前往場地參觀選生豆,所以坊間傳說她烘焙的咖啡豆充滿了生命力。同時雯君是器具的收藏愛好者,店里的單品都是用NIKKO和Narumi的骨瓷杯,所以你喝的咖啡杯,不定就是哪個名家的作品哦。
達叔咖啡
地址:達明路71號
營業時間:17:00~24:00
應該是福州最早的精品咖啡館,店面不大,里外座位加起來也不夠30個,但卻真真藏龍臥虎。老板達叔是評委級的咖啡師,駐店咖啡師小Q則是2016年新晉WBC福州賽區冠軍,達叔采用的萃取方式是虹吸,會將器具端到客人面前操作,你可以欣賞到整個過程,并從咖啡師的講解中,了解到這支豆子的來龍去脈。常常有一些虹吸壺的分享會。豆子也超級棒。
鹿豆咖啡
一店地址:鼓樓區臥湖路38-1
營業時間:09:30-23:30
臥湖路局促的單行道上,有一家不能錯過的咖啡館。店主Gino常從國外人肉回來一些優秀的豆子,前些日子,Gino從美國背回十幾個不同品牌烘焙商的近40包豆子做了美國精品咖啡分享會,如果有留存就在店里售賣。他家的手沖頗有口碑,我們點了一杯Yirgacheffe,這杯出品,有豐富的花果香氣、口感清新順滑,干凈純粹一口飲盡,非常舒暢!
二店地址:東二環泰禾廣場天街19-213店(不見不膳旁)
日系原木風的裝修,以及創新的飄窗設計,氛圍大好。店面不大,長長的操作區和吧臺幾乎占了一半的空間,來這里就是專程喝咖啡的。泰禾店主打虹吸,豆子都是自己烘的,出品和性價比都不錯。店里的甜品都是自制的,水果提拉米蘇蠻好。還有用咖啡豆制作的手串,創意新穎。
夏伍SUMMERFIVE
地址:交通路規劃院旁邊的小店
營業時間:10:00~22:00
交通路的夏伍,確切的說只能算是一個咖啡攤或者外賣店,面積甚至比老賽行動咖啡還小,一不留神就會錯過。然而店小,來頭卻不小,老板是獲獎咖啡師,為了讓更多人能夠以盡量便宜的價格喝上好咖啡,所以開了這個小店。夏伍的產品真的是性價比超高,18元的拿鐵,25元的手沖、30元以下的冰滴,估計福州獨此一家。此外還有一些招牌特調,比如冰百利甜咖啡、冬夢、咖啡奶蓋等,也都值得一試。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誰知道pe110給水管價格是多少每一米多少錢》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